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汉字

拼音:mén,wěi; 部首:亠; 笔画:22;

mén,wěi

  1. 水流夹山处
    • 拒浩亹隘。——《后汉书·马援传》
    • 亹者,水流夹山,岸若门。——《晋书·音义上》

“亹” 相关成语

  • 亹亹不倦 - 亹亹:同“娓娓”,形容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也指说话、文章十分感人。亦作“亹亹不卷”、“亹亹不厌”。
  • 亹亹不厌 - 亹亹:同“娓娓”。连续说话,不知疲倦。指讲话或文章十分精彩感人。

详解

汉字“亹”是一个相对少见的汉字,具有多个读音和含义。以下是对该字的详细解释:
一、读音与基本含义
1. 亹(wěi)
- 〔亹亹〕形容缓慢流动,无止无休,如“清流亹亹”。
- 形容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
2. 亹(mén)
- 指峡中两岸对峙如门的地方,如“凫鹭在亹”。也用来描述水流夹山的情景。
二、字形与结构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亠。
三、用法与词组
- 常用词组:亹亹不倦(形容人勤勉不知疲倦)、亹亹穆穆(勤勉庄敬的样子)等。
四、历史与文化背景
- 在历史文化中,“亹”字出现在一些地名中,如古代的浩亹县(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南大通河东岸,属金城郡),以及亹源(现作门源,位于青海省)。
- “亹”字还与古代的水利设施有关,如“陡亹”,原本指水流出口,有源远流长之意,后来引申为古代河道水口启闭设施的名称,相当于现代的水闸。
五、其他信息
- “亹”是一个汉语三级字,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但在文学作品或历史记载中偶有出现。
- 由于“亹”字笔画较多,为了书写方便,有时会被简化或替代,如“陡亹”改为“陡门”。
综上所述,“亹”是一个具有多重读音和含义的汉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古代文学、历史和地理等领域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