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厂 xī chǎng/ān/hàn
明代特务机构。明宪宗于1477年在东厂以外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以进一步强化特务统治。其人员散布各地,权力超过东厂。后一度被废。武宗即位后宦官刘瑾专权,又恢复,刘瑾被杀后再废。
相关:
详解
西厂是明朝时期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以下是关于西厂的详细解释:
1. 设立背景与目的:
- 设立时间:明宪宗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
- 设立目的:为加强特务统治,明宪宗在东厂之外增设了西厂。
2. 人员与权力:
- 人员组成:由宦官执掌,首任提督为汪直。
- 权力范围: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
3. 功能与职责:
- 主要职责是监视和打击政治敌对势力,以及查访谋逆、监管吏民言行。
4. 历史变迁:
- 初期设立后,因权力过大和滥用职权,曾一度被废。
- 武宗即位后,宦官刘瑾专权,西厂一度恢复,但刘瑾被杀后再次被废。
5. 社会影响:
- 由于西厂经常使用暴力手段,被广泛看作是违法行为的代名词。
- 后世常用“西厂”来形容某些行为明显违背法律或道德规范的情况,通常带有贬义。
6. 其他含义:
- 除了作为明朝的特务机关外,“厂”字还有其他含义,如表示有空地方可以存货或进行加工的地方,或指棚舍等。
综上所述,西厂是明朝时期为加强特务统治而设立的官署,由宦官执掌,权力极大,活动范围广泛。其设立、发展和废除都反映了明朝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1. 设立背景与目的:
- 设立时间:明宪宗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
- 设立目的:为加强特务统治,明宪宗在东厂之外增设了西厂。
2. 人员与权力:
- 人员组成:由宦官执掌,首任提督为汪直。
- 权力范围: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
3. 功能与职责:
- 主要职责是监视和打击政治敌对势力,以及查访谋逆、监管吏民言行。
4. 历史变迁:
- 初期设立后,因权力过大和滥用职权,曾一度被废。
- 武宗即位后,宦官刘瑾专权,西厂一度恢复,但刘瑾被杀后再次被废。
5. 社会影响:
- 由于西厂经常使用暴力手段,被广泛看作是违法行为的代名词。
- 后世常用“西厂”来形容某些行为明显违背法律或道德规范的情况,通常带有贬义。
6. 其他含义:
- 除了作为明朝的特务机关外,“厂”字还有其他含义,如表示有空地方可以存货或进行加工的地方,或指棚舍等。
综上所述,西厂是明朝时期为加强特务统治而设立的官署,由宦官执掌,权力极大,活动范围广泛。其设立、发展和废除都反映了明朝政治斗争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