鷭 拼音:fán; 部首:鳥; 笔画:23;
fán
- 水鸟名。鷭鸟 ,形状略像鸡,身体黑灰色或黑褐色,前额有红色块状物。生活在沼泽或河、湖岸边,捕食昆虫、小鱼等
详解
汉字:鷭
拼音:fán
部首:鳥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简体23画,繁体23画,康熙字典笔画23画
五笔编码:TOLO
郑码:PFKR
四角号码:27627
仓颉码:HWHAF
Unicode编码:U+9DED
基本解释:
1. 鷭,是一种古书上记载的水鸟名。它的形状略像鸡,身体颜色为黑灰色或黑褐色,前额有红色块状物。这种鸟常栖息在沼泽或河、湖岸边,善于游泳,主要以昆虫、小鱼等为食。
2. 鷭的头、颈具有角质裸出部分,被称为骨顶。根据骨顶的颜色,人们俗称白骨顶的为大鷭,红骨顶的为小鷭。
字形结构分析:
鷭字由“番”和“鳥”两部分组成,为左右结构。其中“番”字在左侧,表示其发音与“番”相近或有关;“鳥”字在右侧,表示该字的含义与鸟类相关。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鷭字位于【亥集中】【鳥字部】,康熙笔画为23画,页码为页1500第39。其音韵标注为【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同“煩”。此外,还有【玉篇】府袁切,音同“蕃”,但意义相同。
综上所述,鷭是一个描述特定水鸟的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字形结构特点。
拼音:fán
部首:鳥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简体23画,繁体23画,康熙字典笔画23画
五笔编码:TOLO
郑码:PFKR
四角号码:27627
仓颉码:HWHAF
Unicode编码:U+9DED
基本解释:
1. 鷭,是一种古书上记载的水鸟名。它的形状略像鸡,身体颜色为黑灰色或黑褐色,前额有红色块状物。这种鸟常栖息在沼泽或河、湖岸边,善于游泳,主要以昆虫、小鱼等为食。
2. 鷭的头、颈具有角质裸出部分,被称为骨顶。根据骨顶的颜色,人们俗称白骨顶的为大鷭,红骨顶的为小鷭。
字形结构分析:
鷭字由“番”和“鳥”两部分组成,为左右结构。其中“番”字在左侧,表示其发音与“番”相近或有关;“鳥”字在右侧,表示该字的含义与鸟类相关。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鷭字位于【亥集中】【鳥字部】,康熙笔画为23画,页码为页1500第39。其音韵标注为【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同“煩”。此外,还有【玉篇】府袁切,音同“蕃”,但意义相同。
综上所述,鷭是一个描述特定水鸟的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字形结构特点。
鷭的同音字
鷭的同部首
鴖
鴚
鴡
鴙
鳥
鴗
鴘
鳦
鴢
鳧
鳨
鴠
鴤
鳩
鴱
鳫
鳪
鴛
鴝
鴫
鳭
鳮
鴩
鳯
鴥
鴧
鳰
鳲
鳱
鴪
鴞
鳳
鴟
鳴
鳵
鴣
鴨
鳶
鴦
鴋
鴬
鵖
鴅
鴀
鴹
鴮
鴎
鴍
鵧
鴽
鴲
鴆
鴜
鴈
鴶
鴃
鴄
鴸
鴔
鴭
鳾
鴷
鳿
鳷
鵀
鴵
鳸
鴼
鳹
鴾
鳺
鳻
鴯
鴰
鳼
鴳
鳽
鴁
鴴
鴂
鴺
鴇
鴻
鴉
鵁
鴿
鴊
鵂
鴓
鵃
鴕
鴐
鵄
鵅
鴑
鵆
鴏
鵇
鴒
鵈
鴌
鵉
鵤
鵟
鵢
鵥
鵋
鵊
鵍
鵌
鵒
鵏
鵑
鵐
鵓
鵕
鵔
鵗
鵘
鵙
鵛
鵚
鵝
鵜
鵞
鵣
鵠
鵭
鵮
鵺
鵶
鵵
鵴
鵪
鵫
鵬
鵨
鵩
鵳
鵸
鵹
鵱
鵦
鵷
鵯
鵰
鵲
鶜
鶆
鵼
鵿
鵻
鶅
鶎
鵽
鶀
鶐
鶈
鶁
鶋
鶂
鶃
鶍
鵾
鶄
鶇
鶉
鶌
鶏
鶑
鵡
鶓
鶧
鶔
鶞
鶒
鶣
鶟
鶕
鶢
鶝
鶠
鶗
鶙
鶖
鶘
鶚
鶛
鶡
鶤
鶥
鶦
鶨
鷝
鶩
鶪
鶊
鷨
鷬
鶻
鶫
鶿
鷵
鷠
鷟
鷀
鷋
鷩
鷃
鷜
鷈
鷞
鷆
鷪
鷇
鷱
鷎
鷷
鷔
鷢
鷅
鷡
鷊
鷣
鷌
鷻
鷶
鷏
鷉
鷮
鷭
鶾
鷤
鷍
鶬
鷧
鶭
鷥
鶮
鷦
鶯
鷯
鶰
鷰
鶱
鷲
鶲
鷴
鷳
鶳
鶴
鷸
鶵
鷼
鶶
鷿
鶷
鷽
鶸
鶹
鸁
鸃
鸂
鶺
鶼
鷾
鶽
鷫
鷹
鷁
鷺
鸀
鷂
鷄
鷖
鸄
鸅
鷛
鷘
鸆
鸈
鸇
鷐
鸉
鷒
鷓
鸏
鸌
鷗
鷑
鸒
鷕
鸋
鷙
鸎
鸍
鷚
鸓
鸔
鸐
鸕
鸗
鸖
鸘
鸙
鸚
鸛
鸜
鸞
鸝
鷭的同笔画
劚
劙
囐
囏
囒
壨
奲
孏
巘
巚
巔
彏
戁
戄
戃
戀
攫
攥
攨
攣
攪
攩
曪
曫
曮
曬
欕
欑
欏
欐
欒
毊
灙
灚
灓
灜
灛
灡
爢
玃
瓚
癯
癰
禷
禶
籨
籥
籦
籞
籣
籠
籢
籤
纓
纖
纕
纔
罐
聾
臢
艬
虇
虅
虄
虃
蠲
蠬
蠮
蠯
蠰
蠱
蠳
蠸
襺
襼
襵
覉
襲
觾
讍
讈
讔
讇
讏
變
讌
讎
讐
豅
贙
趱
躘
躜
躠
躙
躛
轣
轤
醼
鑦
鑞
鑟
鑣
鑢
鑘
鑡
鑠
鑗
鑜
鑥
鑙
鑕
鑚
鑤
靁
靆
靨
韈
韤
颧
顬
顮
顯
饜
馪
驖
驙
驌
驗
驘
驛
驜
鬟
髕
髖
髞
鬛
鬞
鬠
魙
魗
魘
鱝
鱦
鱛
鱙
鱪
鱚
鱘
鱗
鱊
鱎
鱍
鱏
鱒
鱓
鱖
鱕
鱔
鷪
鷱
鷷
鷢
鷡
鷣
鷻
鷶
鷮
鷭
鷤
鷧
鷥
鷦
鷯
鷰
鷲
鷴
鷳
鷸
鷼
麟
鼹
鼷
齄
鼶
鼈
鼸
齃
齏
黳
黴
黲
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