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版” 词语大全

  • 一版 yī bǎn
    1.见"一板"。 2.书籍排印一次为一版,一版还可包括多次印刷。
  • 三版 sān bǎn
    见"三板"。
  • 乡版 xiāng bǎn
    指乡试中式的名单。
  • 书版 shū bǎn
    见"书板"。
  • 云版 yún bǎn
    1.亦作"云板"。 2.绘有云形图案的小板。古代用为车饰。 3.一种两端作云头形的铁质(或木质)响器。旧时官府﹑富贵人家和寺院用作报事﹑报时或集众的信号。
  • 仕版 shì bǎn
    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亦借指仕途,官场。
  • 位版 wèi bǎn
    帝王郊祀天地祖宗时,用以书神位之版。
  • 假版 jiǎ/jià bǎn
    1.亦作"假板"。 2.谓未经朝廷宣布的权宜任命;或指对低级官吏不须通过朝廷的任命。受任命者称假版官。 3.指权宜任命的证书。
  • 停版 tíng bǎn
    书刊停止出版,不再印行。
  • 元版 yuán bǎn
    指元代刊印的书籍。
  • 再版 zài bǎn
    书刊第二次出版。有时也指第二次印刷。
  • 冕版 miǎn bǎn
    冕顶之板。又名延。
  • 凸版 tū bǎn
    版面印刷的部分高出空白部分的印刷版,如木版﹑铅版﹑锌版﹑网目版﹑三色版﹑电镀凸版等。
  • 凹版 āo bǎn
    雕刻的部分凹入版面的印刷版,如铜版﹑钢版﹑照相凹版。凹版印刷品纸面显出凸起的油墨,常用于印刷钞票﹑邮票等。
  • 出版 chū bǎn
    利用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出版物以利传播的行为。是有文字以后发展起来的。古代金文、石刻以及人工抄写、刻绘书籍,是一定意义上的出版。正式的出版是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至唐代中叶盛行。现代出版主要指图书、报刊、音像读物等的编辑、印刷(或复制录音、录像、缩微品等)、发行三个方面。当代出现的电子出版活动,又为出版增加了新的内容。
  • 刊版 kān bǎn
    1.亦作"刊板"。 2.刻版或排版。
  • 初版 chū bǎn
    谓图书的第一版。
  • 制版 zhì bǎn
    制作各种印刷上用的版子。
  • 刻版 kè bǎn
    见"刻板"。
  • 原版 yuán bǎn
    1.印刷品的最初版本。 2.特指未经翻译的原作。
  • 响版 xiǎng bǎn
    1.亦作"响板"。 2.乐器。以石制成,寺观或家中设于殿前堂上作传呼之用。
  • 图版 tú bǎn
    主要用于印制照相图片﹑插图或表格的一种印刷版,用铜﹑锌等金属制成。
  • 墨版 mò bǎn
    1.亦作"墨板"。 2.印书的木版。因印刷时须在版上刷墨,故名。
  • 复版 fù bǎn
    指套色版。
  • 头版 tóu bǎn
    报纸的第一页。
  • 奏版 zòu bǎn
    犹奏牍﹐写在版牍上的奏章。
  • 套版 tào bǎn
    1.亦作"套板"。 2.按印刷页折叠的顺序﹐将印刷版排列在印刷机上。 3.分色套印。
  • 宋版 sòng bǎn
    指宋代雕板印刷的书本。
  • 封版 fēng bǎn
    指授予官职的诏书。
  • 小版 xiǎo bǎn
    户部员外郎的别称。
  • 底版 dǐ/de bǎn
    1.即底片。指拍摄和冲洗过的胶片。 2.位于矿层或矿脉下面的岩层。版,也写作"板"。
  • 开版 kāi bǎn
    见"开板"。
  • 心版 xīn bǎn
    心。心司记忆,如留痕于版上,故称。
  • 息版 xī bǎn
    谓停止读书。版,古时书写用的竹木片。指书籍。
  • 手版 shǒu bǎn
    见"手板"。
  • 懒版 lǎn bǎn
    斜置床榻上的靠背。
  • 户版 hù bǎn
    户籍;户口。
  • 扩版 kuò bǎn
    报刊扩大版面或增加版数:晚报将于7月1日~,由四版增为八版。
  • 改版 gǎi bǎn
    1.亦称"改样"。 2.按照校样上指出的错误,在活字版上逐个改正。亦指书籍再版前,根据修改后的文字,在原版上逐个调整。
  • 投版 tóu bǎn
    喻弃官。版,即笏。
  • 拼版 pīn bǎn
    按照书刊所要求的大小和式样,把排好顺序的铅字拼成版面。
  • 排版 pái/pǎi bǎn
    亦称“排字”。将原稿的文字、线条、表格等排组成印刷版面的工艺过程。原为手工操作,后逐步发展用机械铸排、照相排版、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照相排版系统等。
  • 搢版 jìn bǎn
    插笏版于腰。引申指朝见。
  • 摹版 mó bǎn
    翻刻的版本。
  • 撤版 chè bǎn
    撤除印版。
  • 敛版 liǎn bǎn
    古代官员朝会时皆执手版,端持近身以示恭敬。
  • 斩版 zhǎn bǎn
    见"斩板"。
  • 明版 míng bǎn
    指明代所刻的书。精刻的明版可与宋版媲美,但一般明代刻本讹漏颇多,书坊所刻尤甚。
  • 更版 gēng/gèng bǎn
    改授官职。
  • 望版 wàng bǎn
    见"望板"。
  • 木版 mù bǎn
    见"木板"。
  • 桃版 táo bǎn
    见"桃板"。
  • 歌版 gē bǎn
    见"歌板"。
  • 正版 zhèng bǎn
    出版单位正式出版的版本(区别于‘盗版’):~书|~光盘。
  • 沙版 shā/shà bǎn
    见"沙板"。
  • 洋版 yáng bǎn
    用铅字排版印刷。区别于木版﹑铜版。
  • 活版 huó bǎn
    活字版:~印刷术。
  • 溃版 kuì/huì bǎn
    谓陷落。
  • 版臿 bǎn chā
    见"版插"。
  • 版纳 bǎn nà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所属的旧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1960年版纳改为县,如版纳景洪改称景洪县。
  • 版次 bǎn cì
    图书出版的先后次序。图书第一次出版的叫‘第一版’或‘初版’,修订后重排出版的叫‘第二版’或‘再版’,以下类推。
  • 版位 bǎn wèi
    1.古代举行典礼时以板牌标明的参加者的就位处。 2.牌位;神位。
  • 版画 bǎn huà
    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铜版、锌版、木版、石版、麻胶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 版心 bǎn xīn
    ①书刊等每面排印文字、图画的部分。②版口。
  • 版缠 bǎn chán
    牵扯。
  • 版屋 bǎn wū
    1.用木板建造的房屋。晋左思《三都赋》序:"见'在其版屋'﹐则知秦野西戎之宅。"《诗.秦风.小戎》作"板屋"。以板为屋﹐为我国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习尚。因亦借指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2.指简陋住宅。亦用作谦词﹐犹茅舍。
  • 版本 bǎn běn
    同一部书因编辑、传抄、刻版、排版或装订形式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本子。
  • 版子 bǎn zǐ
    1.即业。古代悬挂钟磬类打击乐器的支架上的横木。 2.用以印刷书刊的底板。
  • 版奏 bǎn zòu
    1.即简牍。 2.持版启奏。
  • 版国 bǎn guó
    版图﹐疆域。
  • 版权 bǎn quán
    即著作权。出版单位可以根据出版合同在合同有效期内获得作品的使用权。
  • 版税 bǎn shuì
    出版者按照出售出版物所得收入的约定百分数付给作者的报酬。
  • 版插 bǎn chā
    1.亦作"版臿"。 2.泛指建筑用具。版﹐筑墙器具。插﹐同"锸"﹐起土器具。 3.用作动词。
  • 版面 bǎn miàn
    ①书报杂志上每一页的整面。②书报杂志的每一面上文字图画的编排形式:~设计。
  • 版职 bǎn zhí
    以白版形式授予的职务或封号。
  • 版行 bǎn xíng
    出版发行。
  • 版尹 bǎn yǐn
    掌管地方户籍的小吏。
  • 版檄 bǎn xí
    任命官员的文书。
  • 版轝 bǎn yú
    见"版舆"。
  • 版盖 bǎn gài
    车辆四周的挡板和车盖。
  • 版部 bǎn bù
    户部的别称。
  • 版型 bǎn xíng
    即纸型。
  • 版图 bǎn tú
    原指户籍和地图,今泛指国家的领土、疆域:我国~辽阔。
  • 版口 bǎn kǒu
    木板书书框的中缝。也叫版心或页心。
  • 版瓦 bǎn wǎ
    大瓦。
  • 版筑 bǎn zhù
    〈书〉筑土墙用的夹板和杵(筑土墙时,夹板中填入泥土,用杵夯实)。泛指土木营造的事情。也作板筑。
  • 版式 bǎn shì
    版面的格式。
  • 版牍 bǎn dú
    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 版齿 bǎn chǐ
    门牙阔而整齐。
  • 版刺 bǎn cì
    即名片。
  • 版籍 bǎn jí
    〈书〉①登记户口、土地的薄册。②泛指领土、疆域。③书籍。
  • 版刻 bǎn kè
    文字或图画的木版雕刻。
  • 版谒 bǎn yè
    持名帖进见。
  • 版簿 bǎn bù
    户籍。
  • 版版 bǎn bǎn
    邪僻;反常。
  • 版曹 bǎn cáo
    宋代户部左曹的别称。因职掌版籍﹐故称。亦借指户部。
  • 版章 bǎn zhāng
    1.帐簿。亦借指登记在簿册上的财物。 2.版图﹐疆域。
  • 版舆 bǎn yú
    1.亦作"版轝"。一种木制的轻便坐车。 2.版图﹐疆域。
  • 版荡 bǎn dàng
    《诗.大雅》有《板》﹑《荡》两篇﹐皆刺周厉王暴虐无道﹐而致天下不宁。版﹐同"板"。后因以"版荡"指动乱不安。
  • 版辕 bǎn yuán
    板车。
  • 版授 bǎn shòu
    1.谓不经朝命而用白版授予官职或封号。 2.指封号。
  • 牙版 yá bǎn
    见"牙板"。
  • 玉版 yù bǎn
    1.亦作"玉板"。 2.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亦泛指珍贵的典籍。 3.特指上有图形或文字,象征祥瑞﹑盛德或预示休咎的玉片。 4.一种光洁坚致的宣纸。 5.笋的别名。 6.鳣的别名。 7.美称击节的拍板。 8.喻冰块。
  • 琼版 qióng bǎn
    见"琼板"。
  • 瓷版 cí bǎn
    印版的一种。清康熙五十八年,泰安县人徐志定曾用瓷制成印版,刊印张尔岐所著《周易说略》一书,序文中称瓷版"坚致胜木"。全书字体端正,行格整齐。
  • 白版 bái bǎn
    见"白板"。
  • 盗版 dào bǎn
    盗印。
  • 石版 shí/dàn bǎn
    见"石板"。
  • 碑版 bēi bǎn
    1.亦作"碑板"。 2.碑碣上所刻的志传文字。 3.泛指碑碣。 4.指拓印的碑帖。 5.书法中北碑一派。
  • 祝版 zhù bǎn
    1.亦作"祝板"。 2.书写祝文的木版﹑纸版等,祭祀时所用。
  • 神版 shén bǎn
    神位牌。
  • 禅版 chán bǎn
    即倚版。僧人坐禅时倚身或安手之器。世俗亦用之。以一长方形板,上下穿穴,贯索其中,缚着于绳床后背之横绳,使版面稍斜,可以倚身。亦常于夏日横安膝上,作为安手及支颐之用。
  • 筑版 zhù/zhú bǎn
    即版筑。谓墙板与杵。筑墙﹐以泥置板夹中﹐用杵舂实。
  • 简版 jiǎn bǎn
    1.亦作"简板"。 2.亦称"简牌子"。把字写在木板或金属板上的简帖。 3.打击乐器。用长条形竹板或木板制成﹐说唱道情等曲艺时用来伴奏。
  • 絶版 jué bǎn
    1.亦作"絶板"。 2.书籍印刷后毁版不再印行。
  • 纸版 zhǐ bǎn
    1.用作衬底的硬厚纸张。 2.亦作"纸板"。印刷用的纸型。
  • 绝版 jué bǎn
    书籍毁版不再印行。
  • 续版 xù bǎn
    书籍出版后售完,再行印刷出版,谓之续版。
  • 缩版 suō/sù bǎn
    1.亦作"缩板"。 2.谓以索束墙板。版,墙版。
  • 翻版 fān bǎn
    ①翻印的版本。②比喻照搬、照抄或生硬模仿的行为。
  • 老版 lǎo bǎn
    见"老板"。
  • 胶版 jiāo bǎn
    印刷书籍、报刊等的胶制底版。
  • 蜡版 là/zhà bǎn
    用蜡纸打字或刻写成的供油印的底板。
  • 计版 jì bǎn
    指州郡上计的簿书。
  • 设版 shè bǎn
    谓建筑工事。版﹐版筑的土墙。泛指工事。
  • 诏版 zhào bǎn
    见"诏板"。
  • 诗版 shī bǎn
    见"诗板"。
  • 谙版 ān bǎn
    金人尊大之称。
  • 象版 xiàng bǎn
    见"象板"。
  • 负版 fù bǎn
    1.手持国家图籍。 2.指国家版图。 3.见"负板"。 4.身负版臿的人。指体力劳动者。 5.见"负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