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 拼音:dàn; 部首:日; 笔画:5;
dàn
-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 同本义
- 旦而战,见星未已。——《左传·成公十六年》
-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郑风·女曰鸡鸣》
- 号呼达旦。——清·方苞《狱中杂记》
- 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世说新语·贤媛》
-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旦日(天亮时)
- 旦明(天亮时。)
- 早晨
- 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刺客列传》
- 旦晚(早晚。)
- 旦气(清晨的空气)
- 旦夕之危(比喻非常迫促的危险)
- 天,日;某日
-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战国策·燕策》
- 旦昏(白天与夜晚)
- 一旦(一天之间)
- 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 旦朝(次日清早。)
- 旦昼(第二天的白天)
- 旦角,传统戏剧中的女演员或女性角色类型。女主角称正旦,又有副旦、贴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花旦、色旦、搽旦等
“旦” 相关成语
- 秉烛待旦 -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枕戈待旦 -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 一旦之忿 - 忿:气忿。一时的气忿。
- 月旦评 - 指品评人物或诗文字画等。
- 昧旦丕显 - 昧旦:天色尚未明的时候;丕:大;显:显扬。天尚未亮时就起床,思考怎样才能使德业发扬光大。
- 申旦达夕 - 自夜至晨,自晨到夜。形容日夜不止。
- 通宵达旦 - 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 史争旦夕 -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 旦暮之业 - 指日常凡庸事务。
- 信誓旦旦 -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 通宵彻旦 - 指整天整夜。同“通宵彻昼”。
- 连宵达旦 - 犹言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 舌端月旦 - 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
- 祸在旦夕 - 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形容处境非常危险。
- 旦日日夕 - 旦日:明天;日夕:晚上。指明天晚上。
- 鸡鸣候旦 -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同“鸡鸣戒旦”。
- 月旦春秋 - 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
- 危在旦夕 -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 一旦一夕 - 形容很短的时间。同“一朝一夕”。
- 旦夕之危 - 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 毁于一旦 - 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 旦暮入地 - 旦:早晨;暮:晚;地:地府。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
- 汝南月旦 - 月旦:月朔,每月初一。指品评人物。
- 夙兴昧旦 - 黎明即起。形容勤奋。
- 旦夕之费 - 早晚的费用。指一天正常的日用花费。
- 旦旦而伐 - 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
- 只争旦夕 - 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亦作“只争朝夕”。
- 命在旦夕 -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 失旦之鸡 - 忘记报晓的雄鸡。比喻失职或犯错误的人。
- 偷安旦夕 - 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 枕戈达旦 - 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杀敌报国心切。同“枕戈待旦”。
- 昧旦晨兴 - 指天不亮就起来。多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难以入睡。昧旦,天将明未明;破晓。
- 坐以待旦 -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办事勤劳。
- 鸡鸣戒旦 -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
- 牝鸡司旦 - 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同“牝鸡司晨”。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旦种暮成 - 比喻收效极快。
- 坐而待旦 -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 旦旦信誓 - 旦旦:诚恳的样子。指誓言诚恳可信。同“信誓旦旦”。
- 生旦净丑 - 生:小生;旦:花旦;净:花脸;丑:小丑。京剧里的四种人物扮相,借指各种人物。
- 亡在旦夕 - 旦:早晨;夕:晚上。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旦” 相关歇后语
- 元旦出门除夕回 - 满载而归
- 黑脸演花旦 - 变了角色
- 元旦翻日历 - 头一回;头一遭
- 戏台上的花旦 - 引人注目
- 刀马旦不会刀枪 - 笨蛋(旦);徒有虚名
- 七十老汉演花旦 - 别出心裁
- 花旦戴胡子 - 没有那一套
- 老旦唱小生 - 不像样
详解
汉字“旦”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字形起源与演变
1. “旦”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太阳从地面升起,表示天亮,也即“早晨”、“破晓”之义。
2. 在字形演变过程中,金文将地面部分实化,太阳呈扁圆形,正紧贴地面,呈现出“初阳吻地”的景象。篆文则进一步将地面简化为一横线,代表地平线或海平线。
3. 隶变后楷书写作旦,字的演变流程相对简单,望文可以知义。
二、字义引申与扩展
1. “旦”的本义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即早晨。因此,它常被用来表示与早晨相关的概念,如“旦暮”、“旦夕”等。
2. 由早晨的意义引申,“旦”也用来表示“光明”、“白昼”、“一日之始”等意义。因为早晨是一天的开始,太阳升起带来光明,所以“旦”也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3. 在传统戏曲中,“旦”还用来表示扮演女子的角色,即旦角。这种用法与“旦”的本义无关,而是一种借用现象。旦角在京剧等戏曲剧种中占据重要地位,包括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多种类型。
三、其他相关信息
1. “旦”还可以作为姓使用。
2. 在旧时,“旦”还曾作为纤度单位使用,表示9000米长的天然丝或化学纤维的重量为多少克,其纤度就是多少旦。不过这种用法现在已经较少见。
综上所述,“旦”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种用法,在汉字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字形起源与演变
1. “旦”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太阳从地面升起,表示天亮,也即“早晨”、“破晓”之义。
2. 在字形演变过程中,金文将地面部分实化,太阳呈扁圆形,正紧贴地面,呈现出“初阳吻地”的景象。篆文则进一步将地面简化为一横线,代表地平线或海平线。
3. 隶变后楷书写作旦,字的演变流程相对简单,望文可以知义。
二、字义引申与扩展
1. “旦”的本义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即早晨。因此,它常被用来表示与早晨相关的概念,如“旦暮”、“旦夕”等。
2. 由早晨的意义引申,“旦”也用来表示“光明”、“白昼”、“一日之始”等意义。因为早晨是一天的开始,太阳升起带来光明,所以“旦”也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3. 在传统戏曲中,“旦”还用来表示扮演女子的角色,即旦角。这种用法与“旦”的本义无关,而是一种借用现象。旦角在京剧等戏曲剧种中占据重要地位,包括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多种类型。
三、其他相关信息
1. “旦”还可以作为姓使用。
2. 在旧时,“旦”还曾作为纤度单位使用,表示9000米长的天然丝或化学纤维的重量为多少克,其纤度就是多少旦。不过这种用法现在已经较少见。
综上所述,“旦”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种用法,在汉字中占据重要地位。
旦的同音字
旦的同部首
日
旧
早
旦
旨
旬
旭
旱
旯
旮
旰
旴
旫
旲
旪
旳
晨
晦
晴
晚
暂
暑
晶
晰
晾
景
智
普
暖
暗
暇
暮
暴
晟
晡
时
昔
晤
旷
晞
晗
旺
昆
晷
昌
暄
明
易
暌
昂
暧
暝
昏
暨
晖
春
晢
昧
是
显
晫
映
晪
晱
星
暕
昨
暅
昭
昼
暲
晠
晋
晒
晣
晓
晜
晃
晛
晙
晌
晘
晕
晥
晧
晝
昊
旸
晹
昙
晿
暃
昕
昃
晼
昀
晩
旻
昉
昴
晲
晽
晻
晭
昵
昝
暏
昶
晬
晁
晳
晏
晵
旵
暀
旿
暁
昇
暎
暊
昄
暐
昒
晸
昈
昺
暙
昽
昱
昳
暔
暓
昣
暒
昤
暍
昫
暆
昡
暛
昪
暈
晅
暉
晊
暋
晔
暘
晐
昅
暥
曙
旹
暣
旼
曝
暚
暤
旽
暦
旾
昁
暜
暞
昋
昍
暟
昐
暹
暾
暡
曛
昑
暯
曜
昖
暠
曦
昗
暢
曩
暱
昘
昛
暬
暪
昜
暵
暭
昞
暿
暶
昿
暩
暰
曌
昰
暳
昸
曈
暫
昩
昻
昲
昮
昹
昦
昢
昷
昚
昬
晉
晍
晀
曅
時
晆
暷
晑
曂
晇
曃
晄
暼
晈
晎
曏
曄
曋
曍
暽
曔
曊
曁
暻
暸
暺
曇
曆
曉
曕
曗
曐
曒
曑
曚
曓
曎
曖
曘
曠
曞
曟
曢
曧
曡
曥
曣
曤
曨
曪
曫
曮
曭
曬
曀
曯
碗
簪
簮
旦的同笔画
世
丙
丘
业
且
丕
丛
丗
东
乍
乎
乐
主
丝
亗
乬
乧
丱
丼
付
仗
代
们
仙
仔
仪
他
令
仨
仕
仟
仡
仫
仞
伋
仝
仺
仧
仭
仠
仚
仜
仦
仩
仢
仛
兄
冉
册
兰
冋
冊
冎
刊
凸
凹
出
击
刍
凷
刌
刉
刋
写
冬
冯
冮
冭
凥
冚
凧
処
功
加
务
劢
卉
北
匆
包
半
厉
占
卡
卢
印
卯
匝
匜
匇
卟
卮
匄
卌
匃
匛
匞
卭
厈
厇
去
可
右
叶
号
叮
叭
只
史
叽
叼
叫
叩
叨
叹
另
句
司
古
召
发
台
叵
叻
叱
厼
叴
厺
叐
叺
叏
叧
叾
囚
四
囘
囜
囙
圣
圢
圤
圥
圧
圦
处
壭
奶
奴
夯
央
失
头
外
奵
夳
夗
夰
夲
夘
孕
它
宁
宄
宂
尼
尔
对
尻
尕
屴
屶
屷
屳
尒
屵
尓
巧
左
巪
平
幼
帅
布
市
広
庂
庀
庁
帄
弁
廵
归
弗
弘
弍
必
忉
忇
忊
戊
戋
戉
打
扑
扒
扔
戹
扏
扐
払
扖
旧
斥
旦
曱
未
末
本
术
札
朰
朮
正
歺
汁
汇
永
汉
民
母
汀
氐
氿
汈
氾
氕
氻
氶
汄
汅
氺
氷
氹
汃
灭
犯
犰
犮
玄
玉
玊
玌
玍
瓜
甘
甲
申
由
田
电
用
甩
生
甴
疋
疒
白
皮
癶
目
皿
矢
石
矛
禾
示
礼
穴
立
纠
罒
肊
艽
艻
艼
艾
节
艿
芀
芁
衤
讨
让
训
议
讯
记
讦
讧
讪
讫
讱
讬
轧
辽
边
辸
込
辻
辺
邗
邛
邝
邙
邘
邜
邔
邖
邚
钅
闪
阡
阣
阢
阤
阠
饥
饤
驭
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