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水旱 shuǐ hàn

水涝与干旱。

相关:

详解

水旱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水旱指的是水涝和干旱这两种自然现象。
2. 出处与引用:
- 在清代洪亮吉的《治平篇》中提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这句话表明水旱和疾病是自然界调节的一种方式。
- 贾公彦在《周礼·春官·保章氏》的疏解中称:“水旱降为荒凶也。”这里的“降”意味着降临或发生,意味着水旱会导致荒年和凶年。
- 唐代杜甫在《雷》诗中写道:“水旱其数然,尧汤免亲覩。”这里的“数然”表示是自然规律,意味着水旱是自然现象,尧和汤这样的古代圣君也无法避免亲眼目睹。
3. 历史背景与影响:
- 水旱灾害自古以来就是影响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当水旱灾害发生时,农业生产往往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进而引发饥荒和社会动荡。
- 在历史上,许多朝代都采取过各种措施来预防和减轻水旱灾害的影响,如修建水利工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行粮食储备制度等。
4. 现代意义:
-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水旱灾害认识的加深,人们已经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水旱灾害的影响。例如,通过气象预报和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提前预测水旱灾害的发生,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抗旱抗涝,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水旱是一个描述水涝和干旱这两种自然现象的词语,在历史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水旱灾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