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堂鼓 táng gǔ

1.旧时官府公堂上设置的鼓。击以聚众,或申报紧急公务。 2.打击乐器。又名同鼓。以木为框,形略圆,鼓腹,两面蒙牛皮,演奏时悬于木架,以木槌敲击。常用于戏曲乐队和民间乐曲演奏。

相关:

详解

词语解释:堂鼓
堂鼓,又称为同鼓、战鼓,在清代则被称作杖鼓,是汉族传统的棰击膜鸣乐器之一。以下是对堂鼓的详细解释:
### 一、基本属性
* 名称:堂鼓
* 别名:同鼓、战鼓、杖鼓(清代)
* 拼音:táng gǔ
* 注音:ㄊㄤˊ ㄍㄨˇ
### 二、构造与材质
* 鼓框:通常由木头制成,形状略圆,鼓腹设计。
* 鼓面:两面均蒙上皮革,一般是牛皮,以增强声音的共鸣和穿透力。现代堂鼓一般有三种规格,鼓面直径分别为22、25、32公分,鼓高都是33公分。
### 三、演奏方式
* 演奏时,堂鼓被放置在木架上,以便稳定地敲击。
* 使用木头制作的双槌进行敲击,从鼓心到鼓边可以发出不同的音高,音色也各不相同,一般是鼓心的音比较低,鼓边的音比较高。
### 四、音色与用途
* 音色:堂鼓的音色低沉厚实,能够发出深沉而有力的声音,常扮演激励人心、振奋士气的角色。
* 用途:堂鼓在戏曲乐队和民间乐曲演奏中广泛使用,常用于渲染战争、升帐、喜庆、祭奠、迎宾等各种气氛。此外,堂鼓在旧时还是官府公堂上设置的鼓,用于击以聚众或申报紧急公务。
### 五、文化背景
* 堂鼓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音乐演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综上所述,堂鼓以其独特的构造、音色和用途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无论是在戏曲演奏、民间乐曲还是历史场景中,堂鼓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着中华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