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音” 词语大全

  • 一音 yī yīn
    1.同一个声音。 2.佛教称佛说法之音为"一音"。后亦以"一音"指高僧大德宣讲佛法之音。 3.一种读音。
  • 七音 qī yīn
    1.古乐理以宫﹑商﹑角﹑征﹑羽﹑变宫﹑变征为七音。 2.等韵之学,以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七种发音为七音。
  • 丑音 chǒu yīn
    犹恶声。
  • 东音 dōng yīn
    古代称我国东方的歌声。
  • 丧音 sāng/sàng yīn
    报丧的声音。旧俗逢吉﹑凶事,皆敲云板以报。一般吉事用三,凶事用四。
  • 中音 zhōnɡ yīn
    1.雅正和谐之音。 2.音乐名词。五声音阶中的第三音。亦泛指介于高音﹑低音之间的音高。
  • 主音 zhǔ yīn
    音乐名词。音阶的第一音。因为它是音阶的基础,故称。常以喻不可缺少的事物。
  • 举音 jǔ yīn
    1.放声喧呼。 2.为悼死者而放声哀哭。
  • 乡音 xiāng yīn
    中国故事片。珠江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王一民编剧,胡炳榴导演,张伟欣、刘延主演。贤慧的陶春对丈夫木生百依百顺。木生憨厚,热心于公益工作,对妻子疏于体贴。后得知妻子患了肝癌,愧疚万分。为满足妻子的心愿,他用独轮车推着妻子去遥远的寨子看火车。
  • 五音 wǔ yīn
    亦称“五声”。指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五音中各相邻两音间的音程,除角和徵、羽和宫(高八度的宫)之间为小三度外,余均为大二度。
  • 今音 jīn yīn
    ①现代的语音。②指以《切韵》、《广韵》等韵书为代表的隋唐音,跟以《诗经》押韵、《说文》谐声等为代表的‘古音’(周秦音)区别。
  • 介音 jiè yīn
    韵母中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普通话语音中有‘i、u、ü’三个介音,例如‘天’tiān的介音是‘i’,‘多’duō的介音是‘u’,‘略’lüè的介音是‘ü’。参看〖韵母〗。
  • 仙音 xiān yīn
    1.仙人所奏美妙的音乐。 2.指宫廷的音乐。
  • 令音 líng/lǐng/lìng yīn
    1.和善的语音。 2.善言,美好的言辞。
  • 伉音 kàng yīn
    高亢的声音。
  • 伴音 bàn yīn
    在电影和电视中配合图像的声音。也叫伴声。
  • 低音 dī yīn
    1.物理学名词。发音体振动缓慢而频率低的音。 2.音乐名词。乐谱中低于基础音的音。
  • 余音 yú yīn
    1.声音不绝。形容歌唱或演奏十分动听感人。 2.不绝之音,感人至深之音。 3.指尾音。
  • 佳音 jiā yīn
    〈书〉好消息:静候~。
  • 侬音 nóng yīn
    指吴越一带的语音。
  • 便音 biàn yīn
    托便人传达的音信。
  • 促音 cù yīn
    因发音急促而成的合音。
  • 俊音 jùn yīn
    美好的乐音。
  • 俞音 yú/yù/shù yīn
    1.帝王表示允可的诏令。 2.用为称对方允诺的敬词。
  • 信音 xìn/shēn yīn
    音信,消息。
  • 借音 jiè yīn
    指通假字改变声调以从本字的读音。
  • 傒音 xī/xì yīn
    南北朝时指江西九江﹑豫章一带地区的口音。
  • 元音 yuán yīn
    1.纯正而完美的声音。常用以指诗歌。 2.音素的一类。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如普通话语音的a﹑o﹑e﹑i﹑u等。亦称"母音"。
  • 光音 guāng yīn
    见"光音天"。
  • 兑音 duì/ruì/yuè yīn
    钟音。古代以八卦与八音相配,钟为兑音。
  • 全音 quán yīn
    音乐用语。把八度音划分为十二个音,四个相连的音之间的音程叫全音。一个全音包括两个"半音"。
  • 八音 bā yīn
    ①中国古代根据制作材料对乐器的分类。指金(如钟、铃)、石(如磬)、土(如埙)、革(如鼓)、丝(如琴)、木(如柷)、匏(如笙)、竹(如笛)八类。②潮州音乐苏锣鼓的俗称。
  • 冲音 chōng yīn
    精深玄妙之言。
  • 几音 jī/jǐ yīn
    精深隐微之言。
  • 凡音 fán yīn
    普通乐音。
  • 凤音 fèng yīn
    比喻美妙的音乐。多指笙箫等细乐。
  • 凶音 xiōng yīn
    死讯;不吉祥的消息。
  • 分音 fēn/fèn yīn
    些许音讯。
  • 切音 qiē/qiè yīn
    汉语注音的一种传统方法。唐以前韵书皆称反,唐元度撰《九经字样》时,因藩镇不靖,讳反而言切,宋人遂沿称切。合称反切。即用两字拼切给另一字注音。
  • 北音 běi yīn
    1.北方的乐音。 2.泛指北面的声音。 3.北方的语音。
  • 升音 shēng yīn
    比指定音符或乐音升高半度的音符或乐音。如:升C是升音半度的C。
  • 半音 bàn yīn
    把八度音划分为十二个音,两个相邻的音之间的音程叫半音。
  • 协音 xié yīn
    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使声韵和谐;也指需临时改读的韵脚。
  • 南音 nán/nā yīn
    1.南方的音乐。 2.指虞舜的《南风》歌。 3.南方口音。
  • 厉音 lì yīn
    声音严厉。
  • 反音 fǎn yīn
    即反切。
  • 发音 fā/fà yīn
    发出语音或乐音,也泛指发出声音:练习~ㄧ~方法。
  • 变音 biàn yīn
    男孩到成年期逐渐改变声音的质和音调。
  • 口音 kǒu yīn
    发音时软腭上升,阻住鼻腔的通道,气流专从口腔出来的叫做口音,对鼻音(口腔不通气,鼻腔通气)和鼻化元音(口腔鼻腔都通气)而言。普通话语音中m,n、ng三个是鼻音,ng尾韵儿化以后前面的元音变成鼻化元音,其余都是口音,如ɑ,e,o,b,p,f等。
  • 古音 gǔ yīn
    ①泛指古代的语音。②专指周秦时期的语音。参见〖今音〗。
  • 合音 hé/gě yīn
    1.协和律吕。 2.合两字之音急读而成一音。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匼剌麻》:"匼字乃达赖二字之合音。"传统语言学称之为急声。参见"合音字"。 3.物理学名词。二音之振动在同一空间位置中相互融合而产生的音。
  • 同音 tóng/tòng yīn
    1.音调相和。 2.声音相同。 3.比喻说同样的话。 4.同一读音。
  • 吐音 tǔ/tù yīn
    谓发音。
  • 吴音 wú yīn
    1.吴地的语音;吴语。 2.吴地的音乐。
  • 吸音 xī yīn
    转变(辐射能)为不同的形式,通常造成温度的升高(如地球接受太阳能)。
  • 呗音 bài yīn
    诵经声。
  • 呼音 hū yīn
    指语音。
  • 和音 hé/hè/huó/huò/hú yīn
    1.平和之音;和谐之音。 2.音乐术语。同时发响的若干个音。
  • 咽音 yān/yàn/yè yīn
    咽部发出的声音。
  • 哀音 āi yīn
    悲伤之音。
  • 响音 xiǎng yīn
    语音学上指元音(如a﹑e﹑o)和乐音成分占优势的辅音(如m,n,l)。有时专指乐音成分占优势的辅音。
  • 唇音 chún yīn
    双唇音﹑唇齿音的统称。
  • 唐音 táng yīn
    1.指汉语。 2.指唐诗及其风格。
  • 商音 shāng yīn
    五音之一。亦指旋律以商调为主音的乐声。其声悲凉哀怨。
  • 喉音 hóu yīn
    1.语音学名词。气流受阻于声带所发出的辅音。可依发音方法不同而分为两种:喉塞音和喉擦音。 2.古音韵学中"七音"之一。如"三十六字母"中的"晓"﹑"匣"﹑"影"﹑"喻"四母。
  • 嗣音 sì yīn
    1.保持音信。 2.指连续传寄的音信。 3.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
  • 嗓音 sǎng yīn
    说话或歌唱的声音。
  • 嘈音 cáo yīn
    杂乱的声音。
  • 嘉音 jiā yīn
    1.佳音。 2.乐音;悦耳之音。
  • 噪音 zào yīn
    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和谐的声音。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而产生的(区别于"乐音")。亦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
  • 噭音 jiào/qiào/chī yīn
    清扬激越之音。
  • 嚣音 xiāo yīn
    喧噪之声;噪音。
  • 回音 huí yīn
    ①回声:礼堂~大,演奏效果差一些。②答复的信:回话:我连去三封信,但一直没有~ㄧ不管行还是不行,请给个~。
  • 团音 tuán yīn
    尖音的对称。又,戏曲咬字分别尖团,以舌抵腭之音谓之团音,如"冲"﹑"川"之类。
  • 国音 guó yīn
    旧时指国家审定的汉语标准音。
  • 圆音 yuán yīn
    佛教语。谓佛说法之音。圆,指佛法的完满周密。
  • 土音 tǔ yīn
    1.金﹑木﹑水﹑火﹑土五音之一。 2.地方口音,方音。
  • 坎音 kǎn yīn
    古人分乐音为八类,谓之"八音",以与"八卦"相对应。其应坎卦者谓之"坎音"。
  • 垂音 chuí yīn
    谓垂示于文辞。
  • 基音 jī yīn
    复音中频率最低部分的声音。是声音的最主要成分,由发声体整体振动所产生。
  • 堂音 táng yīn
    谓有共鸣的宏亮声音。
  • 塞音 sāi/sài/sè yīn
    1.亦称"爆发音"。亦称"破裂音"。 2.气流通路紧闭然后突然开启而发出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的b﹑p﹑d﹑t﹑g﹑k。
  • 声音 shēng yīn
    1.指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 2.古指音乐﹑诗歌。 3.指说话的声气和口音。 4.比喻意见﹑论调。
  • 复音 fù yīn
    由许多纯音组成的声音。复音的频率用组成这个复音的基音的频率来表示。一般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复音。
  • 多音 duō yīn
    音响的复合(如回声的回荡)。如:多音多义字。
  • 大音 dà yīn
    《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晩成﹐大音希声。"希声,无声。意谓至大之音则不辨宫商﹐犹如无声。后以"大音"指美妙的乐音。
  • 太音 tài yīn
    1.幽微的声音。 2.犹言雅音。
  • 失音 shī yīn
    因病引起的嗓音低弱喑哑。
  • 夷音 yí yīn
    1.古指外族语言。 2.谓外族音乐。
  • 好音 hǎo/hào yīn
    1.悦耳的声音。 2.也特指乐声。 3.犹言好消息。
  • 妍音 yán yīn
    靡丽之音。
  • 妙音 miào yīn
    1.指歌妓。 2.指美妙的乐音。
  • 威音 wēi yīn
    见"威音王佛"。
  • 子音 zǐ yīn
    即辅音。音素的一类。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受到一定阻碍后冲出,比元音强。
  • 字音 zì yīn
    文字的读音。
  • 孤音 gū yīn
    独特的音律;孤独的声音。
  • 官音 guān yīn
    1.即观音。 2.即官话。
  • 定音 dìng yīn
    弦乐器的调音安排。
  • 实音 shí yīn
    确实的消息。
  • 审音 shěn yīn
    1.辨别音调。 2.通晓诗的音韵。 3.审定字的读音。 4.谓识别清议之声﹑舆论之声。
  • 宫音 gōng yīn
    五音之一。
  • 宸音 chén yīn
    皇帝的旨意或话语。
  • 寄音 jì yīn
    传递音信;传递书信。
  • 寒音 hán yīn
    凄凉的声音。
  • 尖音 jiān yīn
    见〖尖团音〗。
  • 尘音 chén yīn
    尘世的喧嚣。
  • 尾音 wěi/yǐ yīn
    一句话或一个字的最后的音。
  • 巫音 wū yīn
    巫觋歌舞时用的音乐。
  • 希音 xī yīn
    1.奇妙的声音。 2.指玄远高超的言谈。 3.缺少音乐。
  • 带音 dài yīn
    发音时声带振动称为带音,不振动称为不带音。普通话语音中,元音都是带音的。辅音中带音的是浊音,如l﹑m﹑n﹑ng﹑r等。不带音的是清音,如p﹑f等。
  • 常音 cháng yīn
    正常的音调。
  • 干音 gān/gàn yīn
    古人分乐音为八类,谓之"八音",以与"八卦"相对应。其应干卦者谓之"干音"。
  • 庸音 yōng yīn
    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
  • 异音 yì yīn
    1.不同的声音或声调。 2.指不同的读音。 3.指不同的语言。
  • 弄音 nòng/lòng yīn
    指禽鸟宛转鸣叫。
  • 弦音 xián yīn
    1.拉弓弦的声音。 2.琴声。
  • 强音 qiáng/qiǎng/jiàng yīn
    高亢的声音。
  • 录音 lù yīn
    又称“录声”。使声音通过传声器、放大器转换为电信号,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记录下来的过程。录音方法分为机械录音(唱片录音)、磁性录音、光学录音等。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激光录音法,提高了录音的音质。
  • 征音 zhēng yīn
    指宫﹑商﹑角﹑征﹑羽五音中的征音级。
  • 徂音 cú yīn
    消逝的声音。
  • 微音 wēi yīn
    轻靡之音;细微之音。
  • 徽音 huī yīn
    1.犹德音。指令闻美誉。 2.佳音,嘉讯。 3.优美的乐声。多指琴声。
  • 德音 dé yīn
    1.善言。《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郑玄笺:"夫妇之言无相违者,则可与女长相与处至死。"后亦用以对别人言辞的敬称。 2.犹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 3.用以指帝王的诏书。至唐宋,诏敕之外,别有德音一体,用于施惠宽恤之事,犹言恩诏。 4.指朝廷所定的正统音乐。 5.好名声。
  • 心音 xīn yīn
    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发出的声音。收缩时其音低沉而长,舒张时其音清晰而短。心脏发生病变时会有杂音。
  • 忙音 máng yīn
    打电话时送回到用户的断续低音,表示被呼叫用户的线路占线。
  • 悲音 bēi yīn
    悲哀的声音。
  • 惠音 huì yīn
    1.敬称友人来信。 2.清扬和畅之音。
  • 感音 gǎn yīn
    闻音乐而兴感。
  • 托音 tuō yīn
    寄托音信。
  • 扬音 yáng yīn
    谓发出高亢的声音。
  • 抗音 kàng yīn
    抗声。
  • 拏音 ná yīn
    桨声。
  • 拍音 pāi yīn
    物理学名词。指人耳所感觉到的由两个振动频率相近的声波所合成的强弱相间的声音。
  • 拢音 lǒng yīn
    使声波在一定范围内不分散,听起来声音更清晰:在露天剧场唱不~。
  • 择音 zé/zhái yīn
    选择善音。一说谓选择荫庇之处。
  • 拼音 pīn yīn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合的音。
  • 挐音 rú/ná yīn
    桨声。
  • 捷音 jié yīn
    胜利的消息。
  • 摄音 shè/niè yīn
    音韵学名词。以一字音为代表﹐把收音相同的字与此字归为一类﹐称摄音或摄。分摄之法﹐肇端于宋司马光《切韵指掌图》所分之二十图及宋郑樵《通志.七音略》﹑《韵镜》之四十三图﹐但无摄音之名﹐每类亦无标目之字。元刘鉴《切韵指南》始分十六摄。《康熙字典》卷首所引之《字母切韵要法》则分十二摄。方言不同,师承各异。
  • 播音 bō yīn
    1.拨弄琴曲的声音。 2.广播电台等播送节目。
  • 擦音 cā yīn
    由发音器官造成?缝﹐使气流从中摩擦而发的辅音。也叫摩擦音。如汉语普通话语音中的f﹑s﹑sh﹑r﹑x﹑h。
  • 散音 sàn/sǎn yīn
    弹奏弦乐器时,左手不按弦,仅以右手指弹弦,发出的空弦音,称"散音"。
  • 新音 xīn yīn
    新音乐;新乐音。
  • 方音 fāng yīn
    方言的语音,包括:a)方言所特有的元音、辅音、声调,例如作为声母的舌根鼻音ng(上海话‘牙、我’的声母)。b)方言与标准语同有而使用上有分歧的元音、辅音、声调,例如昆明话把‘雨’读如‘椅’,西安话把‘税’读如‘费’等。
  • 曼音 màn yīn
    曼声。
  • 朝音 cháo yīn
    犹朝旨。
  • 杂音 zá yīn
    心脏或大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受阻或有逆流﹐产生旋涡﹐振动心壁或血管所发生的声音。机器装置﹑收音机等发生障碍或受到干扰而发出的不应有的声音也叫杂音。
  • 松音 sōng yīn
    松涛声。
  • 极音 jí yīn
    谓崇重音律之美,极尽听觉上的享受。
  • 枭音 xiāo yīn
    邪恶之声;恶逆之声。
  • 栖音 qī/xī yīn
    停止啼鸣。
  • 桐音 tóng yīn
    琴声。
  • 梵音 fàn yīn
    1.梵呗。 2.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 3.犹梵语。亦泛指印度的语言。
  • 楚音 chǔ yīn
    楚地的音乐。
  • 正音 zhèng yīn
    1.纯正的乐声;雅正的乐声。 2.指雅正之诗什。 3.标准语音。 4.字的本音。区别于借读音和转读音。 5.矫正语音。
  • 殊音 shū yīn
    1.异音。特殊的乐音或声音。 2.不同的方音。
  • 母音 mǔ yīn
    即元音。对"子音"而言。详"元音"。
  • 比音 bǐ yīn
    1.配合各种声音,使其谐和。 2.同音。
  • 汉音 hàn yīn
    1.汉土的音信。 2.指汉语。 3.日文中汉字字音的一种。一般认为是隋唐时传入日本的中国北方音。可供研究汉语音韵史的参考。
  • 沈音 shěn/chén yīn
    1.亦作"沉音"。 2.沉吟。思量,考虑。
  • 泉音 quán yīn
    谓黄泉下死人的音讯。
  • 法音 fǎ yīn
    1.指法言。合乎礼法之言。 2.佛教语。解说佛法的声音,佛法。 3.诵经奏乐声。
  • 泛音 fàn yīn
    一般的乐音都是复音,一个复音中,除去基音(频率最低的纯音)外,所有其余的纯音叫做泛音。也叫陪音。
  • 注音 zhù yīn
    用同音字或符号等表明文字的读音。
  • 洪音 hóng yīn
    音韵学术语。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的音。宋元等韵学家分韵母为开口﹑合口两类,每类又分一﹑二﹑三﹑四四等,一﹑二等都没有介音,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故称洪音。自明清等韵学家改开﹑合各四等为开﹑齐﹑合﹑撮四呼以后,也有人称开口呼为开口洪音,齐齿呼为开口细音,合口呼为合口洪音,撮口呼为合口细音。
  • 流音 liú yīn
    1.流传德音。 2.在空中飘荡的声音。
  • 浊音 zhuó yīn
    语音学名词。辅音的一类。发音时,气流受阻,同时振动声带而发出乐音。一般用以指重而混浊的声音。
  • 浮音 fú yīn
    1.玄虚之词。指玄理。 2.犹靡靡之音。
  • 滑音 huá yīn
    音乐上指从一个音向上或向下滑到另一个音的演唱或演奏的方法。
  • 淫音 yín yīn
    淫邪的乐声。
  • 清音 qīng yīn
    1.清越的声音。 2.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与浊音相对。 3.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四川省,用琵琶﹑二胡等伴奏。
  • 溺音 nì/niào yīn
    古谓淫溺的音乐。与正音﹑雅音相对言。
  • 潮音 cháo yīn
    潮水的声音。亦指僧众诵经之声。
  • 灌音 guàn yīn
    录音。
  • 灵音 líng yīn
    1.仙乐。 2.犹梵音。颂经声。 3.指道教经籍。 4.灵物的声音。 5.美妙的诗歌。
  • 牙音 yá yīn
    汉语音韵学上"七音"之一。即舌根音。如"三十六字母"中之见﹑溪﹑群﹑疑四母。
  • 物音 wù yīn
    指物体发出的声音。
  • 玄音 xuán yīn
    佛的声音,指佛教经义。
  • 玉音 yù yīn
    1.尊称帝王的言语。 2.对别人言辞的敬称。 3.清越优雅的声音。 4.磬音。 5.念经的声音。 6.佳音。
  • 王音 wáng yīn
    王言。指天子诏令。
  • 球音 qiú yīn
    玉磬的声音。
  • 理音 lǐ yīn
    1.弹奏音乐。 2.辨别声音。
  • 琴音 qín yīn
    琴的乐声。
  • 琼音 qióng yīn
    1.玉振之声。喻清越之声。 2.对人言辞﹑诗文的美称。 3.书简的美称。
  • 瑶音 yáo yīn
    对他人的声音或文字的美称。
  • 疏音 shū yīn
    古朴的乐音。
  • 瘁音 cuì yīn
    谓恶辞。指言辞浮靡。
  • 的音 dí yīn
    真实的消息。
  • 直音 zhí yīn
    谓以同音字直接注音。
  • 眠音 mián yīn
    鼾声。
  • 知音 zhī/zhì yīn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你真是我的知音。
  • 石音 shí/dàn yīn
    即磬音。八音之一。
  • 确音 què yīn
    确切的消息。
  • 福音 fú yīn
    ①基督教徒称耶稣所说的话及其门徒所传布的教义。②比喻有利于公众的好消息:希望你能带来~。
  • 秋音 qiū yīn
    犹秋声。
  • 空音 kōng/kòng/kǒng yīn
    清越的乐声。
  • 笑音 xiào yīn
    笑声。
  • 笔音 bǐ yīn
    指书信。
  • 笳音 jiā yīn
    指胡笳之声。
  • 管音 guǎn yīn
    管乐器的声音。
  • 羊音 yáng/xiáng yīn
    在某些疾病中(如在有渗出物的胸膜炎)胸部听诊听到的一种类似羊叫的声音变化。
  • 素音 sù yīn
    犹音讯。
  • 繁音 fán/pó yīn
    繁密的音调。
  • 纯音 chún yīn
    只有一种振动频率的声音,如音叉的声音。
  • 纳音 nà yīn
    古以五音(宫﹑商﹑角﹑征﹑羽)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相合为六十音,与六十甲子相配合,按金﹑火﹑木﹑水﹑土五行之序旋相为宫,称为纳音。参阅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清钱大昕《纳音说》。
  • 纶音 lún/guān yīn
    犹纶言。帝王的诏令。
  • 绪音 xù yīn
    馀音。
  • 缄音 jiān yīn
    书函音讯。
  • 缓音 huǎn yīn
    慢读之音。
  • 罗音 luó yīn
    胸部听诊时与正常呼吸音一起出现的一种异常音。
  • 翰音 hàn yīn
    1.《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后因以"翰音"为鸡的代称。 2.飞向高空的声音。比喻徒有虚声。
  • 耳音 ěr yīn
    听力:瞧你这~,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了。
  • 聆音 líng yīn
    闻声。
  • 艮音 gèn/gěn yīn
    古人以"八卦"配"八音"(即八种类型的乐器),"艮"配管乐,称"艮音"。
  • 胸音 xiōng yīn
    位于胸声音域的音。
  • 腐音 fǔ yīn
    陈腐的音调。
  • 腔音 qiāng yīn
    口音。
  • 腭音 è yīn
    气流通过腭部发出的语音。
  • 膛音 táng yīn
    口腔共鸣点偏后而洪亮的音。
  • 至音 zhì yīn
    最美妙的音乐。
  • 芜音 wú yīn
    繁杂之音。
  • 芳音 fāng yīn
    1.指诗文佳作。 2.犹佳音。 3.美妙的声音。
  • 英音 yīng yīn
    美妙的乐音。
  • 落音 luò/là yīn
    指说话声音刚停止。
  • 蛮音 mán yīn
    南方口音。
  • 衷音 zhōng yīn
    中音。指介于小大﹑轻重﹑清浊之间的雅正和谐之音。
  • 裁音 cái yīn
    写信。
  • 西音 xī yīn
    旧称我国西部地区的音乐。多指秦晋之声。
  • 覆音 fù yīn
    回音。
  • 观音 guān yīn
    也称“观世音”。佛教大乘菩萨。佛教说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在中国佛教寺院中一般塑像和图像多作女相。女相观音的造像约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代以后。与阿弥陀佛和大势至合称为“西方三圣”。又与文殊、普贤、地藏合称“四大菩萨”。相传浙江普陀山是观音显灵说法的道场。
  • 角音 jiǎo/jué yīn
    犹角声。
  • 言音 yán yīn
    1.说话的声音。 2.指鸣声。
  • 讣音 fù yīn
    报丧的信息﹑文告。
  • 讪音 shàn yīn
    毁谤之声。
  • 讹音 é yīn
    1.不合标准的异音。 2.讹变的字音。
  • 诀音 jué yīn
    指遗言,遗嘱。
  • 诏音 zhào yīn
    诏命。
  • 译音 yì yīn
    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跟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
  • 诒音 yí/dài yīn
    寄传音信。
  • 试音 shì yīn
    试奏乐器听其音色﹑音响如何。
  • 话音 huà yīn
    (~儿)①说话的声音:~未落,只听外面一声巨响。②言外之意:听他的~儿,准是另有打算。
  • 语音 yǔ/yù yīn
    1.说话的口音。 2.读书或说话的声音。
  • 诲音 huì yīn
    教导的话。
  • 读音 dú/dòu yīn
    (字的)念法:这个字是多音字,有两个~。
  • 调音 tiáo/diào yīn
    1.谓制订乐律。 2.在演奏前﹐把弦乐器调整到合乎规定的恰当音阶。 3.调弄歌喉。
  • 谐音 xié yīn
    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如“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中的“舅”与“旧”为谐音。
  • 谷音 gǔ/gǔ/yù yīn
    书名。二卷。元杜本编。录宋末逸民三十人诗一百零一首,系以小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八:"是集所録,古直悲凉,风格遒上,无宋末江湖龌龊之习,其人又皆守节仗义之士,足为诗重。"后用以指气节之士的作品。
  • 贰音 èr yīn
    异音;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