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进贤退愚 jìn xián tuì yú

解释:进用贤能,黜退愚懦。

出处:进贤退愚,蛮夷率服。 — 宋·苏轼《贺正表》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任用人才

接龙:愚戆窳惰

相关:

  • 出处进退 - 指出仕或隐退。
  • 回旋进退 - 回旋:盘旋,转动;进退:前进和后退。在前进和后退过程中转动。比喻事情可以变通。
  • 进善退恶 - 进用贤善,黜退奸恶。
  • 进荣退辱 - 以仕途的进升为光荣、降职为耻辱。
  • 进贤黜佞 - 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 进退可否 - 指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 进退可度 - 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同“进退有度”。
  • 进退唯谷 - 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同“进退维谷”。
  • 进退惟咎 - 指进退两难而动辄得咎。
  • 进退惟谷 - 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同“进退维谷”。
  • 进退损益 - 指增减变动。
  • 进退有常 - 常:规律。前进和后退都有规律。
  • 进退有度 - 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 进退有节 - 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 进退荣辱 - 指仕途的迁升或降职,荣耀或耻辱。
  • 进退裕如 - 指前进和后退均从容不费力。
  • 进退触篱 - 前进后退都有障碍,指进退两难。同“进退触籓”。
  • 进道若退 -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选贤进能 - 进:推荐。选拔推荐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 颐指进退 - 颐指:用面部表情来指挥人。形容指挥别人时态度傲慢。

详解

成语“进贤退愚”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拼音:
- 读音:jìn xián tuì yú
2. 含义:
- “进贤退愚”意指进用有才能和贤德的人,而斥退那些愚笨无能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选拔和任用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无才无能者的淘汰。
3. 出处:
- 该成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贺正表》,其中有“进贤退愚,蛮夷率服”的表述。
4. 用法:
- “进贤退愚”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通常用于描述任用人才的情境。
5. 结构与词性:
- 这是一个由两个动宾短语组成的并列结构成语。“进贤”即选拔贤能,“退愚”即斥退愚者。“进”和“退”在这里作为动词,分别表示任用和斥退;“贤”和“愚”则作为名词,代表贤能之人和愚笨之人。
6. 相关词汇与近反义词:
- 相关词汇可能包括“选贤任能”、“任人唯贤”等,强调选拔和任用贤能的重要性。
- 近义词可能包括“举贤使能”、“选贤与能”等。
- 反义词可能包括“任人唯亲”、“庸碌无为”等,表示不按照才能和德行来选拔人才。
7. 示例与应用:
- 示例句子:“一个明智的领导者应该懂得进贤退愚,这样才能确保团队的持续发展和高效运作。”
- 应用场景: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企业或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策略,强调选拔和任用贤能,同时淘汰不称职的员工。
综上所述,“进贤退愚”是一个强调人才选拔与任用的重要性的成语,它鼓励人们识别和任用有才能和贤德的人,同时淘汰那些不称职或无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