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水” 词语大全
-
二水
èr shuǐ
1.指漳河上游的浊漳河﹑清漳河。 2.方言。比喻重复的或不新鲜的事物。 -
丹水
dān shuǐ
1.传说中的水名。 2.水名。在今河南沁阳县北。 -
上水
shàng/shǎng shuǐ
1.船逆流向上游航行。 2.加水。 -
下水
xià shuǐ
1.牲畜的内脏。 2.指坏人的心肠。 -
中水
zhōng shuǐ
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等,水质介于清洁水和污水之间。可以用来灌溉田地、冲洗厕所、回补地下水等。也叫再生水。 -
丰水
fēng shuǐ
1.大水。 2.古水名。在陕西省户县东南,注入渭水。 -
丽水
lì/lí shuǐ
1.古水名。 2.美好的水。 3.附着于水中。 4.金沙江流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北的一段,称丽水。 -
乐水
lè/yuè shuǐ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后因以指智者。 -
习水
xí shuǐ
谓熟习水性。 -
买水
mǎi shuǐ
古代粤地到河边汲水浴尸的丧俗。 -
乳水
rǔ shuǐ
1.钟乳洞所流的泉水。 2.水和乳交融,比喻融洽。 3.乳汁。 -
云水
yún shuǐ
1.云与水。 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 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 4.河流名。在今广东省乐昌县南境。 -
五水
wǔ shuǐ
古代对今武汉市以东,长江北岸支流巴水﹑蕲水﹑希水(今作浠水)﹑西归水(今倒水)﹑赤亭水(今举水)的总称。东晋﹑南朝时因属西阳郡,故称"西阳五水"。 -
伏水
fú shuǐ
1.指地下涌出的水。 2.泅水。 -
伊水
yī shuǐ
伊河。在河南省西部,源出栾川县伏牛山北麓,东北流,在偃师县杨村附近入洛河。 -
会水
huì/kuài shuǐ
会游泳:他从小就~。 -
传水
chuán/zhuàn shuǐ
谓计时器滴水。形容时光流逝。 -
伤水
shāng shuǐ
指牲口饮水不节而致病。 -
便水
biàn shuǐ
熟悉水性。 -
信水
xìn/shēn shuǐ
1.古代对立春后黄河水流的称呼。相传可以验证夏秋水势的大小。 2.指妇女月经。以其按月一至,准而有信,故名。 -
俞水
yú/yù/shù shuǐ
古河流名,一名宕渠水,即今四川南江及其下游渠江。古有賨族聚居水滨,善歌舞,汉《巴俞舞》即出于此。 -
修水
xiū shuǐ
长江中游支流,属鄱阳湖水系。源出幕阜山南麓,流经江西省西北部。长357千米。大部分河段可通航,建有拓林水电站。 -
停水
tíng shuǐ
1.积水;蓄水。 2.谓疾病引起体内积水,如水肿等。 3.停止供水。 -
健水
jiàn shuǐ
1.善于游泳。 2.犹激流。 -
八水
bā shuǐ
1.八川。《初学记》卷六引晋戴祚《西征记》:"关内八水,一泾,二渭,三灞,四浐,五涝,六潏,七沣,八滈。"唐骆宾王《帝京篇》诗:"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亦用来借指关中地区。 2.即八功德水。 -
养水
yǎng shuǐ
贮水。 -
内水
nèi/nà shuǐ
即涪江。四川省主要河流之一。 -
冲水
chōng shuǐ
1.重要水道。 2.逢到水道。 -
冷水
lěng shuǐ
①凉水:泼~ㄧ~浇头(比喻受到意外的打击或希望突然破灭)。②生水:喝~容易得病。 -
决水
jué shuǐ
1.谓河堤决口。 2.谓掘堤或开闸放水。 3.水名。源出河南省商城县之牛山,名牛山河。东北流经固始县东南,名史河。又东至安徽省霍丘县界入淮。 -
净水
jìng/chēng shuǐ
对受污染不符合生活和使用要求的水,进行杀菌、澄清、去色、消毒和消除放射性沾染能作业的统称。 -
凉水
liáng/liàng shuǐ
①温度低的水。②生水。 -
凫水
fú shuǐ
1.亦作"鳬水"。 2.泅水。游水。 -
凶水
xiōng shuǐ
古代水名。 -
出水
chū shuǐ
1.水自内出。 2.出自水中。 3.指战争中失利的一方,从被围困的城中或阵地突围出走。 4.指出去的道路。 5.旧指妓女脱籍从良。 -
击水
jī shuǐ
①拍打水面:举翼~。②指游泳。 -
分水
fēn/fèn shuǐ
以江河作为地区的分界。 -
刮水
guā shuǐ
1.指风吹动水面。 2.戽水。指用戽水机以提斗汲水。 -
勺水
sháo shuǐ
一勺水。指少量的水。语本《礼记.中庸》:"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
匜水
yí shuǐ
以匜盛水。亦指匜中的水。 -
升水
shēng shuǐ
外汇市场上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的差额。远期外汇的一种标价方式。采用直接标价的外汇市场,即期汇率的数字加上升水数字,即得远期汇率的实际价格;采用间接标价的外汇市场,从即期汇率的数字减去升水数字,即得远期汇率的实际价格。商品交易中现货与期货之间的价格差额,也称“升水”。 -
卤水
lǔ shuǐ
1.含盐量大的海水。 2.制盐沥下的苦水。 -
卫水
wèi shuǐ
古水名。源出河北灵寿县(今正定县)东北。 -
县水
xiàn/xuán shuǐ
瀑布;悬泉。 -
去水
qù shuǐ
兑换银钱时,对劣质银币打的折扣。参见"毛水"。 -
反水
fǎn shuǐ
〈方〉①叛变。②反悔;变卦。 -
发水
fā/fà shuǐ
闹水灾。 -
取水
qǔ shuǐ
1.古代一种祭祀的礼仪。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语本《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汉郑玄注:"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 2.壮族斋祭死者的一种礼仪。 -
口水
kǒu shuǐ
唾液的通称:流~。 -
吃水
chī shuǐ
指船体在水面以下的深度。在船舶的首垂线、尾垂线处的吃水分别称首吃水、尾吃水,一般尾吃水大于首吃水。首、尾吃水的平均值称平均吃水。 -
吊水
diào shuǐ
1.慰问水灾的受害者。 2.用水桶打水。 -
名水
míng shuǐ
犹名川。指大的江河。 -
含水
hán shuǐ
产生或保持水;充满、渗透水;水可以渗透。如:含水层。如:含水量。 -
呪水
zhòu shuǐ
古代筮术之一。对水行咒作法,据说饮之能治病祛邪。 -
堤水
dī shuǐ
古代传说中的水名。 -
咸水
xián shuǐ
含盐分的水。 -
喝水
hē/hè/yè shuǐ
呵令流水。形容勇猛。 -
喷水
pēn shuǐ
1.用细蒙蒙的水雾喷(如温室),往往从置于头顶上的喷雾系统向下喷,主要为了有助于保持湿度。 2.围堰或堤防的故障,因而导致水通过该结构或在其下面突然涌入。 -
回水
huí shuǐ
1.水受到障碍物、反向流或潮流的影响而上溯或倒流。如:淹回水而凝滞。——《楚词·屈原·涉江》。2.(例如在下水道或河漕中)纸机网部排出的废水,其中含有细小纤维及其他化产药品。 -
圣水
shèng shuǐ
宗教信徒及民间迷信用以降福﹑驱邪﹑治病的水。 -
坏水
huài/pēi/pī/péi shuǐ
〈方〉(~儿)比喻狡诈的心计;坏主意:一肚子~。 -
垂水
chuí shuǐ
1.瀑布。 2.薇的别名。 -
墨水
mò shuǐ
1.墨汁。 2.写字用的各种颜色的水。 3.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
壅水
yōng shuǐ
因水流受阻而产生的水位升高现象。如在河流中建造闸﹑坝或桥墩,或有冰凌阻塞时,均能引起壅水。又如两河流汇合相通,一河盛涨时,则在另一河中也会引起壅水。 -
备水
bèi shuǐ
防备水患。 -
外水
wài shuǐ
1.水名。指长江流经四川旧彭山县的一段。 2.水名。旧彭山县,汉称武阳。彭亡聚亦称彭亡。 3.水名。四川以涪江为内水,岷江为外水。 4.犹外乡。 5.犹外快。 -
大水
dà shuǐ
1.洪水;水灾。 2.指大海或大河。 -
失水
shī shuǐ
1.谓鱼﹑龙等离开河海﹐失所凭依。 2.医学上谓因呕吐﹑腹泻等使人体失去大量水分的现象。 -
头水
tóu/tou shuǐ
1.谓质量最好的。 2.谓次序在第一的。 3.指最先的好处。 4.指新器物首次使用。 5.第一次下水洗的。 6.指头遍浇地的水。 -
奇水
qí/jī shuǐ
谓无云而降之雨。 -
奔水
bēn shuǐ
复姓。相传神农娶奔水氏女为妃。见《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七。 -
奥水
ào shuǐ
古水名。在今河南省泌阳﹑遂平县境。 -
奶水
nǎi shuǐ
乳汁。 -
嫩水
nèn shuǐ
指春水。 -
定水
dìng shuǐ
佛教语。澄静之水。喻禅定之心。 -
客水
kè shuǐ
不按汛期暴涨的河水。 -
富水
fù shuǐ
唐代酒名。 -
寒水
hán shuǐ
1.凉水。 2.常指清冷的河水。 -
寿水
shòu shuǐ
指寿酒。 -
小水
xiǎo shuǐ
1.小水流。 2.小水灾。 3.指较大的内陆湖。因小于大海﹐故称。 4.指小水池。 5.平时每日一次的潮汛。 6.中医学用以称小便。 -
尺水
chǐ shuǐ
小股水流;浅水。 -
尾水
wěi/yǐ shuǐ
1.在尾水渠道中的水。2.在水坝或水力开发厂的出水。 -
山水
shān shuǐ
1.山与水。 2.泛指有山有水的风景。 3.山水画的简称。 4.山中之水。 5.犹山野。 -
川水
chuān shuǐ
江河之水。 -
布水
bù shuǐ
瀑布。 -
希水
xī shuǐ
古水名。在今湖北武汉市以东。 -
平水
píng shuǐ
1.平治水利。 2.指银子的标准成色。 3.集市名。在浙江绍兴东南,傍平水溪。唐时已成市,见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附近盛产茶,名为"平水茶"。 4.旧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的别称,以城西南有平水支流得名。金元时称平阳所刻书籍为"平水板"。 -
废水
fèi shuǐ
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对本生产过程没有用的液体。也叫废液。参看〖三废 〗。 -
开水
kāi shuǐ
煮沸的水。 -
异水
yì shuǐ
1.奇特的水流。指风景独特。 2.指大海。 -
弄水
nòng/lòng shuǐ
1.在水上作竞技表演。 2.游泳。 -
引水
yǐn shuǐ
1.引导水流。 2.引导船舶进出港口或在内海﹑江河一定区域内航行的专职人员。 -
强水
qiáng/qiǎng/jiàng shuǐ
即镪水。强酸的俗称。 -
徒水
tú shuǐ
白水,洁净的水。 -
御水
yù shuǐ
宫禁中的河水。 -
德水
dé shuǐ
1.黄河的别名。 2.佛教语。谓功德水。 -
心水
xīn shuǐ
1.佛教语。谓能如实反映事物之心。 2.中医名词。指一种水肿病。 -
怕水
pà shuǐ
因见水而惧怕,尤指怕落入水中。 -
怒水
nù shuǐ
湍急的水流。 -
急水
jí shuǐ
指常水或酸性水。 -
恶水
è/wù/ě/wū shuǐ
污水,脏水。 -
悬水
xuán shuǐ
1.瀑布。 2.浮水。 -
慢水
màn shuǐ
指碱性水或含有某些重金属离子的水。参见"急水"。 -
意水
yì shuǐ
佛教语。谓禅定时心意寂静,湛然如水。 -
慧水
huì shuǐ
佛教语。谓智慧如水,能洗涤一切烦恼污垢。 -
戏水
xì/hū shuǐ
在水上嬉戏。 -
戗水
qiāng/qiàng shuǐ
逆水。逆着水流的方向。 -
戽水
hù shuǐ
汲水灌田。 -
打水
dǎ shuǐ
1.汲水或取水。 2.用手或脚轻轻溅水、玩水。 -
扬水
yáng shuǐ
用泵抽水。如:扬水站。 -
折水
zhē/zhé/shé shuǐ
回旋的流水。借指产珠玉之处。语出《淮南子.墬形训》:"水员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 -
抗水
kàng shuǐ
防止水的作用和水的进入。 -
抢水
qiǎng/qiāng/chēng shuǐ
竞渡。 -
押水
yā shuǐ
水路运输的押运人。 -
抽水
chōu shuǐ
通过水泵将水从低处吸到高处。 -
拟水
nǐ shuǐ
古代祭祀仪式中模拟盥洗的动作。 -
排水
pái shuǐ
1.排除地 [表]面过剩的水到指定的方向或小河或到一个出口。 2.由积水的汽缸、空气罐或漏水的浮体排空积水。 -
探水
tàn shuǐ
探测水的深浅。 -
摄水
shè/niè shuǐ
引水。 -
摇水
yáo shuǐ
瑶浆。 -
撩水
liāo/liáo shuǐ
谓家禽交配。 -
放水
fàng shuǐ
指体育比赛中串通作弊,一方故意输给另一方。 -
救水
jiù shuǐ
古代迷信,遇水灾时,必击鼓祈祷,激发阳气以救治,称"救水"。 -
散水
sàn/sǎn shuǐ
1.房屋等建筑物周围用砖石或混凝土铺成的保护层,宽度多在一米上下,作用是使雨水淌远一点然后渗入地下,以保护地基。 2.书法术语。谓"氵"。 -
敦水
dūn/duì shuǐ
水名。 -
春水
chūn shuǐ
诗集。冰心作。1930年出版。收小诗一百八十二首,以及《迎神曲》等抒情诗三十六首。诗作表现诗人对人生的探索,对友谊、爱情的遐想,对光明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语言典雅,风格柔美,富有哲理意味。 -
斗水
dǒu/dòu shuǐ
少量之水,亦喻指少量的资助。语出《庄子.外物》:"﹝鲋鱼﹞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断水
duàn shuǐ
1.切水。 2.断绝水源。 3.谓水源断绝。常指自来水供应不上。 4.古宝剑名。 -
新水
xīn shuǐ
1.新汲之水。 2.春水。 -
方水
fāng shuǐ
方折的水流。传说方折之水其下有玉。 -
早水
zǎo shuǐ
头水。指事物最早出现者。 -
时水
shí shuǐ
应时的雨水。 -
明水
míng shuǐ
古代祭祀所用的净水。 -
易水
yì shuǐ
1.水名。在河北省西部。源出易县境,入南拒马河。荆轲入秦行刺秦王,燕太子丹饯别于此。 2.以指代荆轲。 3.指《易水歌》。 -
柴水
chái shuǐ
打柴汲水。 -
智水
zhì shuǐ
1.《论语.雍也》:"知者乐水。"谓智者达于物理,周流不滞,故乐水。"智水"为对水的一种美称。 2.灌顶之水。谓佛教密宗弟子入门时,本师用以灌洒头顶,以明诸佛护念的净水。见唐一行《大日经疏》卷八。亦泛指智慧。智慧能除无明火与热恼,故称"智水"。 -
暗水
àn shuǐ
伏流。潜藏不显露的水流。 -
暴水
bào shuǐ
1.洪水。 2.暴发洪水。 -
曲水
qū/qǔ shuǐ
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 -
月水
yuè shuǐ
即月经。 -
杅水
yú/wū shuǐ
犹杯水。 -
束水
shù shuǐ
1.带状的水流。 2.控制水势;约束水势。 -
杯水
bēi shuǐ
1.一杯水。 2.比喻微薄。参见"杯水之谢"。 -
枕水
zhěn shuǐ
靠近水边;偃伏水上。 -
枝水
zhī/qí shuǐ
犹支流。 -
枧水
jiǎn shuǐ
用竹枧通水。 -
枯水
kū shuǐ
指长期无雨,造成江湖流量减少,水位下降的现象。此时,江湖水源主要靠地下水补给,径流往往很小,如久旱无雨,会出现干涸现象。 -
根水
gēn shuǐ
复姓。 -
桃水
táo shuǐ
1.指春水。 2.水名。 -
楚水
chǔ shuǐ
1.水名。一名乳水。即今陕西省商县西乳河。 2.泛指古楚地的江河湖泽。 -
止水
zhǐ shuǐ
静止的水。 -
河水
hé shuǐ
1.指黄河之水。 2.专指黄河。 3.指河神。 -
流水
liú shuǐ
①流动的水,比喻接连不断:~作业。②指商店的销货额:本月做了十五万元的~。 -
死水
sǐ shuǐ
滞积而不流动的水。 -
毛水
máo shuǐ
1.谓皮毛表面。 2.妓院仆役。 3.旧时兑换金银﹐因含有杂质而按比率予以扣除的部分。 -
氨水
ān shuǐ
氨气的水溶液。无色,有氨的强烈刺激臭味。呈弱碱性。将氨通入水中制得。重要的化学试剂;20%的稀氨水农业上用作速效肥料。低浓度氨水可用于治疗昏厥和作外用消毒药等。 -
汁水
zhī shuǐ
汁液,汤水。 -
汇水
huì shuǐ
汇费。 -
汉水
hàn shuǐ
亦称“汉江”。长江中游支流。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湖北两省,于武汉注入长江。长1577千米,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在长江支流中居第二。水量丰富,年际变化较大。长江支流中最重要的水运干线。干流上建有丹江口、安康等水电站。 -
江水
jiāng shuǐ
即长江。 -
汗水
hàn/hán shuǐ
汗(指较多的):~湿透衣衫。 -
汤水
tāng/shāng shuǐ
1.热水;开水。 2.连汤带水的食物。 3.比喻财产。 -
污水
wū shuǐ
一般指外观不洁的水。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参见“废水”。 -
汽水
qì shuǐ
一种清凉饮料。其中含有二氧化碳,配有适量的糖﹑柠檬酸﹑香精﹑食用色素等。 -
沈水
shěn/chén shuǐ
1.亦作"沉水"。 2.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蜜香沉香》:"此八物同出于一树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与水面平者为鸡骨香。"后因以"沉水"借指沉香。 3.没入水中。 -
沙水
shā/shà shuǐ
1.沙滩上的水。 2.沙与水。 -
没水
méi/mò shuǐ
1.潜水。 2.沉入水中;淹在水中。 -
沥水
lì shuǐ
降雨之后,留在地面上的积水:这里地势低洼,~常淹庄稼。 -
沫水
mò shuǐ
古水名。即今四川省大渡河。 -
油水
yóu shuǐ
①饭菜里含的脂肪质:这碗面油水很重。②比喻分外的或不正当的收入:清水衙门,没有油水。 -
沸水
fèi shuǐ
滚水;开水。 -
沶水
yí/chí shuǐ
水名。在今湖北省保康﹑南漳﹑宜城一带。 -
治水
zhì shuǐ
整治水利,疏通江河,避免泛滥成灾。 -
泅水
qiú shuǐ
游水。 -
泉水
quán shuǐ
从地下流出来的水。 -
泄水
xiè/yì shuǐ
古水名。沘水(今淠河)的分支。沘水流至今安徽省六安县西南分出泄水,北经芍陂西,再注入沘水。泄水故道的一部分即今汲河河道。 -
泔水
gān shuǐ
淘米、洗菜、洗刷锅碗等用过的水。有的地区叫潲水。 -
法水
fǎ shuǐ
1.佛教语。指佛法。谓佛法能消除心中烦恼,犹如水能洗涤污垢,故称。 2.道士﹑巫师自诩能除病驱邪的水。 -
泛水
fàn shuǐ
1.古水名。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久湮。 2.古水名。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从古济水分出,东北流至定陶县北。注入古菏泽。久湮。 -
波水
bō shuǐ
水波。 -
泥水
ní/nì shuǐ
1.带泥土的水。 2.指建造房屋。 -
泪水
lèi shuǐ
眼泪。 -
泮水
pàn shuǐ
古代学宫前的水池,形状如半月。《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毛传:"泮水﹐泮宫之水也。"郑玄笺:"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后多以指代学宫。宋苏轼《答临江军知军启》:"泮水政成﹐缪膺桑梓之敬;海邦画诺﹐又观枳棘之栖。"王闿运《湘潭县学附生王君之碑》:"执经庠序﹐思乐泮水。"一说﹐泮水为鲁境内的河流名﹐"泮宫"为建造在泮水边的鲁侯之宫﹐非学宫。参见"泮宫"。 -
泰水
tài shuǐ
岳母的别称。 -
泾水
jīng shuǐ
渭河的支流,在陕西省中部。也称泾河。 -
洄水
huí shuǐ
回旋的水流。 -
洁水
jié shuǐ
清水。 -
洑水
fú/fù shuǐ
在水里游:~过河。 -
洛水
luò shuǐ
1.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洛河。 2.古水名。一名北洛水。即今陕西省北洛河。 3.古水名。即雒水。今四川省沱江诸源之一。 4.古水名。一名洛涧。即今安徽省洛河。 -
洚水
jiàng shuǐ
洪水。 -
洧水
wěi shuǐ
1.古水名。即今双洎河。源出今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自长葛县以下,故道原经鄢陵﹑扶沟两县南,至西华县西入颍水。北宋时为丰富蔡河水量以资漕运,自长葛县东南引洧水经鄢陵﹑扶沟两县北,东汇蔡河。元时因蔡河为黄河所夺而改入贾鲁河。明时又名双洎河。 2.古水名。在今陕西省延长县一带。此水中有石油成分,可以燃烧。 -
洪水
hóng shuǐ
河流因大雨或融雪而引起的暴涨的水流:~泛滥。 -
活水
huó shuǐ
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挖条渠把~引进湖里。 -
洱水
ěr shuǐ
1.古水名。源出今河南省内乡县熊耳山,东南流注于淯水。 2.即洱海。 -
洼水
wā shuǐ
停积的水。 -
浆水
jiāng/jiàng shuǐ
1.水或其他食物汤汁。 2.一种饮料。类似米酒而味酸。又名酸浆。 -
浇水
jiāo shuǐ
1.用水浇灌。如:给花浇水。2.使缓和,使冷静些。如:我刚一开口说话,他就往我头上浇水。 -
浅水
qiǎn/jiān shuǐ
1.水深小到河底地形能影响表面波的水体。2.深度较小的水或浅滩上的水。 -
浙水
zhè shuǐ
即浙江。 -
浑水
hún shuǐ
浑浊不清的水。比喻龌龊的处境。 -
浣水
huàn shuǐ
指浣纱溪。 -
浮水
fú shuǐ
在水里游。 -
浴水
yù shuǐ
指游泳。 -
海水
hǎi shuǐ
1.来自海中的水。 2.海洋中的水。 3.海。 -
浸水
jìn shuǐ
灌溉之水。 -
涀水
xiàn shuǐ
古水名。 -
涑水
sù shuǐ
指宋司马光。司马光为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故称。 -
涎水
xián shuǐ
口水。 -
煞水
shā/shà shuǐ
去湿气。 -
涔水
cén shuǐ
指雨后积水。 -
涨水
zhǎng/zhàng shuǐ
水位上涨。如:几天暴雨,小河开始涨水。 -
涵水
hán shuǐ
含水。 -
淘水
táo shuǐ
谓捕鱼。 -
淡水
dàn shuǐ
1.含盐分极少的水。 2.见"淡水交情"。 -
淫水
yín shuǐ
泛滥溢流的大水。 -
清水
qīng shuǐ
1.澄澈的水;白水。 2.喻洁净的地方。 3.谓物品质量纯净无杂。 4.谓妇女操行贞洁。 5.特指口水。 -
渊水
yuān shuǐ
深潭;深潭之水。 -
渍水
zì shuǐ
[地面等]积水。如:麦田里渍水。 -
渌水
lù shuǐ
1.清澈的水。 2.古曲名。 -
渗水
shèn shuǐ
1.给股本以不实际的帐面值的,虚假的或夸大的资产账目。2.渗出一些东西∶从(如树中)破裂表面渗出水分或树液。 -
渠水
qú/jǔ shuǐ
1.指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 2.沟渠中的水。 -
温水
wēn shuǐ
不冷不烫的水。 -
游水
yóu shuǐ
1.人或动物在水中游动。 2.超出某一平面的水。 3.复姓。汉代有游水发根。见《史记.封禅书》。 -
湘水
xiāng shuǐ
即湘江。 -
湍水
tuān shuǐ
急而萦回的水。 -
湟水
huáng shuǐ
黄河上游支流。源于青海包呼图山,在甘肃境内入黄河。长374千米。其谷地为青海省主要农业区,中国内地进入西藏的重要通道。 -
溅水
jiàn/jiān shuǐ
相互浇水或轻轻玩水。如:看孩子们在雨水坑里溅水嬉戏。 -
湫水
qiū/jiǎo shuǐ
潭水。 -
溜水
liū/liù shuǐ
屋檐水。 -
溪水
xī shuǐ
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 -
滀水
chù/xù shuǐ
1.蓄积的水。 2.湍急的水。 -
溺水
nì/niào shuǐ
指人淹没于水中,因大量的水或泥沙、杂物等经口鼻灌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引起窒息,缺氧,心跳、呼吸停止和昏迷的现象。发现溺水者应即救护,清除口鼻内泥沙或污物,恢复呼吸道通畅,如腹部膨隆者,应倒水。如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同时急送医院。 -
滚水
gǔn shuǐ
正在开着的或刚开的水。 -
滑水
huá shuǐ
用滑水板在水面上滑行,尤其作为一种运动。 -
滞水
zhì shuǐ
在水道中不动的死水。 -
滴水
dī shuǐ
1.滴注漏壶之水。 2.谓房檐。 3.傣族风俗。用器皿盛水往下滴,表示祝福。 4.中式瓦名。一端有下垂的边,盖房时置于檐口。 -
漏水
lòu shuǐ
漏壶所漏下的水。 -
漕水
cáo shuǐ
1.即漕河。 2.漕河的水。 -
潜水
qián shuǐ
1.潜藏在水中。 2.在水面以下活动。 3.潜藏在地面下第一个隔水层上的地下水。 -
潘水
pān shuǐ
淘米水。 -
潦水
lǎo/lào/liáo shuǐ
雨后的积水。 -
潮水
cháo shuǐ
海洋及沿海江河中受潮汐影响而定期涨落的水流。 -
潲水
shào shuǐ
泔水。 -
潴水
zhū shuǐ
蓄水。 -
潭水
tán shuǐ
即水潭。 -
澧水
lǐ shuǐ
长江中游支流,属洞庭湖水系。源出桑植县北,流经湖南省西北部。长388千米。可通航。 -
澄水
chéng shuǐ
清澈而不流动的水。 -
激水
jī shuǐ
湍急的水流。 -
瀑水
pù/bào shuǐ
谓瀑布。 -
灓水
luán/luàn shuǐ
渗漏入地下的水流。 -
灵水
líng shuǐ
有奇特药效的水。 -
点水
diǎn shuǐ
1.一触着水面即起。 2.点滴之水,少量之水。 3.汉字偏旁名,形状为"氵"。俗称三点水。 4.方言。做引线,指点。 -
烟水
yān shuǐ
雾霭迷蒙的水面。 -
热水
rè shuǐ
1.沸水或温度曾达到沸点的水。 2.温水。 3.水名。在今河北省蔚县西。 -
熟水
shú shuǐ
1.开水。 2.一种用植物或其果实作原料煎泡而成的饮料。 -
爱水
ài shuǐ
1.爱惜水。 2.佛教语。指因爱欲而产生的津液﹑眼泪之类。 3.比喻情欲。 -
狄水
dí shuǐ
河流名。 -
狂水
kuáng shuǐ
1.传说中的河名。 2.喻酒。 -
猪水
zhū shuǐ
犹潴水。蓄聚水流。 -
玄水
xuán shuǐ
1.传说中的北方水名。 2.泛指北方之水。 3.犹清水。 -
玉水
yù shuǐ
1.产玉的水。 2.水的美称。 3.水名。在山东历城南,源于泰山朗公谷,流经玉符山,名玉水。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 4.水名。在湖南湘阴北,源于玉笥山。参阅《嘉庆一统志.长沙府一》。 5.纸名。 -
王水
wáng shuǐ
由一体积浓硝酸和三体积浓盐酸混合而成的溶液。呈黄色。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能溶解金、铂。不稳定,应随用随配。冶金工业中常用作溶剂。 -
环水
huán shuǐ
1.谓四周以水环绕。 2.古水名。 -
理水
lǐ shuǐ
治水。 -
瑶水
yáo shuǐ
1.即瑶池。 2.形容冰雪覆盖的河流。 -
璧水
bì shuǐ
1.指太学。 2.泛指读书讲学之处。 3.砚名。以砚圆如璧,外环以水,故名。 -
甜水
tián shuǐ
1.有甜味的水。 2.特指甜味饮料。 3.比喻幸福的日子或美好的生活环境。 -
甘水
gān shuǐ
1.质味美好的水。 2.传说中的水名。参见"甘渊"。 -
生水
shēng shuǐ
1.指有利于攻守进退的河流。 2.未经烧开的水。 3.河流名。 -
申水
shēn shuǐ
商业用语。旧时两种价格不同的货币互相交换时,由一方加价给他方作为补贴称"申水"。 -
画水
huà shuǐ
1.划水。 2.以水为题材作画。 3.指以水为题材的图画。 4.民间的一种迷信活动。迷信职业者口念咒语,手指画碗里的水,画后,水给病家饮服治病。 -
痴水
chī shuǐ
佛教语。指愚痴烦恼。 -
癸水
guǐ shuǐ
1.妇女月经。 2.漓江的别称。 -
白水
bái shuǐ
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杨伯峻注:"'有如白水'即'有如河'﹐意谓河神鉴之﹐《晋世家》译作'河伯视之'是也。"后遂用作誓词﹐表示信守不移。 2.泛指清水。 3.白开水的简称。 4.水名。源出湖北省枣阳市东大阜山﹐相传汉光武帝旧宅在此。 5.水名。神话传说中源出昆仑山的一种河流。相传饮之可以不死。 -
皇水
huáng shuǐ
传说中的水名。 -
盐水
yán shuǐ
1.含盐的水:尤指含氯化钠、硫酸钠和硫酸镁的矿质水。 2.一种腌泡汁,通常含有醋或酒、油、香辛料与芳香药草,用以浸渍食物(如肉或鱼)以便加重味道。 3.用普通食盐饱和的或浸浓的水,由氯化氢溶于水生成。 -
盘水
pán shuǐ
1.盘中之水。指静止的水。 2.《汉书.贾谊传》:"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剑,当以自刎也。或曰,杀牲者以盘水取颈血,故示若此也。"后因以"盘水"指处死。 -
真水
zhēn shuǐ
指道家炼丹所用的水银。 -
眼水
yǎn shuǐ
1.眼泪,泪水。 2.方言。眼光;眼力。 -
石水
shí/dàn shuǐ
1.矿泉水。亦泛指泉水。 2.水气病的一种。 -
矾水
fán shuǐ
1.见"矾山水"。 2.溶明矾的水。 -
砌水
qì/qiè shuǐ
滴在台阶上的雨水。 -
砚水
yàn shuǐ
砚池中用以磨墨的水。 -
硬水
yìng shuǐ
含有某些盐类,例如钙盐或镁盐的水,这些盐在锅炉里会生成不溶性沉积物。 -
碧水
bì shuǐ
绿水。 -
碱水
jiǎn shuǐ
1.亦作"鹻水"。 2.含有盐分的水。 -
神水
shén shuǐ
1.古指有神奇功效的灵水。 2.唾液的别称。 -
祸水
huò shuǐ
比喻引起祸患的人或事。 -
祻水
gù shuǐ
祸水。 -
禁水
jīn/jìn shuǐ
指经常不能通行的河流。 -
福水
fú shuǐ
酒的别名。 -
秋水
qiū shuǐ
散文篇名。载于《庄子》。文中以寓言的形式,写河伯(黄河水神)为自己所居的黄河“泾流之大”而沾沾自喜,后见到大海的辽阔,才望洋兴叹,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文章指出天地无穷无尽,而个人的知识、作为则是有限的,给人以学无止境的启迪。 -
秘水
mì/bì shuǐ
唐代称秘书省中的茶水。 -
秤水
chèng shuǐ
1.鱼跃水面之称。旧俗认为是涨水之兆。 2.每年旧历元旦至十二日﹐汲水秤其轻重﹐以卜一年旱涝或丰歉。 -
积水
jī shuǐ
1.聚水。 2.指积聚的水。 3.指江海﹑湖泊或池沼。 -
稍水
shāo/shào shuǐ
撑船的人。 -
稚水
zhì shuǐ
细小的水流。 -
空水
kōng/kòng/kǒng shuǐ
天空和水色。 -
笕水
jiǎn shuǐ
用笕所引的水。 -
符水
fú shuǐ
巫师道士以符箓焚化于水中﹐或直接向水画符诵咒﹐迷信者以为可以辟邪治病。 -
箭水
jiàn shuǐ
漏壶的水。古代漏箭随着漏壶滴下的水在受水壶中上浮以指示时辰。 -
羊水
yáng/xiáng shuǐ
使胚胎悬浮在羊膜里的浆液。 -
糖水
táng shuǐ
一种又浓又粘的糖和水的浓缩溶液(有的还加放香精)。 -
素水
sù shuǐ
白水;清水。 -
絶水
jué shuǐ
1.横渡江河。 2.断流。 -
緑水
lǜ/lù shuǐ
1.碧绿的水。 2.古舞曲名。一名"渌水"。 -
经水
jīng shuǐ
1.源出于山而入海之水;水的主流。 2.指妇女月经。 -
给水
gěi/jǐ shuǐ
供应生产或生活用水。 -
缩水
suō/sù shuǐ
1.缩减水流。 2.指新的织物或衣服等浸水之后缩短长度。 -
缺水
quē shuǐ
生物体缺少水分或水源短缺。 -
耍水
shuǎ shuǐ
方言。玩水;游泳。 -
耐水
nài shuǐ
经得起水浸而不易腐烂。 -
肥水
féi shuǐ
〈方〉含有养分的水;液体肥料:~不流外人田(比喻好处不能让给别人)。 -
肾水
shèn shuǐ
1.即肾脏。中医以五行之说释五脏﹐肾属水﹐故称。中医亦以指肾中所藏的阴精。 2.中医病名。 -
胆水
dǎn shuǐ
古称含胆矾的水﹐用以炼铜。 -
胶水
jiāo shuǐ
(~儿)粘东西用的液体的胶。 -
脂水
zhī shuǐ
1.旧指妇女盥洗后的剩水。 2.即石油。 3.人体某部组织溃疡时分泌的汁液。 -
脏水
zàng/zāng/zǎng shuǐ
肮脏不洁的水。 -
脱水
tuō shuǐ
1.病名。在严重呕吐﹑腹泻或大量出汗﹑出血的情况下﹐人体中的液体大量减少。其症状是口渴﹑皮肤干燥﹑眼球凹陷﹑尿量减少等。 2.物质失去水分。如结晶体失去结晶水﹐化合物中失去与水相当的氢氧原子等。 3.一种降低物料中水分的作业。有专用的脱水机械﹐如离心脱水机﹑浓缩机﹑过滤机﹑干燥机等。风干也是脱水的一种方法。 -
脸水
liǎn shuǐ
洗脸水。 -
腑水
fǔ shuǐ
腐水﹐臭水。腑﹐通"腐"。 -
腹水
fù shuǐ
腹腔内因病积聚的液体,心脏病、肾炎、肝硬变等疾病都能引起腹水。 -
腾水
téng shuǐ
蒸腾的水气。 -
节水
jié shuǐ
节约用水。 -
花水
huā shuǐ
农历二﹑三月间桃花开放时盛涨的河水。即桃花水。 -
苕水
tiáo/sháo shuǐ
1.水名。在今陕西省境内。 2.水名。在今浙江省境内。 -
苦水
kǔ shuǐ
①因含有硫酸钠、硫酸镁等矿物质而味道苦的水。②因患某种疾病而从口中吐出的苦的液体,通常是消化液和食物的混合物。③比喻心中藏的痛苦:在控诉大会上倒~。 -
若水
ruò shuǐ
古水名。即今雅砻江。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古时亦称若水。 -
茶水
chá shuǐ
泛指饮用的茶或开水。 -
荥水
xíng/yíng shuǐ
1.小水。 2.水名。 -
药水
yào shuǐ
液态的药。 -
菊水
jú shuǐ
水名。在今河南省内乡县。传说饮其水可长寿。 -
萍水
píng shuǐ
萍草随水漂泊。因其聚散无定,故以喻人之偶然相遇。 -
菽水
shū shuǐ
豆与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语出《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后常以"菽水"指晚辈对长辈的供养。 -
落水
luò/là shuǐ
1.掉在水中。 2.指下水。 3.比喻失去权势。 4.比喻沦落﹑堕落。 5.指檐水落下的地带。 -
蓄水
xù shuǐ
1.为了灌溉、水力发电、防汛或类似的用途而将水拦蓄起来。2.储存水。如:山坡上建池蓄水。 -
薪水
xīn shuǐ
指俸给,原意为供给打柴汲水等生活费用。现称“工资”:今日发薪水|薪水菲薄。 -
蛟水
jiāo shuǐ
洪水。古人以为蛟所发﹐故称。 -
蜜水
mì shuǐ
蜜汁;糖水。 -
螽水
zhōng shuǐ
虫灾及水灾。 -
血水
xuè/xiě shuǐ
1.指血液。 2.含血的水。 -
行水
xíng/háng shuǐ
1.行于水上。 2.流动的水;水流。 3.使水流通;治水。 4.谓用水洁身以祈佛。 5.方言。指水路口的过路费﹑买路钱;亦指正当的税收﹑养路费。 -
衡水
héng shuǐ
古水名。浊漳水的一段。 -
补水
bǔ shuǐ
由于货币成色﹑价值的不等,兑换时给予一定的贴补费,谓之补水。 -
被水
bèi shuǐ
遭水灾。 -
覆水
fù shuǐ
已倒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 -
解水
jiě/jiè/xiè shuǐ
熟识水性。 -
试水
shì shuǐ
1.尝试品味茶水。 2.试探水的深浅缓急。 -
请水
qǐng shuǐ
旧时的一种迷信活动。由巫师装神弄鬼﹐替病家祈求治病的神水。 -
诸水
zhū shuǐ
1.各条水流。 2.各样的水。 -
谷水
gǔ/gǔ/yù shuǐ
1.山沟中时断时续的流水。 2.指谷间的流水。 3.松江的别名。 -
负水
fù shuǐ
1.提水;担水。 2.游水。 -
败水
bài shuǐ
航海遭遇不幸之称。 -
贪水
tān shuǐ
1.贪泉之水。 2.佛教语。谓贪爱之情能吸引物,又滋长恶法如水。 -
贴水
tiē shuǐ
1.贴着或贴近水面。 2.调换票据或兑换货币时,因比价的不同,比价低的一方补足一定的差额给另一方。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