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鼓” 词语大全

  • 一鼓 yī gǔ
    1.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四石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 2.击鼓一次。引申谓一举,一战。
  • 三鼓 sān gǔ
    1.渭三度击鼓。 2.三更。
  • 严鼓 yán gǔ
    1.急鼓,急促的鼓声。 2.指战鼓。 3.击戒严鼓。 4.指戒严的鼓声。
  • 串鼓 chuàn gǔ
    旧时货郎用以招揽顾客的小摇鼓。
  • 丸鼓 wán gǔ
    以铜丸击鼓。《汉书.史丹传》:"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以"丸鼓"用作帝王耽好声色﹑荒于政事的典实。
  • 书鼓 shū gǔ
    膜鸣乐器。鼓身扁圆,两面蒙皮。用时悬于鼓架上,单签击奏。是北方曲艺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等“大鼓书”的伴奏乐器。
  • 二鼓 èr gǔ
    二更天。
  • 五鼓 wǔ gǔ
    1.五种鼓。 2.五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亦指第五更。
  • 关鼓 guān gǔ
    报夜晩开始的鼓声。
  • 令鼓 líng/lǐng/lìng gǔ
    一种小鼓,饮宴时有节奏地敲击,以行酒令。
  • 会鼓 huì/kuài gǔ
    谓鼓点集中,急击紧打。
  • 传鼓 chuán/zhuàn gǔ
    击鼓通报。
  • 何鼓 hé/hē/hè gǔ
    星名。即河鼓。
  • 信鼓 xìn/shēn gǔ
    佛教礼忏时击鼓以唤起虔敬信仰之心,故称此鼓为信鼓。
  • 偃鼓 yǎn gǔ
    停敲战鼓。指罢战。
  • 六鼓 liù/lù gǔ
    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
  • 共鼓 gòng/gōng gǔ
    传说始作舟楫者。
  • 兽鼓 shòu gǔ
    兽皮蒙制的鼓。
  • 军鼓 jūn gǔ
    战鼓。
  • 冬鼓 dōng gǔ
    谓击街鼓的声音。
  • 击鼓 jī gǔ
    打鼓作声:用鼓声打出信号或表示愿望。
  • 卧鼓 wò gǔ
    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
  • 县鼓 xiàn/xuán gǔ
    1.古代庙堂用的大鼓。 2.比喻海涛轰鸣。
  • 发鼓 fā/fà gǔ
    假髻的一种。以铁丝织为环,外编以发,高视髻之半,罩于髻,而以簪绾之。
  • 叠鼓 dié gǔ
    重叠的鼓声。
  • 合鼓 hé/gě gǔ
    与鼓声相应合。古时听鼓角之声以进军。
  • 听鼓 tīng gǔ
    1.古代官府卯刻击鼓﹐入值;午刻再鼓﹐下值。因称官吏赴衙值班为"听鼓"。 2.官吏赴缺候补。
  • 周鼓 zhōu gǔ
    指石鼓文。古人以为刻于周代,故称。
  • 和鼓 hé/hè/huó/huò/hú gǔ
    元代一种鼓名。
  • 咎鼓 jiù gǔ
    大鼓。
  • 堠鼓 hòu gǔ
    古时守望边境时用以报警的鼓。
  • 土鼓 tǔ gǔ
    1.亦作"土皷"。古乐器名。鼓的一种。 2.方言。坟墓。
  • 圣鼓 shèng gǔ
    传说中有神异事迹的鼓。
  • 坎鼓 kǎn gǔ
    《诗.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坎,鼓声。后因以"坎鼓"指击鼓。
  • 城鼓 chéng gǔ
    1.战时城上传令的鼓声。 2.报更的鼓声。
  • 堂鼓 táng gǔ
    1.旧时官府公堂上设置的鼓。击以聚众,或申报紧急公务。 2.打击乐器。又名同鼓。以木为框,形略圆,鼓腹,两面蒙牛皮,演奏时悬于木架,以木槌敲击。常用于戏曲乐队和民间乐曲演奏。
  • 夕鼓 xī gǔ
    傍晚报时的鼓声。
  • 夔鼓 kuí gǔ
    《山海经.大荒东经》:"﹝流波山﹞其上有兽……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后因以"夔鼓"作为战鼓的美称。
  • 大鼓 dà gǔ
    曲艺的一个类别。清代形成于北方,一般认为由鼓词衍变而成。一人自击鼓板演唱,另有三弦等乐器伴奏。近代流行各地的大鼓不下二三十种,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山东大鼓等。通常还把弦子书一类归在大鼓中。各种大鼓的书(曲)目、唱腔等不尽相同。
  • 天鼓 tiān gǔ
    1.天神所击之鼓。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 2.道家的一种法术。中央牙齿上下相叩。 3.星名。
  • 小鼓 xiǎo gǔ
    1.乐器名。民族乐器。为羯皮鼓之变制﹐又称"单皮鼓"﹑"板鼓"。以其发声清脆﹐故俗称"脆鼓"﹑"崩子鼓"。演奏时以单签或双签敲击鼓心﹐为歌唱﹑戏曲和民间吹打乐中点拍节奏之用。 2.西洋乐器。亦称"小军鼓"﹑"双皮鼓"。演奏时以两根木槌敲击鼓面发音﹐为军乐﹑管弦乐中点拍节奏或和声之用。
  • 巫鼓 wū gǔ
    犹妄说。巫,通"诬"。
  • 布鼓 bù gǔ
    《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颜师古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后以"布鼓"为浅陋之典。
  • 建鼓 jiàn gǔ
    1.古时军队作战,立晋鼓以指挥进退,谓之建鼓。 2.鼓名。亦称植鼓。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
  • 引鼓 yǐn gǔ
    比喻响雷。
  • 急鼓 jí gǔ
    急促的鼓声。战阵或竞技中用以激励斗志。
  • 悬鼓 xuán gǔ
    1.悬挂在架上的鼓。始于周代。 2.古时官署所挂的鼓。供击鼓求见之用。 3.亦作"悬鼓"。比喻落日。
  • 戒鼓 jiè gǔ
    击鼓。
  • 愚鼓 yú gǔ
    即渔鼓。
  • 戍鼓 shù gǔ
    边防驻军的鼓声。
  • 战鼓 zhàn gǔ
    1.古代作战时为鼓舞士气所击的鼓。 2.泛指战争。
  • 手鼓 shǒu gǔ
    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扁圆形,一面蒙皮,周围有金属片或环,常用做舞蹈的伴奏乐器。
  • 打鼓 dǎ/dá gǔ
    1.击鼓。 2.特指敲打小鼓收买废杂旧货的小贩。 3.形容心里忐忑不安。
  • 拊鼓 fǔ gǔ
    击鼓。
  • 担鼓 dān/dàn/dǎn gǔ
    1.牵牛星的别名。 2.乐器名。
  • 挝鼓 zhuā/wō gǔ
    1.击鼓。 2.特指击登闻鼓。
  • 捣鼓 dǎo gǔ
    1.摆弄。 2.犹嘀咕。小声说;猜测。
  • 掆鼓 gāng gǔ
    1.乐器名。一种小鼓。长三尺,上有盖,隋大业中炀帝宴享曾用之,奏乐时常先敲击之以引大鼓。见《文献通考.乐九》。按,《隋书.音乐志中》作"棡鼓"。 2.曲名。传为黄帝既杀蚩尤所作,共十章。见《文献通考.乐九》。
  • 掺鼓 càn gǔ
    古代乐奏中的一种击鼓。特指《渔阳掺挝》。
  • 提鼓 tí/dī/dǐ gǔ
    乐器名。
  • 揩鼓 kāi gǔ
    乐器名。
  • 摇鼓 yáo gǔ
    1.摇动。 2.见"摇唇鼓舌"。
  • 擂鼓 léi/lèi gǔ
    1.亦作"攂鼓"。 2.急击鼓。
  • 操鼓 cāo gǔ
    擂鼓。
  • 攻鼓 gōng gǔ
    击鼓。古时击鼓祭祀土地神,以示告急。
  • 放鼓 fàng gǔ
    古代禁门有放鼓﹑止鼓。放鼓契出,放鼓声响,告知可出入禁门。
  • 散鼓 sàn/sǎn gǔ
    设置为仪而不敲击之鼓。
  • 旌鼓 jīng gǔ
    1.古代用以规谏帝王的旌旗和谏鼓。语本《大戴礼记.保傅》:"有进善之旍……有敢谏之鼓。" 2.旌旗和战鼓。
  • 旗鼓 qí gǔ
    1.旗与鼓。古代军中指挥战斗的用具。 2.喻指首领;典型。 3.武术使棍棒的架式。
  • 晋鼓 jìn gǔ
    1.鼓名。作乐时与钟相应和。 2.特指晋国的鼓。
  • 晓鼓 xiǎo gǔ
    1.报晓的鼓声。 2.指渔市报讯的鼓声。
  • 晨鼓 chén gǔ
    清晨的鼓声。
  • 晡鼓 bū gǔ
    晡时击鼓。指晡时。
  • 暮鼓 mù gǔ
    鼓楼晩间报时的鼓声。
  • 暴鼓 bào gǔ
    方言。倾家荡产的意思。
  • 曙鼓 shǔ gǔ
    报晓的更鼓声。
  • 更鼓 gēng/gèng gǔ
    报更的鼓声。
  • 朔鼓 shuò gǔ
    古代一种小鼓。
  • 朝鼓 cháo gǔ
    古代君臣上早朝时所鸣之鼓。
  • 札鼓 zhá gǔ
    古乐器名。为元代宴会时用的一种鼓。
  • 杖鼓 zhàng gǔ
    鼓名,打击乐器。
  • 板鼓 bǎn gǔ
    打击乐器,一面蒙牛皮,鼓框内膛呈喇叭形,上口径约一寸,发音脆亮,是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
  • 枹鼓 bāo/fú gǔ
    1.鼓槌和鼓。 2.指战鼓。 3.指报警之鼓。 4.喻指军旅。
  • 桴鼓 fú gǔ
    1.鼓槌与鼓。比喻相应迅速。 2.指战鼓。 3.指警鼓。用于报警告急。 4.乐鼓的一种。
  • 梆鼓 bāng gǔ
    梆子和鼓。报更的响器。
  • 棡鼓 gāng gǔ
    一种有盖的小鼓,长三尺,奏乐时常先敲击以引大鼓。
  • 椎鼓 zhuī/chuí gǔ
    击鼓。
  • 楼鼓 lóu gǔ
    1.古代筑楼悬鼓,有盗贼时击以报警,谓之"楼鼓"。 2.作报时之用。
  • 楹鼓 yíng gǔ
    古乐器。形制为用木柱从鼓中穿过,使之竖立,柱下有四足。又称建鼓。
  • 槌鼓 chuí gǔ
    擂鼓,击鼓。
  • 樵鼓 qiáo gǔ
    即谯楼之鼓,用以报更。樵﹑通"谯"。
  • 檐鼓 yán gǔ
    牵牛星的别名。
  • 歌鼓 gē gǔ
    1.歌唱并击鼓。亦指歌声和鼓声。 2.歌唱伴奏所用之鼓。
  • 步鼓 bù gǔ
    一步一鼓。为命令徐步前进的鼓声。
  • 河鼓 hé gǔ
    1.亦作"河皷"。 2.星名。属牛宿,在牵牛之北。一说即牵牛。
  • 法鼓 fǎ gǔ
    佛教法器之一。举行法事时用以集众唱赞的大鼓。亦指禅寺法堂东北角之鼓,与茶鼓相对。
  • 洋鼓 yáng gǔ
    西洋式的鼓。
  • 津鼓 jīn gǔ
    古代渡口设置的信号鼓。
  • 渔鼓 yú gǔ
    1.旧时道士唱道情用的敲击乐器。以竹筒为体,长约65到100厘米,底端蒙以猪羊护心薄皮,以手敲打。常与简板合用。 2.借指道情。因用渔鼓伴奏而得名。
  • 漏鼓 lòu gǔ
    报更的鼓: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
  • 潮鼓 cháo gǔ
    旧时海上船户于潮来时所击的鼓。击之以助威﹑镇邪。
  • 火鼓 huǒ gǔ
    火炬和战鼓。
  • 灵鼓 líng gǔ
    六面鼓。
  • 点鼓 diǎn gǔ
    谓轻声击鼓。
  • 烽鼓 fēng gǔ
    1.烽火和鼓鼙,皆军中用以报警者。 2.借指战事。
  • 牙鼓 yá gǔ
    衙门前设置的鼓。供开衙升堂或百姓喊冤之用。
  • 瓦鼓 wǎ/wà gǔ
    1.陶制乐器。 2.陶制坐具,其形如鼓。也称瓷墩。
  • 田鼓 tián gǔ
    农人使用的鼓。多用于社祭和催耕。
  • 画鼓 huà gǔ
    有彩绘的鼓。
  • 皋鼓 gāo/yáo gǔ
    1.亦作"皐鼓"。 2.大鼓名。皋﹐通"鼛"。
  • 盘鼓 pán gǔ
    杂技节目的一种。
  • 睪鼓 yì/zé/gāo gǔ
    鼓名。即鼛鼓。睪﹐通"鼛"。
  • 石鼓 shí/dàn gǔ
    1.东周初秦国刻石。形略像鼓,共有十个,上刻籀文四言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2.鼓形大石。
  • 砑鼓 yà gǔ
    宋时百戏之一。
  • 社鼓 shè gǔ
    1.旧时社日祭神所鸣奏的鼓乐。 2.指社庙内敲的鼓。
  • 禁鼓 jīn/jìn gǔ
    设置在宫城谯楼上报时的鼓。
  • 秧鼓 yāng gǔ
    乐器名。唐称腰鼓﹐宋称杖鼓。以一杖击打的细腰鼓。
  • 笳鼓 jiā gǔ
    笳声与鼓声。借指军乐。
  • 答鼓 dá/dā gǔ
    鼓之一种﹐即腰鼓。
  • 箫鼓 xiāo gǔ
    箫与鼓。泛指乐奏。
  • 簧鼓 huáng gǔ
    用动听的言语迷惑人。
  • 粥鼓 zhōu/yù gǔ
    谓僧寺集众食粥时击鼓。
  • 羯鼓 jié gǔ
    我国古代的一种鼓。两面蒙皮,腰部细。据说来源于羯族。
  • 耘鼓 yún gǔ
    1.亦称"耘田鼓"。 2.古代农忙时挂在田头树上的鼓。鸣之以统一行动。
  • 耳鼓 ěr gǔ
    鼓膜。
  • 胡鼓 hú gǔ
    古代北方民族的乐器。用手拍击。
  • 腊鼓 là/xī gǔ
    1.古人于腊日或腊前一日击鼓驱疫﹐因有是名。 2.泛指岁末或春来的信息。
  • 腰鼓 yāo gǔ
    膜鸣乐器。鼓框木制,长筒形,两端小而腰较粗,双面蒙皮。用时以绸布带系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鼓,同时伴以舞蹈。
  • 舋鼓 xìn gǔ
    杀人或杀牲以血涂鼓行祭。
  • 节鼓 jié gǔ
    古代乐器。状如博局﹐中开圆孔﹐恰容其鼓﹐击之以节乐。
  • 花鼓 huā gǔ
    一种民间舞蹈,一般由男女两人对舞,一人敲小锣,一人打小鼓,边敲打,边歌舞。
  • 茶鼓 chá gǔ
    1.亦作"茶皷"。 2.佛教语。禅寺法堂西北角设置此鼓,集僧用茶汤时用。
  • 蛙鼓 wā gǔ
    1.亦作"蛙皷"。 2.群蛙叫声。
  • 蛮鼓 mán gǔ
    南方一种大鼓。也叫蜀鼓。
  • 衅鼓 xìn gǔ
    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把血涂在鼓上行祭: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
  • 行鼓 xíng/háng gǔ
    旧时卤簿中所用的鼓。
  • 街鼓 jiē gǔ
    设置在京城街道的警夜鼓。宵禁开始和终止时击鼓通报。始于唐,宋以后亦泛指"更鼓"。
  • 衙鼓 yá gǔ
    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 衢鼓 qú gǔ
    街鼓。
  • 警鼓 jǐng gǔ
    1.报警之鼓。 2.天子车驾出行时警卫的乐曲名。
  • 讲鼓 jiǎng gǔ
    讲经说法时的鼓声。
  • 讶鼓 yà gǔ
    宋代民间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之一。又名迓鼓或村里迓鼓。相传创始于军中。舞者装扮成男女﹑僧道及不同行业的种种人物。
  • 谏鼓 jiàn gǔ
    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的鼓。
  • 谯鼓 qiáo/qiào gǔ
    谯楼更鼓。
  • 负鼓 fù gǔ
    1.击鼓。负,通"掊"。 2.背负着鼓。
  • 转鼓 zhuǎn/zhuàn gǔ
    制革过程中生皮在里面翻转(如为了洗皮、浸酸、鞣制、染色)或在里面清洗毛皮(通过与细锯末共同翻转)的回转圆筒。
  • 贲鼓 bēn gǔ
    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