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秦艽 qín qiú

又称“大叶龙胆”。龙胆科。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大,圆锥形。叶对生,披针形。夏季开蓝紫色花。蒴果长椭圆形。分布于中国华北、东北等地。根可入药,能祛风除湿,有消炎作用。

相关:

详解

秦艽的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是龙胆科、龙胆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 别名众多,包括大叶龙胆、大叶秦艽、西秦艽、麻花艽、小秦艽等。
2. 形态特征:
- 植株高度一般在30-60厘米之间,全株光滑无毛。
- 根部为圆柱形,多条须根扭结或粘结而成。
- 茎丛生,直立或斜升,叶为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
- 花多数,无花梗,簇生枝顶呈头状或腋生作轮状,颜色为蓝紫色。
- 蒴果为卵状椭圆形,种子红褐色,有光泽。
3. 生长环境与分布:
- 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及蒙古,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地区。
- 常生于海拔400-2400米的河滩、路旁、水沟边、山坡草地、草甸、林下及林缘。
4. 药用价值:
- 秦艽的根部可以入药,性苦平,微寒,归胃、肝、胆经。
- 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清热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蒸潮热、湿热黄疸等病症。
5. 其他含义:
- 在古代,“秦艽”一词还用于比喻质朴、朴实无华的品质,因为秦艽这种植物生长茂盛且质朴朴实。
6. 采集与加工:
- 春、秋二季采挖秦艽的根,经过晒干或“发汗”处理后可入药。
秦艽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其独特的形态和生长环境也为其增添了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