讨 拼音:tǎo; 部首:讠; 笔画:5; 繁体:討
tǎo
- (会意。从言,从寸。言,言论。寸,法度。用言论和法度进行处治。本义:声讨)
- 同本义
- 楚人讨陈叛。——《左传·襄公五年》
- 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 讨,诛也。——《玉篇》
- 讨,治也。——《说文》
- 讨伐;诛戮
- 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左传·隐公九年》
- 讨贼督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托臣以讨贼。——诸葛亮《出师表》
- 讨荡(征讨扫荡。)
- 讨贼(征讨叛逆或盗贼)
- 讨贰(征讨叛逆不忠的诸侯)
- 讨乱(征伐乱事)
- 讨掩(讨伐掩捕。掩捕,乘人不备而捕捉)
- 征讨(出兵讨伐)
- 探究
- 世叔讨论之。——《论语》
- 讨实(摸清;落实)
- 讨究(探讨研究事物的道理)
- 讨索(研讨探索。)
- 索取
- 何辱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讨针线(讨零花钱;靠人过日子;受人节制)
- 讨春(寻春,探春;旧时称卜卦算命。)
- 讨彩头(以祝贺主人吉利的名义索取财物)
- 诛杀
- 是儿小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柳宗元《童区寄传》
- 讨,诛也。——《玉篇》
“讨” 相关成语
- 沿波讨源 -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 诛凶讨逆 - 诛:杀死;逆:叛逆。讨伐消灭作恶叛乱的人。
- 声罪致讨 - 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 缘波讨源 - 缘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 讨逆除暴 - 征伐和消除背叛的残暴势力。
- 讨价还价 - 讨:索取。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讨流溯源 - 指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
- 讨是寻非 - 挑剔,寻找是非。形容存心找岔子。
- 吃力不讨好 - 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 南征北讨 -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过多次战斗。
- 沿流讨源 - 沿流: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 瞒天讨价 - 瞒天:漫天,指无限度;讨价:指卖东西的人要价钱。没有限度的要高价。
- 讨类知原 - 指通过类比而探知渊源。
- 讨恶翦暴 - 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 费力不讨好 - 指白费功夫,没有取得成效,相反带来坏的影响。
- 讨恶剪暴 - 征伐和消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 东讨西征 -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
- 两面讨好 - 在两派之间摇摆或保持中间立场以讨好双方的人。
- 出力不讨好 - 指白费功夫,没有取得成效,相反带来坏的影响。
- 邀功讨好 - 指为得到好感或讨人喜欢而去迎合某人。
- 诛暴讨逆 - 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 擒奸讨暴 - 奸、暴:指坏人和豪强。捉拿、制服坏人与豪强。
- 东讨西伐 -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
- 东征西讨 -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 寻源讨本 - 指穷本溯源。
- 穷波讨源 - 穷:尽。追根寻源。多用于比喻深入研究学问。
- 自讨苦吃 -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 自讨没趣 - 做事不得当,反使自己难堪窘迫。
- 通风讨信 - 犹言通风报信。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 寻头讨脑 - 比喻找个事情的由头。
“讨” 相关歇后语
- 阎王爷讨口(讨饭) - 穷鬼
- 讨来的馍馍敬祖先 - 穷孝顺
- 讨饭的遇见叫花子(乞丐) - 穷对穷;一对穷
- 背着醋罐子讨饭 - 穷酸
- 讨吃的敬神 - 穷恭敬
- 向棺材里的人讨帐 - 逼死人
- 敲着饭碗讨吃的 - 穷得丁当响
- 玉帝讨河神 - 尽是天兵天将
- 讨来的鸡屁股供菩萨 - 穷恭敬
- 四大金刚讨饭 - 穷凶极恶
- 老鼠嘴里讨碎骨 - 莫想
- 讨饭的搬家 - 光棍;光棍一条
- 阎王讨债 - 催命鬼
- 讨饭的捡黄金 - 喜出望外
- 老虎嘴里讨食 - 胆子不小;胆子大;好大胆
- 瞎子讨饭 - 摸不着门道
- 戏台上讨老婆 - 假的
- 七十岁讨老婆 - 老来喜
- 年三十讨口 - 丢人现眼
- 判官讨饭 - 穷鬼
- 讨饭的拐杖 - 穷棒子;穷棍
- 周瑜讨荆州 - 费力不讨好
- 大姑娘讨饭 - 死心眼;拉不开脸面
- 小媳妇讨饭 - 死心眼
- 端着金碗讨饭 - 装穷叫苦(比喻本来很富裕,故意装穷。)
- 捧着金碗讨饭 - 何必求人
- 讨饭的摆酒席 - 穷排场
- 讨饭的打摆子 - 贫病交迫
- 讨媳妇嫁女儿 - 一进一出
- 老虎嘴里讨脆骨 - 不是好惹的
- 张飞讨债 - 气势汹汹
- 叫花子讨饭 - 只图多
- 叫花子讨灰面(面粉) - 一穷二白
- 讨吃子(乞丐)过生日 - 一年不如一年
- 提着醋瓶讨饭 - 穷酸
- 牵牛花讨好 - 顺杆爬
- 背着水讨饭 - 装穷
- 拜罢天地去讨饭 - 没过一天好日子
- 端金碗讨饭 - 装穷
- 要饭的不见了讨口棍 - 受狗欺
- 讨口子(乞丐)穿皮袄 - 穷讲究;穷打扮
- 讨饭的盖大门楼 - 阔啦;阔气了
- 讨口的掉醋坛 - 穷酸
- 扔下讨饭篮打乞丐 - 忘本
- 吊死鬼讨账 - 活该
- 打煞爷讨娘喜欢 - 岂有此理
详解
汉字“讨”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字形与构造
“讨”是一个会意字,由“言”和“寸”组成。在篆书中,从言,从寸,表示用有分寸的言语进行训治。经过隶变后,楷书写作“討”,如今简化为“讨”。
二、基本字义
1. 讨(tǎo)的本义为整治、治理,如《说文》中解释:“讨,治也。”在《左传》中也有“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的用法,意为君主每天不间断地治理并教导国人。
2. 讨引申为公开谴责、声讨,即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托臣以讨贼。”
3. 讨还有出兵攻打、征伐的意思。如征讨、讨伐等词语,表示出兵攻打敌人或叛逆。
4. 讨也可以表示研究、推求,如研讨、探讨等词语,意为深入探究某个问题或事物。
5. 在索取方面,讨可以表示向人索取某物,如讨债、讨还等。同时,讨还有请求、乞求的意思,如讨教、讨饶等。
6. 讨在某些方言中还可以表示招惹、惹人之意,如“讨厌”表示惹人厌烦,“讨人喜欢”则表示惹人喜爱。
7. 此外,讨还有娶的意思,如讨老婆、讨媳妇等用法。
三、组词与成语
与讨相关的组词和成语众多,如讨论、讨好、讨厌、讨伐、讨债、征讨、讨亲、讨嫌、讨教、探讨、申讨、催讨等。这些词语涵盖了讨的各种含义和用法。
四、其他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方言中,“讨”还有特殊的含义和用法。例如,在四川方言中,“讨”可以表示采摘、采集的意思;当读作tāo时,则意为骂。这些特殊用法体现了汉字在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综上所述,“讨”字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涵盖了整治、声讨、征伐、研究、索取、请求、招惹以及娶等多个方面。这些含义和用法在历史文献和现代汉语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和体现。
一、字形与构造
“讨”是一个会意字,由“言”和“寸”组成。在篆书中,从言,从寸,表示用有分寸的言语进行训治。经过隶变后,楷书写作“討”,如今简化为“讨”。
二、基本字义
1. 讨(tǎo)的本义为整治、治理,如《说文》中解释:“讨,治也。”在《左传》中也有“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的用法,意为君主每天不间断地治理并教导国人。
2. 讨引申为公开谴责、声讨,即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托臣以讨贼。”
3. 讨还有出兵攻打、征伐的意思。如征讨、讨伐等词语,表示出兵攻打敌人或叛逆。
4. 讨也可以表示研究、推求,如研讨、探讨等词语,意为深入探究某个问题或事物。
5. 在索取方面,讨可以表示向人索取某物,如讨债、讨还等。同时,讨还有请求、乞求的意思,如讨教、讨饶等。
6. 讨在某些方言中还可以表示招惹、惹人之意,如“讨厌”表示惹人厌烦,“讨人喜欢”则表示惹人喜爱。
7. 此外,讨还有娶的意思,如讨老婆、讨媳妇等用法。
三、组词与成语
与讨相关的组词和成语众多,如讨论、讨好、讨厌、讨伐、讨债、征讨、讨亲、讨嫌、讨教、探讨、申讨、催讨等。这些词语涵盖了讨的各种含义和用法。
四、其他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方言中,“讨”还有特殊的含义和用法。例如,在四川方言中,“讨”可以表示采摘、采集的意思;当读作tāo时,则意为骂。这些特殊用法体现了汉字在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综上所述,“讨”字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涵盖了整治、声讨、征伐、研究、索取、请求、招惹以及娶等多个方面。这些含义和用法在历史文献和现代汉语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和体现。
讨的同音字
讨的同部首
订
认
计
讣
讠
讥
讨
让
训
议
讯
记
讲
讳
讶
许
讹
论
讼
讽
设
访
诀
证
评
诈
诉
诊
词
译
试
诗
诚
话
诞
询
识
该
详
诫
诬
语
误
诱
诲
说
诵
请
诡
诸
诺
读
诽
课
讦
讧
讪
讫
讴
讵
讷
诂
诃
诅
诋
诌
诏
诒
诓
诔
诖
诘
诙
诛
诜
诟
诠
诣
诤
诧
诩
诨
诮
诰
诹
诳
诼
诿
讱
讻
诎
诇
诐
讬
诶
诪
调
谁
谅
谆
谈
谊
谋
谎
谍
谐
谓
谚
谜
谢
谣
谤
谬
谦
谨
谱
谭
谴
谂
谀
谄
谇
谏
谌
谑
谔
谕
谒
谙
谖
谗
谝
谛
谟
谥
谠
谡
谩
谧
谪
谮
谯
谰
谳
谵
谲
谶
谞
谫
谉
谘
讨的同笔画
世
丙
丘
业
且
丕
丛
丗
东
乍
乎
乐
主
丝
亗
乬
乧
丱
丼
付
仗
代
们
仙
仔
仪
他
令
仨
仕
仟
仡
仫
仞
伋
仝
仺
仧
仭
仠
仚
仜
仦
仩
仢
仛
兄
冉
册
兰
冋
冊
冎
刊
凸
凹
出
击
刍
凷
刌
刉
刋
写
冬
冯
冮
冭
凥
冚
凧
処
功
加
务
劢
卉
北
匆
包
半
厉
占
卡
卢
印
卯
匝
匜
匇
卟
卮
匄
卌
匃
匛
匞
卭
厈
厇
去
可
右
叶
号
叮
叭
只
史
叽
叼
叫
叩
叨
叹
另
句
司
古
召
发
台
叵
叻
叱
厼
叴
厺
叐
叺
叏
叧
叾
囚
四
囘
囜
囙
圣
圢
圤
圥
圧
圦
处
壭
奶
奴
夯
央
失
头
外
奵
夳
夗
夰
夲
夘
孕
它
宁
宄
宂
尼
尔
对
尻
尕
屴
屶
屷
屳
尒
屵
尓
巧
左
巪
平
幼
帅
布
市
広
庂
庀
庁
帄
弁
廵
归
弗
弘
弍
必
忉
忇
忊
戊
戋
戉
打
扑
扒
扔
戹
扏
扐
払
扖
旧
斥
旦
曱
未
末
本
术
札
朰
朮
正
歺
汁
汇
永
汉
民
母
汀
氐
氿
汈
氾
氕
氻
氶
汄
汅
氺
氷
氹
汃
灭
犯
犰
犮
玄
玉
玊
玌
玍
瓜
甘
甲
申
由
田
电
用
甩
生
甴
疋
疒
白
皮
癶
目
皿
矢
石
矛
禾
示
礼
穴
立
纠
罒
肊
艽
艻
艼
艾
节
艿
芀
芁
衤
讨
让
训
议
讯
记
讦
讧
讪
讫
讱
讬
轧
辽
边
辸
込
辻
辺
邗
邛
邝
邙
邘
邜
邔
邖
邚
钅
闪
阡
阣
阢
阤
阠
饥
饤
驭
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