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苕峣 tiáo/sháo yáo

高陡貌;远高貌。

相关:

详解

苕峣,读音为tiáo yáo,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苕峣用于形容山势或地势的高陡、险峻和远高。它描绘了一种高耸入云、形势险峻的景象。
2. 出处与引用:
- 最早出自三国魏·曹植的《九愁赋》:“践蹊径之危阻,登苕嶢之高岑。”这里,曹植用苕峣来形容所攀登的高山,表达了山势的艰险。
- 晋·潘岳的《河阳县作》诗中也使用了苕峣:“洪流何浩荡,脩芒郁苕嶢。”这里,潘岳用苕峣来形容河阳县周围山势的高大和险峻。
- 《文选·张协<七命>》中也有“摇刖峻挺,茗邈苕嶢”的描写,吕延济注曰:“茗邈苕嶢,远高貌。”
3. 使用场景:
- 苕峣常用于描述山峰或其他自然地形的高大、险峻,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物体的高耸挺拔。
4. 词语结构:
- 苕峣由“苕”和“峣”两个汉字组成,均为形容词性,共同构成了一个联合式的词语,强化了高陡、险峻的意义。
5. 注意事项:
- 苕峣是一个较为文雅的词语,多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或诗歌中,用于描绘自然景色或表达作者的情感。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不常用,但仍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苕峣是一个用于形容山势或地势高陡、险峻和远高的词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