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刀” 词语大全

  • 三刀 sān dāo
    《晋书.王浚传》:"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浚为益州刺史。"后遂以"三刀"作为刺史之代称。唐杨炯《恒州刺史王义童神道碑》:"门容驷马,位列三刀。"亦用作官吏升迁之典实。
  • 主刀 zhǔ dāo
    担任手术治疗中的主要操作者。
  • 书刀 shū dāo
    在竹木简上刻字或削改的刀。古称削,汉人称书刀。
  • 交刀 jiāo dāo
    剪刀。
  • 仪刀 yí dāo
    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历代形制不一。
  • 作刀 zuò dāo
    工匠使用的刀具。
  • 佩刀 pèi dāo
    佩在腰间的刀。古代男子服饰之一,佩之以示威武。
  • 侧刀 cè dāo
    汉字偏旁名,形状是"刂",如"别"﹑"利"﹑"判"﹑"刘"等字的右边部分。
  • 倭刀 wō/wēi dāo
    1.日本旧时所制的佩刀,以锋利着称。我国古代称之为日本刀,又称倭刀。 2.青狐皮的别名。
  • 光刀 guāng dāo
    ①利用激光代替钢制手术刀进行手术的装置。②这种装置的光束。
  • 八刀 bā dāo
    "分"的隐语。
  • 关刀 guān dāo
    一种长柄大刀。相传三国蜀名将关羽善用,故名。
  • 兵刀 bīng dāo
    指兵器﹐借指战事。
  • 军刀 jūn dāo
    旧时军人用的长刀。
  • 剪刀 jiǎn dāo
    使布、纸、绳等东西断开的铁制器具,两刃交错,可以开合。
  • 冰刀 bīng dāo
    装在滑冰鞋底下的钢制刀形器具。
  • 凶刀 xiōng dāo
    用来行凶的刀。
  • 刀圭 dāo guī
    1.中药的量器名。 2.指药物。 3.指医术。 4.乳酪类的食物的别名。 5.汤匙。
  • 刀叶 dāo yè/xié
    1.佛教语。指地狱中用以刺割罪人的尖利之叶。 2.刀片。
  • 刀刃 dāo rèn
    1.刀用来切削的一边。 2.刀类兵器的泛称。 3.喻关键处。
  • 刀子 dāo zǐ
    小刀。
  • 刀头 dāo tóu/tou
    1.刀的尖端。亦指刀身。 2."还"的隐语。还归。刀头有环,环﹑还音同。
  • 刀匕 dāo bǐ
    刀和匙。食具。
  • 刀籋 dāo niè
    见"刀镊"。
  • 刀剑 dāo jiàn
    1.刀和剑。古代兵器。 2.泛指武器。
  • 刀铭 dāo míng
    古代文体之一。刻在刀上的铭文。
  • 刀榼 dāo kē
    木制的刀匣。
  • 刀札 dāo zhá
    书写。
  • 刀楯 dāo shǔn/dùn
    刀和盾牌。古代短兵器。
  • 刀欛 dāo bà
    见"刀把"。
  • 刀麻 dāo má
    1.方言。指刀。武器。 2.特指菜刀。
  • 刀仗 dāo zhàng
    1.亦作"刀杖"。 2.刀和杖。古代兵器总称。 3.刀和杖。屠宰用具。
  • 刀山 dāo shān
    1.佛教语。地狱中的酷刑之一。 2.喻极险恶的境地。
  • 刀钩 dāo gōu
    喻小利。
  • 刀术 dāo shù/shú/zhú
    以刀为器械的武术练习。由缠头裹脑动作和劈、砍、撩、扎等刀法组成套路。有单刀、双刀、长柄大刀三类。刀术套路繁多,常见的有梅花刀、燕青刀、春秋刀、连环刀、太极刀、六合刀、八卦刀等。
  • 刀脊 dāo jǐ
    1.刀背。 2.喻陡险之道。
  • 刀身 dāo shēn
    指刀除刀柄外的主要部分。
  • 刀兵 dāo bīng
    1.泛指武器。 2.指战事。
  • 刀剪 dāo jiǎn
    刀和剪子。泛指日用的切割剪裁工具。
  • 刀客 dāo kè
    1.清末陕西民间秘密团体。因会员经常佩带长约三尺﹑宽约二寸的关山刀子,故称。相传创立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以前。其成员多属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工人及其他城市劳动人民和游民,长期秘密活动于渭河两岸和潼关以西﹑西安以东地区,反抗封建压迫剥削。辛亥革命时期,不少成员接受同盟会领导,多次参加武装起义,成为陕西光复的重要力量。后流为军阀爪牙。 2.民国初年亦称土匪为刀客。
  • 刀疮 dāo chuāng
    刀伤。
  • 刀风 dāo fēng
    1.佛教语。人临终时,备受死苦,四大分离。其中风解肢节如刀,名为刀风。 2.泛指狂暴的风。
  • 刀蜜 dāo mì
    见"刀头蜜"。
  • 刀斗 dāo dǒu/dòu
    即刁斗。
  • 刀片 dāo piàn/piān
    1.指未装柄的刀身部分。 2.装在保险刀架内刮脸用的薄钢片。 3.装在机械上作切削用的片状刃具。
  • 刀室 dāo shì
    1.亦作"刀{?}"。 2.即刀鞘。
  • 刀刀 dāo dāo
    动摇貌。
  • 刀砺 dāo lì
    1.小刀和磨刀石。古人或少数民族随身携带的日用品。 2.专指磨刀石。
  • 刀呾 dāo dá/dàn
    絮烦。
  • 刀锯 dāo jù
    1.刀和锯。古代刑具。亦代指刑罚。 2.刀和锯。特指施宫刑之用具。借指施宫刑。 3.刀和锯。泛指木工工具。
  • 刀柄 dāo bǐng
    1.刀的把手。 2.比喻兵权或生杀大权。
  • 刀叉 dāo chā/chá/chǎ
    刀和叉。指西餐餐具。
  • 刀绳 dāo shéng
    刀和绳。用指自尽之具。
  • 刀豆 dāo dòu
    双子叶植物,豆科。一年生草质藤本。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栽培植物。茎蔓生,花淡红色。荚果大,像带子,扁而略弯曲。种子红色或褐色。另有矮刀豆,荚果较小,种子白色。嫩荚都可作蔬菜。
  • 刀切 dāo qiē
    1.用刀切割。 2.刨去或好像刨去。
  • 刀鋋 dāo chán
    刀和短矛。古代兵器。
  • 刀枮 dāo xiān/zhēn
    见"刀砧"。
  • 刀勅 dāo chì
    见"刀敇"。
  • 刀锥 dāo zhuī
    喻微末的小利。
  • 刀环 dāo huán
    见"刀镮"。
  • 刀镮 dāo huán
    1.亦作"刀环"。 2.刀头上的环。 3.《汉书.李陵传》:"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归还也。"环﹑还同音,后因以"刀环"为"还归"的隐语。
  • 刀杖 dāo zhàng
    见"刀仗"。
  • 刀箭 dāo jiàn
    刀和弓箭。古代武器。
  • 刀枪 dāo qiāng
    刀和枪。泛指武器。
  • 刀鱼 dāo yú
    鱼名。即鮆鱼,亦名刀鲚。形似刀,故名。
  • 刀具 dāo jù
    切削工具的统称,包括车刀﹑铣刀﹑刨刀﹑绞刀﹑钻头等。广义地说,也包括屠宰牲畜﹑切削食物和医疗手术等所用的刀在内。
  • 刀砧 dāo zhēn
    1.亦作"刀碪"。亦作"刀枮"。 2.刀和砧板。指宰割工具。 3.借指宰杀。
  • 刀痕 dāo hén
    刀伤留下的瘢痕。
  • 刀几 dāo jī/jǐ
    1.亦作"刀机"。 2.切肉用的刀和几案。 3.谓诛除。 4.喻危险境地。
  • 刀笔 dāo bǐ
    1.古代书写工具。古时书写于竹简,有误则用刀削去重写。 2.借指文章。 3.指法律案牍。 4.见"刀笔吏"。 5.指诉讼文字。 6.指奏议及制诰等公牍文字。 7.指尺牍。
  • 刀斧 dāo fǔ
    刀和斧子。古代刑具。亦借指严刑。
  • 刀碪 dāo zhēn
    见"刀砧"。
  • 刀伤 dāo shāng
    刀所砍的伤。
  • 刀背 dāo bèi/bēi
    指刀不用于切削的一面。
  • 刀镊 dāo niè
    1.亦作"刀籋"。 2.刀与镊子。除毛发的工具。亦借指理发整容。
  • 刀削 dāo xiāo/xuē
    见"刀鞘"。
  • 刀门 dāo mén
    指卫士举起刀斧等兵器交错架成门状。用以立誓或显示威力震慑对方。
  • 刀墨 dāo mò
    古代黥刑。
  • 刀靶 dāo bǎ
    见"刀把"。
  • 刀钱 dāo qián
    古代货币。
  • 刀口 dāo kǒu
    1.指刀用来切削的一边。 2.喻关键处。 3.动手术或受刀伤留下的伤口。
  • 刀丛 dāo cóng
    喻险恶的或战争的环境。
  • 刀戟 dāo jǐ
    刀和戟。古代武器。
  • 刀工 dāo gōng
    切菜的技术。
  • 刀鸭 dāo yā
    鸭的一种。
  • 刀布 dāo bù
    古代货币。
  • 刀机 dāo jī
    见"刀几"。
  • 刀锋 dāo fēng
    刀刃;刀尖。
  • 刀尺 dāo chǐ/chě
    1.剪刀和尺。裁剪工具。 2.指服装的制作。 3.喻法式规矩。 4.喻品评进退人才的权力。 5.方言。修饰,打扮。
  • 刀人 dāo rén
    隋宫的嫔御名。
  • 刀芒 dāo máng
    刀尖。
  • 刀币 dāo bì
    中国古代的铜币。形状像刀,故称。春秋战国时齐、赵、燕等国铸造,种类很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
  • 刀俎 dāo zǔ
    刀和砧板。比喻宰割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刀火 dāo huǒ
    指战乱。
  • 刀鞘 dāo qiào/shāo
    1.亦作"刀削"。 2.刀的套子。
  • 刀鲚 dāo jì
    鱼名。即刀鱼。
  • 刀镰 dāo lián
    即镰刀。农具。
  • 刀敕 dāo chì
    1.亦作"刀勅"。 2.捉刀应敕的省称。借指权臣。
  • 刀把 dāo bǎ/bà
    1.亦作"刀靶"。亦作"刀欛"。 2.刀的把手。 3.比喻把柄。 4.比喻权柄。参见"刀把子"。
  • 刀槊 dāo shuò
    刀和长矛。泛指兵器。
  • 刀州 dāo zhōu
    《晋书.王浚传》:"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浚为益州刺史。"后因以刀州为益州的别称。
  • 刀法 dāo fǎ
    特指刻印章时用刀的技法。主要有冲刀、切刀两种。冲刀起刀时刀杆与印面成约30°角,刻时以腕力驱使刀锋入石前冲。切刀起刀时与印面成约65°角,刻时先以刀锋右角入石,继以刀刃下切直至刀锋左角入石。
  • 刀梦 dāo mèng
    见"刀州梦"。
  • 刀铍 dāo pí/pī
    刀剑。
  • 刀矟 dāo shuò
    即刀槊。
  • 刀抹 dāo mǒ/mò/mā
    旧时一种女式小脚鞋子。
  • 刀螂 dāo láng
    即螳螂。
  • 刀瘢 dāo bān
    刀痕。
  • 则刀 zé dāo
    汉字偏旁之一的名称。亦称立刀。楷书形状为"刂",如"削"﹑"刮"等字右边的部分。
  • 刨刀 páo/bào dāo
    ①刨床上用的刀具,结构跟车刀相似。②木工用的机械刨的九具,片状,扁长。③刨子上刮削木料的部分。也叫刨铁、刨刃儿。
  • 刮刀 guā dāo
    手工工具,条形,横截面有扁平形、半圆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主要用来刮去工件表面的量金属,提高工件的外形精度和光洁度。
  • 刺刀 cì/cī dāo
    1.用于劈刺的一种尖刀。 2.今指装在步枪上部的一种短刀,用于近战中刺杀敌人。
  • 刳刀 kū dāo
    从待加工的毛坯主体上刳掉碎屑用(如在车床作业里)的工具。
  • 刻刀 kè dāo
    雕刻所用的刀具。
  • 剃刀 tì dāo
    刮去毛发用的刀子。
  • 剂刀 jì dāo
    即剪刀。
  • 削刀 xiāo/xuē dāo
    1.书刀。 2.泛指刮削用的刀具。
  • 割刀 gē dāo
    1.用以切割之刀。 2.形似镰刀的武器。 3.钢制圆形工具,用以在制品上刻削浅沟或花纹。
  • 劈刀 pī/pǐ dāo
    1.用来劈竹﹑木等的厚背刀。 2.用军刀劈杀敌人的技术。分单手劈与双手劈两种,骑兵多用之。此外,还有斩劈﹑返劈等名目,步兵等兵种亦用之。
  • 劖刀 chán dāo
    一种砍削桑枝的短刀。
  • 劙刀 lí dāo
    垦荒农具。
  • 剾刀 kōu dāo
    刑具。剜刀。
  • 勾刀 gōu/gòu dāo
    镰刀类的弯形农具。用以割草或稻禾等。
  • 单刀 dān/shàn/chán dāo
    1.谓手持一把刀。 2.指佩刀的卫士。 3.武器名。单手握持的短柄长刀。
  • 博刀 bó dāo
    朴刀。一种窄长而有短把的刀。
  • 双刀 shuāng dāo
    1.两把刀。 2.比喻两道锐利的眼光。 3.比喻两种手段。
  • 叩刀 kòu dāo
    谓拔刀稍稍出鞘。
  • 吃刀 chī dāo
    切削金属时刀具切入工件;刀砍进他物。
  • 吴刀 wú dāo
    1.传说舜殛鲧所用之刀。 2.泛指宝刀。 3.吴地所产之剪刀。
  • 善刀 shàn dāo
    拭刀。《庄子.养生主》:"善刀而藏之。"陆德明释文:"善,犹拭也。"后用以指事前的准备。
  • 垫刀 diàn dāo
    过去被处决的犯人须向官府或刽子手纳金,称"垫刀"。
  • 大刀 dà dāo
    1.古代一种兵器﹐带有长柄的刀。 2.指用作武器的短柄长刀。 3.指刀币﹐古代齐国的货币。宋梅尧臣有《饮刘原甫家﹐原甫怀二古钱﹐劝酒。其一﹐齐之大刀﹐长五寸半;其一﹐王莽时金错刀﹐长二寸半》诗。
  • 契刀 qì/qiè/xiè dāo
    古钱名。汉王莽于居摄二年(公元7年)所造。
  • 奏刀 zòu dāo
    运刀;操刀割物:奏刀騞然|小心着墨,大胆奏刀,为刻印之要诀。
  • 宝刀 bǎo dāo
    用做武器的稀有而珍贵的刀。
  • 容刀 róng dāo
    1.作装饰品用的佩刀。 2.谓能容纳小船。
  • 封刀 fēng dāo
    1.谓授予使者诛杀大权。犹如俗称"尚方宝剑",常以黄绫封裹,故称。 2.将刀封裹,意谓停止杀戮。
  • 小刀 xiǎo dāo
    1.一种带柄的简单切割工具,由通常是钢制的锋利刀片构成。 2.其刀口可折合在柄中、以便在口袋中携带的一种切割工具。
  • 并刀 bìng dāo
    1.亦称"并州刀"。 2.即并州剪。
  • 尖刀 jiān dāo
    比喻作战时最先插入敌人阵地的:~连ㄧ~组ㄧ~部队。
  • 尺刀 chǐ dāo
    短刀。
  • 屠刀 tú dāo
    1.宰杀牲畜的刀。 2.泛指杀人武器。
  • 布刀 bù dāo
    1.裁布的刀。 2.旧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织布工具。
  • 开刀 kāi dāo
    ①执行斩刑(多见于早期白话):~问斩。②比喻先从某个方面或某个人下手。③医生用医疗器械给病人做手术。
  • 弯刀 wān dāo
    东方各国,特别是印度北部使用的弯曲马刀。
  • 御刀 yù dāo
    古代仪仗中所用之刀。因以指仪仗队员。
  • 恚刀 huì dāo
    佛教语。谓瞋心。因其能如刀之伤人,故称。
  • 悬刀 xuán dāo
    1.弩牙下部如刀形的零件。 2.见"悬刀梦"。 3.皂荚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皂荚》。
  • 慧刀 huì dāo
    佛教语。谓能斩断一切烦恼的智慧。
  • 戒刀 jiè dāo
    旧时僧人所佩带的刀,按戒律只用来割衣物,不许杀生。
  • 战刀 zhàn dāo
    一种刀身微弯供劈刺用的长刀。也称马刀。长约一米,骑兵冲锋时多用之。
  • 扑刀 pū dāo
    刀名。通长一尺九寸五分﹐刃长一尺四寸。上广下狭﹐木柄缠革。参阅《清会典图录.武备图》。
  • 扣刀 kòu dāo
    拔刀微出鞘。
  • 折刀 zhé dāo
    1.又叫“折刀儿”。能折叠嵌入刀柄内的袖珍刀具。 2.藏族人用以防身或砍切物品的各种腰刀,多随身携带。又叫“藏刀”。
  • 拍刀 pāi dāo
    刀名。古代兵器。
  • 捉刀 zhuō dāo
    语出《世说新语·容止》:匈奴来使,曹操将接见,以为自己的相貌不行,叫崔琰代替他,自己却捉刀站立在旁。接见完毕,派人问匈奴使者:“魏王如何?”匈奴使臣回答说:“魏王雅量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后称代人写文章或顶替别人做事为“捉刀”。
  • 掉刀 diào dāo
    古代战刀的一种。
  • 提刀 tí/dī/dǐ dāo
    1.持刀。 2.兵器的一种。
  • 揙刀 biǎn dāo
    与滚牌配合使用的一种战刀。
  • 搏刀 bó dāo
    即朴刀。宋代话本的一种名目,主要讲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类的英雄故事。
  • 操刀 cāo dāo
    1.持刀;执刀。 2.指持刀宰割。 3.比喻做官任事。
  • 昆刀 kūn dāo
    即昆吾刀。
  • 明刀 míng dāo
    古代刀形货币的一种。因上有"明"字,故名。有齐明刀﹑燕明刀之别。为战国时代齐﹑燕﹑赵诸国的铜币,流通范围很广。参阅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周与列国》。
  • 柴刀 chái dāo
    伐木打柴用的刀。
  • 服刀 fú/fù dāo
    佩刀。
  • 木刀 mù dāo
    木制的刀。
  • 杅刀 yú/wū dāo
    涂饰墙壁的工具。杅,同"杇"
  • 杇刀 wū dāo
    涂墙的工具。参见"杅刀"。
  • 杠刀 gàng/gāng dāo
    在布、皮或石头等上磨擦使快些。
  • 板刀 bǎn dāo
    短柄的窄而长的刀。
  • 标刀 biāo dāo
    古兵器,一种短刀。
  • 梦刀 mèng dāo
    《晋书.王浚传》:"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浚为益州刺史。"后因以"梦刀"为官吏升迁之典。
  • 横刀 héng/hèng dāo
    1.横陈佩刀。 2.表示英勇无所畏惧。 3.兵器,一种佩刀。
  • 欧刀 ōu dāo
    古欧冶子所作之剑。后泛指刑人之刀或良剑。
  • 洋刀 yáng dāo
    外国刀(多指日本军用大刀)。
  • 泉刀 quán dāo
    泉与刀皆古代钱币。因以"泉刀"泛称钱币。
  • 法刀 fǎ dāo
    刽子手行刑的刀。
  • 渔刀 yú dāo
    即渔舠。
  • 滚刀 gǔn dāo
    1.一种兵器。 2.一种金属切削工具。沿轴向开有构槽而形成刀刃,作旋转切削运动。用于滚齿机上加工齿轮﹑蜗轮等的齿形。
  • 火刀 huǒ dāo
    〈方〉火镰。
  • 烛刀 zhú dāo
    即烛剪。
  • 烧刀 shāo dāo
    1.亦称"烧刀子"。 2.即烧酒。
  • 牙刀 yá dāo
    饰以象牙的仪仗用刀。
  • 牌刀 pái dāo
    盾牌与斫刀。
  • 牛刀 niú dāo
    宰牛的刀。语出《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常以喻大材器。
  • 狂刀 kuáng dāo
    犹乱刀。
  • 环刀 huán dāo
    古代兵器名。把上有环的刀。
  • 球刀 qiú dāo
    指天球与赤刀。古代天子之宝器。见《书.顾命》。
  • 瓦刀 wǎ/wà dāo
    瓦工用以砍削砖瓦,涂抹泥灰的一种工具。
  • 畬刀 shē/yú dāo
    指用火种刀耕的方法来耕种土地。
  • 窝刀 wō dāo
    青狐皮的别名。
  • 盼刀 pàn dāo
    旧时相术用语。凶恶的目光。
  • 短刀 duǎn dāo
    兵器名。长度较短的刀。
  • 石刀 shí/dàn dāo
    原始社会人们用以割切的石制刀具。
  • 砍刀 kǎn dāo
    1.一种通常带月牙形刀身的刀,用于砍或剁(如肉和蔬菜)。 2.砍柴用的刀,刀身较长,刀背较厚,有木柄。
  • 立刀 lì dāo
    汉字楷书偏旁"刂"的称呼。
  • 竖刀 shù dāo
    见"竖刁"。
  • 竹刀 zhú dāo
    竹制的刀。
  • 笔刀 bǐ dāo
    制笔刀具。
  • 篦刀 bì dāo
    1.亦作"箆刀"。 2.形如篦的刀。
  • 篾刀 miè dāo
    一种用来劈竹片的厚背刀。
  • 翦刀 jiǎn dāo
    铰断布﹑纸﹑绳等物的器具,两刃交错,可以开合。
  • 纤刀 xiān/qiàn dāo
    尖刀。纤,通"歼"。
  • 绞刀 jiǎo dāo
    金属切削工具,用来使工件上原有的孔光洁或使直径扩大。
  • 脍刀 kuài dāo
    切肉的刀。
  • 腰刀 yāo dāo
    武器名。常佩于腰间﹐故称。
  • 莒刀 jǔ dāo
    古代齐国的钱币。莒邑所造,形似刀,故名。
  • 菜刀 cài dāo
    切菜切肉等用的刀。
  • 薅刀 hāo dāo
    镰刀。
  • 虔刀 qián dāo
    《太平御览》卷三四五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三国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有个识刀剑的工匠看了后﹐认为必须身居三公之位的人才可佩带此刀。于是吕虔将刀赠送王祥﹐祥后为司空。祥临死时又将此刀转授其弟王览﹐并说:"吾儿皆凡﹐汝后必兴﹐足称此刀﹐故以相与。"后因以"虔刀"比喻赠人的珍贵之物﹐谓使物得其主。
  • 蜀刀 shǔ dāo
    蜀中所作有环的刀。
  • 衔刀 xián dāo
    1.口中叼刀。 2.犹饮刀。指被杀害。
  • 衮刀 gǔn dāo
    狭长而有长柄的大刀。
  • 裁刀 cái dāo
    裁纸刀。
  • 裙刀 qún dāo
    古时压衣服用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