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秸 gǎo jiē
1.亦作"藳秸"。 2.祭祀时用的草席。 3.稻﹑麦等的秆子。
相关:
详解
藁秸(gǎo jiē)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藁秸原指祭祀时所用的草席。
- 同时,它也可以指稻、麦等农作物的秆子。
2. 历史出处:
- 汉朝荀悦在《汉纪·成帝纪一》中提到:“其牲用犊,其席用藁秸。”这里描述了祭祀时所用的牲口和草席。
- 宋朝苏辙在《南京留守贺南郊表》中也有提及:“藁秸陶匏,致精微於德产;牺牲玉帛,来职贡於多方。”这里再次体现了藁秸作为祭祀用品的用途。
3. 使用场景:
- 藁秸在古代主要用于祭祀仪式中,作为铺设的席子使用。
- 在农业生产中,稻、麦等农作物的秆子(即藁秸)也常作为燃料或其他用途。
4. 现代意义:
- 除了上述的传统含义外,在现代语境中,“藁秸”这个词语有时也用来比喻无用的东西或人。例如,当某物或某人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或用途时,可能会被称为“藁秸”。
综上所述,藁秸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词语,它不仅指代了古代祭祀用的草席和农作物秆子,还蕴含了现代语境下的比喻意义。
1. 基本含义:
- 藁秸原指祭祀时所用的草席。
- 同时,它也可以指稻、麦等农作物的秆子。
2. 历史出处:
- 汉朝荀悦在《汉纪·成帝纪一》中提到:“其牲用犊,其席用藁秸。”这里描述了祭祀时所用的牲口和草席。
- 宋朝苏辙在《南京留守贺南郊表》中也有提及:“藁秸陶匏,致精微於德产;牺牲玉帛,来职贡於多方。”这里再次体现了藁秸作为祭祀用品的用途。
3. 使用场景:
- 藁秸在古代主要用于祭祀仪式中,作为铺设的席子使用。
- 在农业生产中,稻、麦等农作物的秆子(即藁秸)也常作为燃料或其他用途。
4. 现代意义:
- 除了上述的传统含义外,在现代语境中,“藁秸”这个词语有时也用来比喻无用的东西或人。例如,当某物或某人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或用途时,可能会被称为“藁秸”。
综上所述,藁秸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词语,它不仅指代了古代祭祀用的草席和农作物秆子,还蕴含了现代语境下的比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