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脍刀 kuài dāo

切肉的刀。

相关:

详解

脍刀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词语解释:
脍刀,读音为kuài dāo,意思是切肉的刀。
结构:
* 脍:左右结构
* 刀:独体结构
出处:
脍刀一词出自《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原文中提到:“汉宏易服,持脍刀以遯,追者及之,汉宏曰:‘我宰夫也。’举刀示之,乃免。”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名叫汉宏的人为了逃避追捕,换上衣服并拿着脍刀,当追兵追上他时,他声称自己是屠夫,并举起脍刀证明自己的身份,因此逃脱了追捕。
历史演变:
脍刀在古代厨刀中具有鲜明的特征,到了宋代,随着烹饪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专业的厨娘和更为专业的厨刀。到了元代,“菜刀”之名正式在民间出现,并逐渐成为中下层对厨刀的统一称呼,而“脍刀”的称呼则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总结来说,脍刀是古代用来切肉的刀具,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历史的演进,虽然“脍刀”的称呼不再常用,但其作为古代烹饪工具的一部分,仍然值得我们了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