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第一个字:石” 词语大全

  • 石丈 shí/dàn zhàng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米芾诙谐好奇……知无为军,初入州廨,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我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后用为奇石的代称。
  • 石乳 shí/dàn rǔ
    1.见"石钟乳"。 2.茶名。
  • 石主 shí/dàn zhǔ
    石制的神主。古代用以祀土﹑谷之神。
  • 石枕 shí/dàn zhěn
    1.石制的枕头。 2.古地名。
  • 石潭 shí/dàn tán
    岩石围成的深水。
  • 石承 shí/dàn chéng
    承柱的石础。
  • 石栏 shí/dàn lán
    见"石阑干"。
  • 石灶 shí/dàn zào
    石砌的灶。
  • 石担 shí dàn
    一种在木杠或竹杠两端装有石轮的练习举重用的器械。
  • 石气 shí/dàn qì
    环绕山石的雾气。
  • 石枰 shí/dàn píng
    石棋盘。
  • 石涧 shí/dàn jiàn
    山沟。
  • 石根 shí/dàn gēn
    岩石的底部;山脚。
  • 石民 shí/dàn mín
    作为国家柱石的人民。一说指正民,与闲民相对。
  • 石沟 shí/dàn gōu
    石砌的水沟。
  • 石榴 shí/dàn liú
    原名“安石榴”。双子叶植物,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热带地区是常绿植物。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花艳丽,有红、黄、白等色。浆果球形。种子的肉质层酸甜适口,可鲜食或加工成清凉饮料。花可供观赏。全树都可入药。
  • 石榞 shí/dàn yuán
    木名。子如芎?,皮可食。
  • 石榜 shí/dàn bǎng/bàng
    1.亦作"石牓"。石制的匾额。 2.即石撞。
  • 石散 shí/dàn sàn/sǎn
    用矿物类药制成的粉末。
  • 石渠 shí/dàn qú/jǔ
    1.石筑的水渠。 2.见"石渠阁"。
  • 石涵 shí/dàn hán
    石砌的蓄水池。
  • 石楠 shí/dàn nán
    植物名。花供观赏,叶可入药。
  • 石椁 shí/dàn guǒ
    石制的外棺。
  • 石棺 shí/dàn guān
    石制的棺。
  • 石扉 shí/dàn fēi
    石洞的口。形似大门敞开,故称。亦借指隐者所居之门。
  • 石槽 shí/dàn cáo
    1.石制的水槽。 2.琵琶上架弦用的石格子。亦借指琵琶。
  • 石杠 shí/dàn gàng/gāng
    1.亦作"石矼"。 2.石桥。一说为置于水中供人渡涉的踏脚石。
  • 石汗 shí/dàn hàn/hán
    因空气湿度大而凝聚在石上的水珠。
  • 石版 shí/dàn bǎn
    见"石板"。
  • 石淙 shí/dàn cóng
    石上水流。亦指石上流水声。唐韩愈有《石淙诗》十首。
  • 石濠 shí/dàn háo
    两岸砌石的河道。
  • 石涛 shí/dàn tāo
    即“原济”。
  • 石斛 shí/dàn hú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节,绿褐色,开白花,花瓣的顶端呈淡紫色。茎可入药。
  • 石炮 shí/dàn páo/bāo/pào
    抛石机;以机发石的一种战具。
  • 石沼 shí/dàn zhǎo
    犹石潭。
  • 石灰 shí/dàn huī
    有生石灰和熟石灰之分。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白色固体,耐火难熔。将碳酸钙含量高的石灰岩在通风的石灰窑中煅烧至900℃以上即得。与水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或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即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又称“消石灰”。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工业上用于鞣制皮革,制造玻璃、漂白粉、冶炼金属和处理污水等。农业上用作间接肥料和用于防治病虫害等。
  • 石浮 shí/dàn fú
    汉陆贾《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视之不察,以白为黑。"后因以"石浮"喻是非颠倒。
  • 石棱 shí/dàn léng/lēng/líng
    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 石斗 shí/dàn dǒu/dòu
    1.亦作"石?"。石和斗。量器。借指数量。 2.美石琢成的酒器。
  • 石板 shí/dàn bǎn
    1.亦作"石版"。 2.片状的石头。 3.一种文具。以石笔在上面写字,多为儿童习字之用。
  • 石火 shí/dàn huǒ
    以石敲击,迸发出的火花。其闪现极为短暂。
  • 石榻 shí/dàn tà
    狭长而矮的石床。
  • 石牙 shí/dàn yá
    齿状之石。
  • 石泥 shí/dàn ní/nì
    石粉与泥土的混合物,古代封禅时作封泥用。
  • 石湖 shí/dàn hú
    湖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吴县与吴江县之间,西南通太湖,风景优胜。相传为范蠡入五湖之口。宋范成大晩年居此,孝宗书"石湖"二字以赐,因自号石湖居士。
  • 石本 shí/dàn běn
    石刻的拓本。
  • 石流 shí/dàn liú
    1.石山中的溪流。 2.在山岳地区大小不同的岩块沿斜坡滑动的现象。通常是由于岩块下面的粘性土被水浸湿后滑动所引起。
  • 石拓 shí/dàn tuò/tà/zhí
    将薄纸铺在石碑或石器上,轻拍轻打,使纸在碑或器的凹下处也凹下,再用蘸墨布团全面轻按,凹下处无墨,文字﹑图形便显示纸上,此种操作过程或成品,均称石拓。
  • 石架 shí/dàn jià
    1.石头书架。 2.石梁。
  • 石漠 shí/dàn mò
    布满砾石的荒漠。
  • 石歃 shí/dàn shà
    石洞。
  • 石桂 shí/dàn guì
    即莽草。
  • 石殿 shí/dàn diàn
    石造的宫殿。
  • 石泓 shí/dàn hóng
    1.凹石积水而成的小潭。 2.砚的别称。
  • 石炭 shí/dàn tàn
    即煤。
  • 石渚 shí/dàn zhǔ
    水中石质小洲。
  • 石油 shí/dàn yóu
    赋存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一种液态可燃有机矿产。一般认为是有机物死亡后经分解、运移、聚集而形成。也有认为是无机碳和氢经化学作用而形成。常呈黑褐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动力燃料与化工原料。石油及其产品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 石液 shí/dàn yè
    石油的别名。
  • 石材 shí/dàn cái
    1.柱下石础。 2.石料,供建筑或制造各种器具用的石质材料。
  • 石漆 shí/dàn qī
    即石油。
  • 石烟 shí/dàn yān
    1.山石间的烟雾。 2.石油燃烧时发出的烟。
  • 石揵 shí/dàn qián/jiàn/jiǎn
    见"石楗"。
  • 石检 shí/dàn jiǎn
    古代封禅时,置于封禅坛方石旁用以封闭玉检的石条。
  • 石柟 shí/dàn nán
    1.亦作"石枏"。 2.植物名。花供观赏,叶可入药。
  • 石楗 shí/dàn jiàn
    1.亦作"石揵"。 2.石水闸。
  • 石牛 shí/dàn niú
    1.石雕之牛。古人常列于陵墓前。 2.石质牛形的灵异之物。古人迷信,以为石牛出现象征祥瑞或预示灾变。
  • 石染 shí/dàn rǎn
    用朱砂﹑矾石等矿物作的染料。亦指用这类染料染衣服。
  • 石枏 shí/dàn nán
    见"石柟"。
  • 石桥 shí/dàn qiáo
    1.石造的桥。 2.特指浙江省天台山的名胜石梁。梁连接二山,形似桥,故称。
  • 石柏 shí/dàn bǎi/bó/bò
    一种珊瑚。状似柏,故名。
  • 石户 shí/dàn hù
    1.上古传说中的地名。 2.见"石户农"。 3.石门。
  • 石母 shí/dàn mǔ
    即石女。
  • 石撞 shí/dàn zhuàng
    一种大蛤蟆。又名"石榜"﹑"石犷"。
  • 石志 shí/dàn zhì
    墓志或墓志铭。
  • 石星 shí/dàn xīng
    流星。比喻灯火。
  • 石烈 shí/dàn liè
    女真语。指县以下的行政机构,相当于乡。
  • 石犀 shí/dàn xī
    石刻的犀牛。古代迷信,以为置于岸边可镇压水怪。
  • 石燕 shí/dàn yàn/yān
    1.似燕之石。 2.鸟名。似蝙蝠。产于石窟树穴中。
  • 石溜 shí/dàn liū/liù
    1.亦作"石留"。指贫瘠多石之地。 2.亦作"石溜"。岩石间的水流。
  • 石方 shí/dàn fāng
    各种土建工程中挖﹑填﹑堆砌和运输石头的计量单位,通常用立方米计算,故名。
  • 石房 shí/dàn fáng
    犹石屋。
  • 石洞 shí/dàn dòng
    岩洞。
  • 石棉 shí/dàn mián
    可分成柔长纤维的硅酸盐纤维状矿物。具丝绢光泽,常见颜色为白色和各种色调的蓝色。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和绝缘等性能,有的还有良好的过滤性。广泛用于制造防火纺织物、隔音材料、保温材料、绝缘材料和过滤材料等。
  • 石梅 shí/dàn méi
    珊瑚的一种。
  • 石泉 shí/dàn quán
    山石中的泉流。
  • 石抹 shí/dàn mǒ/mò/mā
    姓。辽之述律氏,辽亡入金,改为石抹氏。汉姓称萧。元有石抹也先。见《元史》本传。
  • 石烛 shí/dàn zhú
    1.石油制成的烛。 2.指石油。
  • 石梯 shí/dàn tī
    石级;石台阶。
  • 石滚 shí/dàn gǔn
    1.亦作"石磙"。 2.石制滚压农具。
  • 石料 shí/dàn liào
    做建筑、雕刻等材料用的岩石或与岩石相似的物质。
  • 石濑 shí/dàn lài
    1.水为石激形成的急流。 2.犹石潭。
  • 石涅 shí/dàn niè
    黑石脂的别名。
  • 石柱 shí/dàn zhù
    石华表。亦泛指石头柱子。
  • 石栈 shí/dàn zhàn
    在山间凿石架木作成的通道。
  • 石林 shí lín
    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地表形态。由若干形体高大、相对高度达数十米的石芽组成。地表水沿可溶性岩石竖直裂隙溶蚀而成。中国云南路南石林十分典型。
  • 石牓 shí/dàn bǎng
    见"石榜"。
  • 石溪 shí/dàn xī
    岩石间的溪流。
  • 石洫 shí/dàn xù
    石砌的水渠。
  • 石楼 shí/dàn lóu
    1.石牌坊。 2.石筑的楼台。
  • 石水 shí/dàn shuǐ
    1.矿泉水。亦泛指泉水。 2.水气病的一种。
  • 石步 shí/dàn bù
    1.水边石级。 2.置于溪流小河中供人渡涉的踏脚石。
  • 石斧 shí/dàn fǔ
    石制之斧。
  • 石栗 shí/dàn lì
    一种山栗。
  • 石墨 shí/dàn mò
    矿物名。化学成分为c,和金刚石成同质异象。颜色和条痕均为黑色,半金属光泽,摩斯硬度1~2,易污手,有滑腻感。主要由有机成分的碳物质变质而成。能导电,耐腐蚀。可用以制造铅笔芯、润滑剂、电极、原子反应堆中的减速剂,以及合成金刚石等。
  • 石作 shí/dàn zuò
    复姓。春秋时有石作蜀。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石屋 shí/dàn wū
    石头砌成的房子。多为僧人或隐士所居。
  • 石堨 shí/dàn è/ài/yè
    石堰。
  • 石品 shí/dàn pǐn
    石的品种等第。
  • 石峯 shí/dàn fēng
    石山的尖顶。
  • 石墩 shí/dàn dūn
    一种建筑材料,用作大桥基础或立柱底座的石料。
  • 石垩 shí/dàn è
    石灰的别名。见明李明珍《本草纲目.石三.石灰》。
  • 石岛 shí/dàn dǎo
    在山东半岛东南端荣成县境内,临黄海。渔产丰富,为山东省重要渔港。
  • 石台 shí/dàn tái/tāi
    1.石桌。 2.石砌的高台。
  • 石孽 shí/dàn niè
    因石而成的灾祸或妖孽。
  • 石南 shí/dàn nán/nā
    植物名。花供观赏,叶可入药。
  • 石城 shí/dàn chéng
    1.传说中的山名。 2.古城名。在今河南林县南。 3.古城名。在今安徽贵池西南。 4.古城名。在今湖北襄阳。 5.古城名。指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东。 6.古城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北三十里石城山下。 7.古城名。见"石头城"。 8.垒石成城。比喻坚固的国防。
  • 石女 shí/dàn nǚ/rǔ
    阴道生理构造不完全的女人。
  • 石像 shí/dàn xiàng
    石雕的人像。
  • 石幢 shí/dàn chuáng/zhuàng
    古代祠庙中刻有经文﹑图像或题名的大石柱。有座有盖,状如塔。
  • 石劫 shí/dàn jié
    1.佛教语。《大智度论.初品》记佛以譬喻说劫义,谓有四千里石山,长寿人每百年持细软衣一来拂拭,大石山尽,劫故未尽。后因以称不能以时﹑日﹑月﹑年计算的时间量。 2.即石。
  • 石堤 shí/dàn dī
    亦作“石隄”。石筑的堤防。
  • 石囷 shí/dàn qūn
    圆形石仓。
  • 石密 shí/dàn mì
    见"石蜜"。
  • 石块 shí/dàn kuài
    块状的石头。如: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明·徐宏祖《游黄山记》。如:人运一大石块,于城内更筑坚垒。——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 石封 shí/dàn fēng
    石坛。
  • 石几 shí/dàn jī/jǐ
    1.古代登车时用的垫脚石,其形似几。 2.石制的几桌。
  • 石器 shí/dàn qì
    1.用石材制成的器物。 2.考古学名词。特指人类早期制作的石头工具。一般认为,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光石器。石器在铜器时代仍有使用,到铁器时代才被铁制工具所代替。
  • 石心 shí/dàn xīn
    1.石的中心。 2.喻指坚定的意志。
  • 石塘 shí/dàn táng
    石筑堤岸。
  • 石云 shí/dàn yún
    山石间通起的云气。
  • 石履 shí/dàn lǚ
    形似鞋子的石头。
  • 石冻 shí/dàn dòng
    见"石冻春"。
  • 石函 shí/dàn hán
    1.亦作"石圅"。 2.石制的匣子。
  • 石堠 shí/dàn hòu
    路旁记里的石堆。亦泛指用作表识的石堆。
  • 石井 shí/dàn jǐng
    穿石而成的井。
  • 石图 shí/dàn tú
    有图文的石头。古代迷信,以其为祥瑞。
  • 石坛 shí/dàn tán
    1.石头筑的高台。古代多用于祭祀。 2.石制的台或墩。
  • 石头 shí/dàn tóu/tou
    1.石;石块。 2.见"石头城"。 3.古地名。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北。
  • 石峡 shí/dàn xiá
    两边石山夹水的地方。
  • 石山 shí/dàn shān
    1.岩石积成的山。 2.传说中的山名。 3.状如山石的花纹。
  • 石尉 shí/dàn wèi/yù
    即晋代豪富石崇。因崇曾任南蛮校尉,故称。
  • 石华 shí/dàn huá/huà/huā
    介类。附生于海中石上。肉如蛎房,可食;壳如牡蛎而大,可装饰户牖。
  • 石径 shí/dàn jìng
    亦作“石迳”。山间石路。
  • 石壁 shí/dàn bì
    陡立的山岩。
  • 石人 shí/dàn rén
    1.石雕人像。多置于墓道旁。 2.比喻与世长存之人。《史记.魏其武安候列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且帝宁能为石人邪!"司马贞索隐:"谓帝不如石人得长存也。"一说比喻人无感受,徒具人形。见《汉书.田蚡传》颜师古注。
  • 石匠 shí/dàn jiàng
    开凿石料和用石料制作器物的工人。
  • 石坞 shí/dàn wù
    用石头建筑,供守卫用的堡垒。
  • 石廪 shí/dàn lǐn
    山峰名。衡山五峰之一。因形似仓廪而得名。
  • 石垠 shí/dàn yín
    水边石岸。
  • 石岩 shí/dàn yán
    岩石。
  • 石囤 shí/dàn dùn/tún
    又称蛇笼。用以阻止水流的盛石竹笼。
  • 石局 shí/dàn jú
    1.石棋盘。 2.元代官名。
  • 石卵 shí/dàn luǎn
    1.卵形石块。 2.一种类似田鸡的小动物。
  • 石地 shí/dàn dì/de
    多石的荒地。
  • 石孔 shí/dàn kǒng
    石上小洞。
  • 石剑 shí/dàn jiàn
    形似利剑的山石或山峰。
  • 石关 shí/dàn guān
    1.汉宫观名。在甘泉宫中。 2.石门。
  • 石坂 shí/dàn bǎn
    石坡。
  • 石匮 shí/dàn kuì/guì
    1.石制的柜子。 2.特指古代帝王祭祀用的石匣。
  • 石亭 shí/dàn tíng
    石造的亭子。
  • 石峦 shí/dàn luán
    小而锐的石山。
  • 石宫 shí/dàn gōng
    石室。
  • 石埭 shí/dàn dài
    石筑的堤岸。
  • 石圅 shí/dàn hán
    见"石函"。
  • 石妖 shí/dàn yāo
    指石言﹑石鸣等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洪范五行传》认为是轻百姓所致,是上天对统治者滥用民力的警告,或为战乱的预兆。
  • 石弦 shí/dàn xián
    箫的别名。
  • 石师 shí/dàn shī
    犹硕师,大师。石,通"硕"。《庄子.外物》:"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陆德明释文:"石师……又作硕师。"一说,"石"系"所"之讹字。见锺泰《庄子发微》卷四。
  • 石兽 shí/dàn shòu
    古代帝王官僚墓前的兽形石雕。其种类和多寡依墓主的身份而分不同的等级。
  • 石圻 shí/dàn qí/yín
    见"石碕"。
  • 石匣 shí/dàn xiá
    石制藏物用具。亦指匣状的山石。
  • 石墈 shí/dàn kàn
    陡险的石堤。
  • 石壑 shí/dàn hè
    山间石谷。
  • 石兕 shí/dàn sì
    状似犀牛的巨石。
  • 石工 shí/dàn gōng
    1.古时雕琢玉和磬的匠人。 2.指石匠。
  • 石州 shí/dàn zhōu
    1.乐府商调曲名。 2.舞曲名。
  • 石奴 shí/dàn nú
    石药的奴仆。指迷信服石药可以成仙的人。
  • 石兰 shí/dàn lán
    1.香草名。即山兰。兰草的一种。 2.石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韦》。参见"石韦"。
  • 石席 shí/dàn xí
    《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汉郑玄笺:"言己心志坚平过于石席。"后因以"石席"比喻意志坚定正直。
  • 石床 shí/dàn chuáng
    亦作“石牀”。1.供人坐卧的石制用具。2.钟乳水下滴而成的笋状凝积物。
  • 石室 shí/dàn shì
    1.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 2.指石造的墓室。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极坚固的防守设施。 4.古代藏图书档案处。 5.岩洞。 6.指传说中的神仙洞府。
  • 石叶 shí/dàn yè/xié
    香料名。
  • 石帆 shí/dàn fān
    珊瑚虫的一种。呈树枝形,骨胳为角质,着生于海底岩礁间。骨骼中之红色节片可为装饰品。
  • 石友 shí/dàn yǒu
    ①情谊深厚的朋友:肺腑吐石友。②砚石:楮生石友。
  • 石子 shí/dàn zǐ
    1.小石头;小石块。 2.璞中的玉。
  • 石坎 shí/dàn kǎn
    1.石门坎,石门框的下部。 2.石洞;石坑。
  • 石影 shí/dàn yǐng
    1.石之阴影。 2.石刻画像。
  • 石层 shí/dàn céng
    重叠的石头;石级。
  • 石弓 shí gōng
    用来发射石头的弩或石弩。
  • 石刻 shí/dàn kè
    1.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亦指上面所刻字画的拓本。 2.镌雕石制品。
  • 石刀 shí/dàn dāo
    原始社会人们用以割切的石制刀具。
  • 石屏 shí/dàn píng/bǐng
    1.石制屏风。 2.壁立如屏的山石。
  • 石坊 shí/dàn fāng/fáng
    用石头建成的牌坊。
  • 石奁 shí/dàn lián
    比喻状如镜匣的石潭。
  • 石堰 shí/dàn yàn
    用以挡水﹑溢流的石筑低坝。可抬高水位,便利灌溉和航运。
  • 石尤 shí/dàn yóu
    见"石尤风"。
  • 石发 shí/dàn fā/fà
    生于水边石上的苔藻。
  • 石妇 shí/dàn fù
    1.即石女。 2.妇人石像。 3.望夫石。传说古有贞妇望夫不归,化而为石。
  • 石印 shí/dàn yìn
    1.石上的形似文字的纹理。 2.平版印刷的一种。即利用多孔石质平版,经处理后,做印版进行印刷。
  • 石兄 shí/dàn xiōng
    宋书画家米芾好奇石,至呼佳石为"石兄"。事见宋费兖《梁溪漫志.米元章拜石》:"米元章守濡须,闻有怪石在河壖……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而惊,遽命设席,拜于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后即用以称佳石﹑奇石。
  • 石交 shí/dàn jiāo
    交谊坚固的朋友。
  • 石坼 shí/dàn chè
    巨石开裂。比喻死亡,多用于名儒宿将。
  • 石套 shí/dàn tào
    1.泰山没字碑的别称。 2.碑石外的无字石碑。用以保护有字的碑石。
  • 石崖 shí/dàn yá
    犹石壁。
  • 石礁 shí/dàn jiāo
    礁石。
  • 石缁 shí/dàn zī
    黑石。
  • 石膏 shí/dàn gāo/gào
    硬度很小的含水硫酸盐矿物。化学成分为caso_4·2h_2o。结晶体呈厚板状或柱状,纯者为无色透明或白色,也有灰、浅黄、浅褐等色。主要在澙湖和盐湖盆地中沉积而成。煅烧后得烧石膏,常用于塑造模型或作胶结材料。还用于医药、农业、制漆等方面。
  • 石脚 shí/dàn jiǎo/jué
    1.山脚。 2.石砌的墙基。
  • 石田 shí/dàn tián
    1.多石而不可耕之地。亦喻无用之物。 2.贫瘠的田地。 3.指石砚。
  • 石盐 shí/dàn yán
    即岩盐。也称矿盐。
  • 石脾 shí/dàn pí
    含有大量矿物质的咸水蒸发后凝结成的石状物质。
  • 石臼 shí/dàn jiù
    用石凿成的舂米谷等物的器具。
  • 石璞 shí/dàn pú
    含玉的石块。
  • 石祖 shí/dàn zǔ
    奇石之祖。谓奇石中之最奇者。
  • 石犝 shí/dàn tóng
    石牛。
  • 石笼 shí/dàn lóng/lǒng
    中间插一棍的圆锥形篮子,篮中可盛石子,在架桥或架浮桥时当沉箱用。
  • 石理 shí/dàn lǐ
    石头的脉络纹理。
  • 石碓 shí/dàn duì
    舂米用的碓。
  • 石緑 shí/dàn lǜ/lù
    1.孔雀石。 2.用孔雀石制成的绿色颜料。多用于国画。
  • 石画 shí/dàn huà
    大计。石,通"硕"。
  • 石矼 shí/dàn gāng/qiāng/kòng
    见"石杠"。
  • 石碕 shí/dàn qí
    1.亦作"石圻"。 2.曲折的石岸。
  • 石芒 shí/dàn máng
    1.亦作"石铓"。山石的尖端。 2.一种可入药的草本植物。
  • 石癖 shí/dàn pǐ
    爱石的癖好。
  • 石碾 shí/dàn niǎn
    石制的研磨滚压工具。
  • 石筏 shí/dàn fá
    大竹筏或大木筏。石,通"硕"。
  • 石砧 shí/dàn zhēn
    捣衣石。
  • 石胆 shí/dàn dǎn
    胆矾的别名。
  • 石珠 shí/dàn zhū
    1.一种美玉,即玫瑰。 2.琅玕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青琅玕》。
  • 石策 shí/dàn cè
    古代帝王封禅用的玉册。
  • 石窍 shí/dàn qiào
    石洞。
  • 石精 shí/dàn jīng
    最好的铁。
  • 石罅 shí/dàn xià
    石头的缝隙。
  • 石脂 shí/dàn zhī
    石类。性黏,古用涂丹釜,可入药。
  • 石璧 shí/dàn bì
    石雕成璧。
  • 石璺 shí/dàn wèn
    岩石的裂缝。
  • 石盆 shí/dàn pén
    1.石制花盆。 2.泛指石制的盆。 3.陶制盆状烹器。
  • 石磬 shí/dàn qìng
    1.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 2.一种石制的耕具。
  • 石脉 shí/dàn mài/mò
    亦作“石脈”。1.山石的脉络纹理。2.石隙。3.石中所生之丝状物。性坚韧,可为布。亦称“石麻”。
  • 石竹 shí/dàn zhú
    1.多年生草本植物。常植于庭院供观赏。 2."瞿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瞿麦》。
  • 石眼 shí/dàn yǎn
    石上泉眼。
  • 石甗 shí/dàn yǎn
    即陶甗。一种炊器。
  • 石舫 shí/dàn fǎng
    园林中用石头建成的船形建筑物。如:颐和园内的著名石舫。
  • 石耳 shí/dàn ěr
    附着在石面的地衣类植物,可食。
  • 石磨 shí/dàn mó/mò
    石制磨粉工具。
  • 石脊 shí/dàn jǐ
    山石的脊背。
  • 石盏 shí/dàn zhǎn
    复姓。金有石盏畏忻。见《金史.宣宗纪》。
  • 石磴 shí/dàn dèng
    石级;石台阶。
  • 石腥 shí/dàn xīng
    岩石的气味。
  • 石窖 shí/dàn jiào
    石坑。
  • 石芥 shí/dàn jiè/gài
    石蕊的别名。
  • 石碽 shí/dàn gōng
    拱形石或拱形石桥。
  • 石碑 shí/dàn bēi
    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
  • 石肝 shí/dàn gān
    1.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 2.蝙蝠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天鼠屎》。
  • 石磎 shí/dàn xī
    多石的山谷。
  • 石硪 shí/dàn wò
    石或铁制的打夯工具。
  • 石箧 shí/dàn qiè
    旧时皇室藏玉牒的石函。
  • 石碛 shí/dàn qì
    多石的沙滩。引申为沙漠。
  • 石磙 shí/dàn gǔn
    见"石滚"。
  • 石犷 shí/dàn guǎng
    即石撞。
  • 石础 shí/dàn chǔ
    房柱下的基石。
  • 石箭 shí/dàn jiàn
    1.石矢。 2.重叠陡峭其状如塔的山峰。
  • 石猪 shí/dàn zhū
    猪形之石。
  • 石纽 shí/dàn niǔ
    古地名。相传为夏禹出生地。在今四川省汶川县境。
  • 石畬 shí/dàn shē/yú
    多石的火耕地。
  • 石窟 shí/dàn kū
    1.依山岩凿成的石室。亦泛指石洞。 2.一种就着山势开凿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著名的有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
  • 石窌 shí/dàn jiào/liáo/liù
    古邑名。春秋齐地。故址在今山东省长清县东南。《左传.成公二年》:"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予之石窌。"后用以泛指封地。
  • 石磉 shí/dàn sǎng
    柱下石。
  • 石笔 shí/dàn bǐ
    用软石或皂石制成、在石板上写字的笔。
  • 石纲 shí/dàn gāng
    花石纲的简称。
  • 石羊 shí/dàn yáng/xiáng
    1.封建时代贵族﹑大臣墓前石兽的一种。 2.岩羊。一种介乎山羊和绵羊之间的羊。多生活在高山上。
  • 石甔 shí/dàn dān
    犹儋石。言俸禄少。甔即"儋",容一石。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守儋石之禄者。"
  • 石笋 shí/dàn sǔn
    溶洞里地面形状像竹笋的地表形态。是洞顶含碳酸钙的水滴落到洞底后,经水分蒸发,碳酸钙沉淀而成。
  • 石砌 shí/dàn qì/qiè
    石阶;石级。
  • 石碉 shí/dàn diāo
    用石头建筑的碉堡。
  • 石矩 shí/dàn jǔ
    1.亦作"石距"。 2.章鱼的一种。
  • 石碌 shí/dàn lù/liù
    铜矿石。
  • 石研 shí/dàn yán/yàn
    见"石砚"。
  • 石矴 shí/dàn dìng
    系船的石礅。
  • 石耜 shí/dàn sì
    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石制锹形农具。
  • 石盘 shí/dàn pán
    盘石,大石。比喻坚固的基业。
  • 石玺 shí/dàn xǐ
    石印。
  • 石甃 shí/dàn zhòu
    石砌的井壁。
  • 石留 shí/dàn liú
    1.见"石溜"。 2.见"石榴"。 3.乐府鼓吹曲,汉短箫铙歌十八曲之一。
  • 石瓠 shí/dàn hù
    一种质坚如石的大葫芦。
  • 石笈 shí/dàn jí
    指藏道书的石箱。
  • 石绒 shí/dàn róng
    即石棉。
  • 石砾 shí/dàn lì
    石块和沙砾。
  • 石筵 shí/dàn yán
    石制的几筵,用以安放灵座。
  • 石矶 shí/dàn jī
    水边突出的巨大岩石。
  • 石科 shí/dàn kē
    石穴。科,借为"窠"。
  • 石级 shí/dàn jí
    石砌台阶。
  • 石砮 shí/dàn nǔ
    石制的箭头。
  • 石碣 shí/dàn jié/yà
    石碑:亭东有石碣,文字完整。
  • 石砚 shí/dàn yàn
    1.亦作"石研"。 2.石制的砚台。
  • 石舄 shí/dàn xì
    1.亦作"石磶"。 2.柱下石础。
  • 石肠 shí/dàn cháng
    犹言铁石心肠。
  • 石磶 shí/dàn xì
    见"石舄"。
  • 石穴 shí/dàn xué
    石洞。
  • 石猴 shí/dàn hóu
    即孙悟空。因系仙石所产石卵化成,故称。
  • 石窗 shí/dàn chuāng
    石砌的窗。
  • 石窦 shí/dàn dòu
    石穴。
  • 石笕 shí/dàn jiǎn
    引水用的长石槽。
  • 石蕊 shí/dàn ruǐ
    1.亦作"石蘂"。 2.地衣类植物。产于山地,可代茶。
  • 石蜡 shí/dàn là/zhà
    石油蜡的一种。半透明固体。由石油馏分经冷冻或溶剂脱蜡,再经脱油和精制而得。分粗石蜡、半精制和全精制石蜡、食用石蜡等。用于制造蜡烛、火柴、电气绝缘材料、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醇等。
  • 石蜐 shí/dàn jié
    见"石"。
  • 石钱 shí/dàn qián
    生在石上形圆如钱的苔藓。
  • 石驼 shí/dàn tuó
    石刻的骆驼。
  • 石铛 shí/dàn dāng/chēng
    陶制烹茶器具。
  • 石隥 shí/dàn dèng
    石级;石台阶。
  • 石鳖 shí/dàn biē
    1.盛石下沉水底以系浮桥的大木箱。 2.鳖形石。 3.鳖的化石。
  • 石锛 shí/dàn bēn
    石制的平头斧。
  • 石苋 shí/dàn xiàn
    草名。
  • 石蘂 shí/dàn ruǐ
    见"石蕊"。
  • 石藓 shí/dàn xiǎn
    生在石上的苔藓。
  • 石钵 shí/dàn bō
    陶钵。僧人用的食器。
  • 石距 shí/dàn jù
    1.古代封禅时等距离安放的碑状石头。 2.见"石矩"。
  • 石言 shí/dàn yán
    石发声。古人附会为神凭石而言。
  • 石鳆 shí/dàn fù
    一种海生软体动物。俗称鲍鱼。肉味鲜美;壳入药,并为镶嵌螺钿的材料。
  • 石闺 shí/dàn guī
    谓仙女居住的岩洞。
  • 石镰 shí/dàn lián
    石器时代收割用的石制农具。
  • 石谷 shí/dàn gǔ/gǔ/yù
    石山之间的谷道。
  • 石雕 shí/dàn diāo
    1.在石头上雕刻形象、花纹等的艺术。如:纪念碑上的石雕人像。2.用石头雕刻成的作品。如:喷水池中的石雕。
  • 石蛇 shí/dàn shé
    1.修堰时用若干竹笼置石,投水中以遏流,其形蜿蜒如蛇,因称。 2.一种化石。
  • 石雷 shí/dàn léi
    用石头作壳的简易地雷。
  • 石闸 shí/dàn zhá
    水坝上的石制闸门。
  • 石郭 shí/dàn guō
    1.石筑的外城。亦喻坚固如石。 2.见"石椁"。
  • 石镜 shí/dàn jìng
    1.如镜的山石。 2.水母的别名。 3.冰的别名。
  • 石记 shí/dàn jì
    刻在石上的传记。
  • 石花 shí/dàn huā
    1.钟乳水的花状凝结物。即碳酸钙。 2.茶名。产于四川。 3.乌韭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乌韭》。 4.珊瑚的一种。 5.即石花菜。一种产于沿海的藻类植物,可供食用和提炼琼脂。
  • 石跗 shí/dàn fū
    碑下石基座。
  • 石锷 shí/dàn è
    形似剑芒的竖立山石。
  • 石鼻 shí/dàn bí
    突出的石头。
  • 石齿 shí/dàn chǐ
    齿状的石头。亦指山石间的水流。
  • 石蟹 shí/dàn xiè
    1.溪蟹的俗称。产溪涧石穴中,体小壳坚。 2.蟹的化石。
  • 石鸡 shí/dàn jī
    1.野鸡的一种。 2.一种大蛤蟆。
  • 石道 shí/dàn dào
    石砌的山路。
  • 石门 shí/dàn mén
    1.春秋鲁城外门。 2.借指贤者。 3.控制水流的石闸。 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 5.古道路名。(1)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四川省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得名。起自今四川宜宾,南抵云南曲靖,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2)指古褒斜谷通道。在今陕西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东汉的《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 石限 shí/dàn xiàn
    石闸。
  • 石麟 shí/dàn lín
    1.见"石麒麟"。 2.一种大蛤蟆。
  • 石音 shí/dàn yīn
    即磬音。八音之一。
  • 石锚 shí/dàn máo
    一种用石块做成的应急锚,通常缠缚着木棒。
  • 石蒲 shí/dàn pú
    见"石菖蒲"。
  • 石趾 shí/dàn zhǐ
    石砌的基址。趾,通"址"。
  • 石郎 shí/dàn láng/làng
    指宋石公弼。
  • 石黛 shí/dàn dài
    1.古代妇女用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 2.借指美人。
  • 石阁 shí/dàn gé
    1.石砌的楼房。寺院藏经之所。 2.见"石渠阁"。
  • 石隍 shí/dàn huáng
    石砌的濠沟。
  • 石髓 shí/dàn suǐ
    即石钟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药。
  • 石铭 shí/dàn míng
    刻有文字的碑石。
  • 石虎 shí/dàn hǔ
    1.石刻的虎。古代帝王及贵族﹑官僚墓前的石刻群中往往包括石虎。 2.似虎的石头。
  • 石黄 shí/dàn huáng
    矿物名。即雄黄。橘黄色,有光泽。可入药,能解毒;亦用以制造颜料﹑玻璃﹑农药等。
  • 石鲫 shí/dàn jì
    鲫鱼的一种。
  • 石苑 shí/dàn yuàn
    石墙围成的畜禽兽﹑种树木的地方。
  • 石莲 shí/dàn lián
    1.莲形山石或山峰。 2."石莲子"的略语。乐府诗中谐音"实怜"。
  • 石韦 shí/dàn wéi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叶柔韧如皮。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生于树干或岩石上。叶入药,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利尿﹑通淋。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韦》。
  • 石锁 shí/dàn suǒ
    旧时练武用的器械。今用于体育锻炼。石制,状如旧式的锁,故名。
  • 石首 shí/dàn shǒu
    鱼名。以头中有骨两枚,色白,大如豆,坚如石,故名。产于海中,体扁,口阔,鳞细,腹黄,亦称黄花鱼或黄鱼。
  • 石龛 shí/dàn kān
    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石阁。
  • 石药 shí/dàn yào
    指矿物类药物。魏晋至唐,上层人士多喜服用。
  • 石螺 shí/dàn luó
    即石黛。
  • 石鼓 shí/dàn gǔ
    1.东周初秦国刻石。形略像鼓,共有十个,上刻籀文四言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2.鼓形大石。
  • 石铠 shí/dàn kǎi
    坚固的铠甲。
  • 石鼎 shí/dàn dǐng
    陶制的烹茶用具。
  • 石薪 shí/dàn xīn
    石炭。即煤。
  • 石镞 shí/dàn zú
    石制箭头。
  • 石蜠 shí/dàn jùn
    蟹的一种。
  • 石阙 shí/dàn què/quē
    1.石筑的阙。多立于宫庙陵墓之前,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 2.汉宫观名。
  • 石表 shí/dàn biǎo
    泰山没字碑的别名。
  • 石阻 shí/dàn zǔ
    因多石而形成险阻。亦指多石险阻之地。
  • 石菑 shí/dàn zī/zì/zāi
    堵塞决口立楗时所用的臿石。
  • 石邮 shí/dàn yóu
    见"石尤风"。
  • 石蜜 shí/dàn mì
    1.亦作"石密"。用甘蔗炼成的糖。 2.野蜂在岩石间所酿的蜜。 3.樱桃的别名。
  • 石鲸 shí/dàn jīng
    石雕的鲸鱼。
  • 石鼠 shí/dàn shǔ
    1.即鼫鼠。 2.蝼蛄的别名。
  • 石骨 shí/dàn gǔ/gū
    坚硬的岩石。
  • 石谼 shí/dàn hóng
    深壑;大谷。
  • 石阜 shí/dàn fù
    石山。
  • 石铓 shí/dàn máng
    见"石芒"。
  • 石蹬 shí/dàn dēng/dèng
    石级;石台阶。
  • 石萝 shí/dàn luó
    附生石上的女萝。
  • 石馆 shí/dàn guǎn
    亦作“石舘”。即 汉 代皇家藏书处 石渠阁 。后亦泛指国家藏书处。
  • 石苔 shí/dàn tái
    石上滋生的苔藓。
  • 石英 shí/dàn yīng
    矿物名。一般指低温石英,化学成分为sio_2。呈玻璃光泽,质地坚硬,摩斯硬度7。纯净石英无色透明,一般为乳白色。可用作玻璃原料、研磨材料、建筑材料等。
  • 石菌 shí/dàn jūn/jùn
    生在石上的菌类。灵芝的一种。
  • 石阑 shí/dàn lán
    见"石阑干"。
  • 石镫 shí/dàn dèng/dēng
    同"石蹬"。
  • 石马 shí/dàn mǎ
    石雕的马。古时多列于帝王及贵官墓前。
  • 石龙 shí/dàn lóng
    1.龙形的巨石。 2.蜥蜴的别名。 3.植物名。即荭草。
  • 石麻 shí/dàn má
    见"石脉"。
  • 石青 shí/dàn qīng
    1.蓝色的矿物质(蓝铜矿)颜料。多用于国画。 2.如同石青的一种蓝色。
  • 石衣 shí/dàn yī/yì
    苔藻。
  • 石铫 shí/dàn diào/tiáo/yáo
    陶制的小烹器。
  • 石鳞 shí/dàn lín
    1.河水流经石上激起的波纹。 2.碎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