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羊” 词语大全
-
万羊
wàn/mò yáng/xiáng
唐张读《宣室志》卷九:"相国李德裕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尝召一老僧问己之休咎。僧曰:'非立可尽,愿结坛设佛像。'僧居其中,凡三日,谓公曰:'公灾戾未已,当万里南行耳。'……因问:'南行诚不免矣,然乃终不还乎?'僧曰:'当还耳。'公讯其故。对曰:'相国平生当食万羊,今食九千五百矣,所以当还者,未尽五百羊耳。'"后因以"万羊"为贵族之家饮食豪奢之典。 -
乌羊
wū yáng/xiáng
黑色的羊。因非上品,古人常以为礼物之微薄者。 -
五羊
wǔ yáng/xiáng
见"五羊城"。 -
产羊
chǎn yáng
母羊。 -
公羊
gōng yáng/xiáng
1.《公羊传》的简称。 2.复姓。战国齐人有公羊高﹐为《春秋公羊传》作者。 -
冥羊
míng yáng/xiáng
1.神名。 2.指祠冥羊神的庙。 -
刁羊
diāo yáng/xiáng
西北牧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分集体刁羊和单骑式刁羊。将羊置于规定地点,双方骑手从起点迅速驱马抢夺,刁到羊者将羊夹抱或置于马背上,在己方队员配合掩护下,向终点奔驰,对方众骑则施展技巧拦阻抢夺,以最后得羊并先到终点者为胜。单骑式刁羊,由两名代表进行刁夺,以刁到羊并先到终点者胜。 -
刳羊
kū yáng/xiáng
宰羊(立誓以结盟)。 -
博羊
bó yáng
以羊角斗决胜负。 -
压羊
yā/yà yáng/xiáng
杀羊。 -
原羊
yuán yáng/xiáng
羱羊。又称北山羊。 -
吉羊
jí yáng/xiáng
1.同"吉祥"。 2.羊,古"祥"字。古鼎彝铭文中"吉祥"常作"吉羊"。 -
吊羊
diào yáng/xiáng
谓绑票。 -
吴羊
wú yáng/xiáng
白绵羊。亦称生于江南之羊。 -
哑羊
yǎ/yā yáng/xiáng
佛教语。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 -
商羊
shāng yáng/xiáng
传说中的鸟名。据云,大雨前,常屈一足起舞。 -
嗛羊
xián/qiàn/qiè yáng/xiáng
传说中的兽名。 -
地羊
dì/de yáng/xiáng
1.犬的别名。 2.方言。鼢鼠。 -
坐羊
zuò yáng/xiáng
以羊皮为座垫。比喻贪利。参见"坐犬"。 -
坟羊
fén yáng/xiáng
古谓土中所生之怪。 -
夏羊
xià yáng/xiáng
黑色羊。因夏后氏尚黑,故名。 -
天羊
tiān yáng/xiáng
药名。即雄黄。 -
头羊
tóu/tou yáng/xiáng
羊群中领头的羊。 -
夷羊
yí yáng/xiáng
1.古指神兽﹑怪兽。《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韦昭注:"夷羊﹐神兽。牧﹐商郊牧野。"《史记.周本纪》"麋鹿在牧"裴骃集解引晋徐广曰:"此事出《周书》及《随巢子》﹐云'夷羊在牧'。牧﹐郊也。夷羊﹐怪物也。"一说﹐土神。《淮南子.本经训》:"江河三川,絶而不流,夷羊在牧,飞蛩满野。"高诱注:"夷羊,土神。殷之将亡,见于商郊牧野之地。"后亦以比喻乱世中的贤者。 2.复姓。春秋晋国有夷羊五。 -
寒羊
hán yáng/xiáng
我国优良绵羊品种之一。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 -
封羊
fēng yáng/xiáng
一种大羊。 -
尚羊
shàng yáng/xiáng
1.亦作"尚佯"。亦作"尚阳"。 2.闲游;悠闲地步行徘徊。 3.引申为娱目游心。 -
屠羊
tú yáng/xiáng
1.宰羊。亦指操屠宰职业的人。 2.见"屠羊说"。 3.指被宰割的羊。 -
山羊
shān yáng/xiáng
羊的一种。形似绵羊而体较小。牝牡都有角,角尖向后。毛直而不卷。牡羊颔下有须。性活泼,喜登高,好采食短草﹑灌木和树叶等。 -
岩羊
yán yáng/xiáng
介于绵羊与山羊之间的一种羊。雌羊有直而短的角,雄羊角粗大,不很长。无须,毛多为青褐色。常见于高山大岭上。 -
常羊
cháng yáng
1.相羊,徜徉;逍遥。 2.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3.虫名。 -
引羊
yǐn yáng/xiáng
古代祭祀进少牢(一羊一豕或只一羊)时行于黄旗前的羊。 -
强羊
qiáng/qiǎng/jiàng yáng/xiáng
见"强蛘"。 -
怀羊
huái yáng/xiáng
草名。 -
拦羊
lán yáng/xiáng
放羊﹐牧羊。 -
攘羊
rǎng yáng/xiáng
《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邢昺疏:"言因羊来入己家﹐父即取之。"后以"攘羊"谓扬亲之过。 -
放羊
fàng yáng/xiáng
①把羊赶到野外吃草 。②比喻不加管理,任其自由行动:老师没来上课,学生只好~。 -
方羊
fāng yáng/xiáng
1.亦作"方佯"。亦作"方洋"。 2.即彷徉。徘徊﹐不自安貌。 3.即彷徉。翱翔;腾飞。 -
昌羊
chāng yáng
菖蒲。昌,通"菖"。 -
望羊
wàng yáng/xiáng
1.亦作"望洋"﹑"望佯"﹑"望阳"。仰视貌;远视貌。 2.犹仿佯。参见"望游"。 -
枭羊
xiāo yáng/xiáng
1.亦作"枭阳"。亦作"枭杨"。 2.兽名。即狒狒。 -
架羊
jià yáng/xiáng
以羊驾车。 -
栈羊
zhàn yáng/xiáng
在圈内加料精养的肥羊。 -
桑羊
sāng yáng/xiáng
西汉经济学家桑弘羊的省称。 -
槛羊
jiàn/kǎn yáng/xiáng
槛中的羊。喻受制于人者。 -
求羊
qiú yáng/xiáng
汉代隐士求仲与羊仲的并称。 -
汤羊
tāng/shāng yáng/xiáng
用滚水烫后煺毛而不剥皮的羊。 -
法羊
fǎ yáng/xiáng
1.亦作"灋羊"。 2.牢礼之法中规定之羊牲。 -
滩羊
tān yáng/xiáng
我国优良裘皮用绵羊品种之一。分布于宁夏甘肃的黄河两岸。公羊有螺旋形的角,伸向两侧,母羊多无角。头部有黑色或褐色花斑。体躯长,脂尾锥形。毛长七厘米以上,成辫状。皮板轻软,比一般羊皮贵重。 -
火羊
huǒ yáng/xiáng
古代以干支配五行﹑五色及十二生肖以纪年,丁为火,未属羊,"火羊"指丁未年。逢这一年多生变乱,因以"火羊"指国家发生灾祸。 -
灵羊
líng yáng/xiáng
即羚羊。角可入药。 -
炙羊
zhì yáng/xiáng
烤羊肉。 -
烂羊
làn yáng/xiáng
《后汉书.刘玄传》:"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着绣面衣﹑锦褲﹑襜褕﹑诸于,骂詈道中。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以"烂羊"为典,指地位卑下者或滥授官爵。 -
烧羊
shāo yáng/xiáng
1.指唐时士子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 2.经过烹调﹑作为食品的羊肉。 -
牂羊
zāng yáng/xiáng
母羊。 -
牧羊
mù yáng
看羊,放羊。 -
牵羊
qiān yáng/xiáng
《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及释微子,复其位如故。"后以"牵羊"﹑"牵羊肉袒"﹑"牵羊把茅"表示降服或用为降服的典故。 -
牺羊
xī yáng/xiáng
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羊。 -
犬羊
quǎn yáng/xiáng
1.狗和羊。 2.常用以比喻任人宰割者﹐如俘虏﹑囚犯等。 3.旧时对外敌的蔑称。 -
獖羊
fèn yáng
传说中的怪兽。 -
玉羊
yù yáng/xiáng
1.传说中的华山之灵。其出现,主生贤佐。 2.瑞物。古时以为五音和谐﹑声教昌明则玉羊现。 3.玉制的羊。 4.天狼星的别名。 -
祈羊
qí yáng/xiáng
烹羊以祭。古代祭山的一种祭仪。 -
盘羊
pán yáng/xiáng
羊的一种。角向下盘曲呈螺旋形,毛厚而长,棕灰色,尾短,四肢强劲,能爬高山。野生于华北﹑内蒙等地区。肉可食用,毛皮可制衣。 -
相羊
xiāng/xiàng yáng/xiáng
1.亦作"相佯"。亦作"相徉"。 2.徘徊;盘桓。 -
眠羊
mián yáng/xiáng
宋时的一种面制食物。状似卧羊,故名。 -
石羊
shí/dàn yáng/xiáng
1.封建时代贵族﹑大臣墓前石兽的一种。 2.岩羊。一种介乎山羊和绵羊之间的羊。多生活在高山上。 -
神羊
shén yáng/xiáng
獬豸的别称。传说是一种能以其独角辨别邪佞的神兽。亦指獬豸冠。 -
童羊
tóng yáng/xiáng
羊羔。 -
羊毛
yáng/xiáng máo
天然纤维的一种。羊身上的毛。是主要纺织原料之一。纤维柔软而富有弹性。有独特的毡缩性。按细度分为细羊毛、半细羊毛和粗羊毛三类。作为纺织原料使用得最多的是绵羊毛,山羊毛中仅一部分能供纺织用。 -
羊桃
yáng táo
1.即阳桃。东印度一种乔木,在热带广泛栽培。2.阳桃的果实,由绿色至黄色,通常略有酸味,很多地用于中国烹调中。 -
羊歧
yáng/xiáng qí
羊入歧途。比喻事理不易掌握而容易失误。 -
羊毫
yáng/xiáng háo
羊毛。又特指用羊毛制成的毛笔,性较软。 -
羊栖
yáng/xiáng qī/xī
旧时仡佬族的住屋。 -
羊角
yáng/xiáng jiǎo/jué
①旋风:翻动扶摇羊角。②枣的别名:羊角树|羊角枣。 -
羊齿
yáng/xiáng chǐ
草本植物,多生长在阴湿的地方,根茎短而粗,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孢子囊群生在叶脉的两侧。也叫绵马。 -
羊白
yáng/xiáng bái
一种因缺乏色素而引起的白斑病。又称羊白头。 -
羊羚
yáng/xiáng líng
几种牛科动物(如臆羚、斑羚、落矶山雪羊),与山羊有亲缘关系,但亦有某些方面与羚羊相像。 -
羊求
yáng/xiáng qiú
汉高士羊仲﹑求仲的并称。 -
羊酒
yáng/xiáng jiǔ
羊和酒。亦泛指赏赐或馈赠的物品。 -
羊祸
yáng/xiáng huò
1.亦作"羊旤"。 2.古人把羊怪胎等异常现象和羊的疾疫视作灾变的征兆,故称。 -
羊水
yáng/xiáng shuǐ
使胚胎悬浮在羊膜里的浆液。 -
羊胃
yáng/xiáng wèi
见"羊胃羊头"。 -
羊羔
yáng/xiáng gāo
1.小羊。 2.羊胎。 3.酒名。 -
羊矢
yáng/xiáng shǐ
股内侧近阴处。 -
羊脂
yáng/xiáng zhī
羊油。 -
羊酪
yáng/xiáng lào
用羊乳制成的一种食品。常借指乡土特产的美味。 -
羊陆
yáng/xiáng lù/liù
晋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与吴将陆抗对峙,二人互无疑忌,使命交通,友好往来,为后人所称许。事见《晋书.羊祜传》。 -
羊肆
yáng/xiáng sì
1.古代祭祀所用的全羊。 2.售羊的店铺。 -
羊说
yáng/xiáng shuō/shuì/yuè
人名。即屠羊说。 -
羊腔
yáng/xiáng qiāng
指羊的肋肉。 -
羊黔
yáng/xiáng qián
见"羊坽"。 -
羊肠
yáng/xiáng cháng
1.喻指狭窄曲折的小路。 2.山名。 3.羊肠坂的省称。 -
羊蹄
yáng tí
蓼科。多年生草本。根粗大,黄色。春夏间开淡绿色花。产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可作猪饲料。根可制栲胶;也可入药,能止血、通便、解毒。 -
羊田
yáng/xiáng tián
传说杨伯雍种玉的田。事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
羊膜
yáng/xiáng mó
包裹胎儿的膜。 -
羊音
yáng/xiáng yīn
在某些疾病中(如在有渗出物的胸膜炎)胸部听诊听到的一种类似羊叫的声音变化。 -
羊灯
yáng/xiáng dēng
用竹丝扎成外糊以纸的羊形灯。民间常在灯节悬挂。 -
羊车
yáng/xiáng chē/jú
1.古代一种装饰精美的车子。 2.宫中用羊牵引的小车。《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晋武帝﹞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盬汁洒地,而引帝车。"《南史.后妃传上.潘淑妃》亦载此,则以为潘淑妃事。后常以羊车降临表示宫人得宠;不见羊车表示宫怨。 3.小车。 4.佛教喻接受佛法的能力。《法华经.譬喻品》以羊车为小乘,鹿车为中乘,牛车为大乘。 -
羊雍
yáng/xiáng yōng
传说中的人名,即杨伯雍,相传曾于田中种玉。事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
羊舌
yáng/xiáng shé
复姓。春秋时晋有羊舌肸。见《左传.襄公十六年》。 -
羊裘
yáng/xiáng qiú
1.羊皮做的衣服。 2.汉严光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后刘秀即帝位,光变名隐身,披羊裘钓泽中。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羊裘"指隐者或隐居生活。 -
羊羹
yáng/xiáng gēng
1.以羊肉制作的羹。 2.用赤小豆粉﹑琼脂﹑砂糖等制成的一种糕点。如天津栗羊羹。 -
羊裙
yáng/xiáng qún
羊欣所穿的裙。《南史.羊欣传》:"欣长隶书。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欣尝夏月着新绢裙昼寝,献之见之,书裙数幅而去。"唐张怀瓘《书断》卷中:"欣着白绢裙,昼眠,子敬乃书其裙及带。欣觉欢乐,遂宝之,后以上朝廷。"后因以"羊裙"为文人间相互雅赏爱慕之典。 -
羊碑
yáng/xiáng bēi
晋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十年,有德政。及卒,襄阳百姓为立碑于岘山。见其碑者无不流泪。旧时因以"羊碑"为颂扬官吏之有德政之典。 -
羊羧
yáng/xiáng suō
古时冉駹族的羊毛织品。 -
羊沟
yáng/xiáng gōu
1.流经宫苑的沟渠。 2.古代斗鸡之所。 -
纱羊
shā yáng/xiáng
虫名。蜻蛉之别名。 -
绵羊
mián yáng/xiáng
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牛科。反刍家畜。体丰满,被毛绵密,多白色。头短,公羊多有螺旋状大角,母羊无角或角细小。四肢强健。尾型不一,有长瘦尾、脂尾、短尾、肥尾之分。寿命约十五年。以温带、寒带分布最多。主要用于产毛和肉。 -
羊斟
yáng/xiáng zhēn
春秋时宋人。郑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羊斟为华元御,华元杀羊以飨士而不及斟。将战,斟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御,我为政。"驰入郑师,宋遂败。见《左传.宣公二年》及《史记.宋世家》﹑《郑世家》。 -
羊岘
yáng/xiáng xiàn
见"羊碑"。 -
羊城
yáng/xiáng chéng
1.广州的别名。 2.契丹设置的进行贸易的处所。 -
羊圈
yáng/xiáng quān/juàn/juān
羊棚,羊栏。 -
羊杜
yáng/xiáng dù
晋羊祜﹑杜预二人先后镇襄阳,有政绩,后人因并称之。 -
羊傅
yáng/xiáng fù
即羊祜。晋武帝时,羊祜镇襄阳,有德政。死后追赠太傅。世称羊傅。 -
羊枣
yáng/xiáng zǎo
1.亦称"羊矢枣"。 2.果名。君迁子之实,长椭圆形,初生色黄,熟则黑,似羊矢,俗称"羊矢枣"。 -
羊头
yáng/xiáng tóu/tou
三棱形的箭镞。 -
羊孙
yáng/xiáng sūn/xùn
羊胜与公孙诡的并称。汉梁孝王招延四方豪杰,齐人羊胜﹑公孙诡往归之。梁孝王与胜诡谋,阴使人刺杀爰盎。汉景帝疑梁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事见《汉书.梁孝王刘武传》。后因以"羊孙"作为策划阴谋者的代称。 -
羊卜
yáng/xiáng bǔ/bo
古代西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占卜法。 -
羊子
yáng/xiáng zǐ
1.初生的羊。 2.米麦中的小黑甲虫。 -
羊工
yáng/xiáng gōng
放羊的雇工。 -
羊坽
yáng/xiáng líng
1.亦作"羊黔"。 2.古代攻城的一种战具。高积薪土,以攻敌人。 -
羊左
yáng/xiáng zuǒ
战国燕羊角哀与左伯桃的并称。后以指友谊深厚者。 -
羊性
yáng/xiáng xìng
谓无主见,跟着别人跑。 -
羊倌
yáng/xiáng guān
专职牧羊的人。 -
羊旤
yáng/xiáng huò
见"羊祸"。 -
羊昙
yáng/xiáng tán
晋谢安之甥。《晋书.谢安传》:"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后将羊昙醉后过西州恸哭而去的事用为感旧兴悲之典。 -
羊栏
yáng/xiáng lán
羊圈。 -
羚羊
líng yáng
哺乳纲偶蹄目牛科一个类群的通称。四肢细长,蹄小而尖,善于奔跑。能耐干旱。通常生活在非洲、亚洲的旷野或荒漠。种类很多,中国有原羚、藏羚和斑羚等。 -
羔羊
gāo yáng/xiáng
小羊,多比喻天真、纯洁或弱小者:替罪的~。 -
羵羊
fén yáng/xiáng
古代传说谓土中所生的精怪。 -
羯羊
jié yáng/xiáng
阉割了的公羊。 -
羬羊
qián/xián/yán yáng/xiáng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
翔羊
xiáng yáng/xiáng
见"翔佯"。 -
胡羊
hú yáng/xiáng
指产于胡地的羊。今亦称绵羊为"胡羊"。 -
芒羊
máng yáng/xiáng
见"芒洋"。 -
苑羊
yuàn yáng/xiáng
复姓。周时莒国有苑羊牧之。见《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
菜羊
cài yáng
专供宰杀食用的羊。 -
蚁羊
yǐ yáng/xiáng
《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后以"蚁羊"喻趋附美色。 -
蛟羊
jiāo yáng/xiáng
传说一种似羊之兽。 -
襄羊
xiāng yáng/xiáng
徜徉。游荡貌。 -
觥羊
gōng yáng/xiáng
大羊。 -
触羊
chù yáng/xiáng
触藩之羊。比喻处于困境。 -
证羊
zhèng yáng/xiáng
谓告发父亲偷羊。 -
豪羊
háo yáng/xiáng
传说中的一种长毛羊。 -
贲羊
bēn yáng
传说中的土中怪兽。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