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步韵 bù yùn

也称“次韵”。即依照所唱和之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相关:

详解

步韵
读音:bù yùn
解释:步韵,即按照原诗、词的韵脚和顺序作诗、词唱和。这种做法始于唐代,白居易与元稹的互相唱和是其起源,至宋代而大盛。步韵也被称为次韵。
详细解释:
1. 定义:步韵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形式,特指在写诗或作词时,完全按照另一首诗的韵脚的原字及其先后次第来创作。这种创作方式不仅要求韵脚相同,而且要求韵脚的顺序也必须一致。
2. 起源与发展:步韵这种形式起源于唐代,由白居易与元稹的互相唱和开始,并在宋代达到了鼎盛。这种创作方式展现了诗人之间的文学交流和对前人作品的尊重与致敬。
3. 引证:
- 清·吴乔在《答万季埜诗问》中提到:“和诗之体不一……用其韵而次第不同者,谓之用韵;依其次第者,谓之步韵。”这里明确指出了步韵与用韵的区别,即步韵要求韵脚和顺序都相同,而用韵则只要求韵脚相同。
-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中提到的“这个艳传,那个步韵”,也反映了步韵在文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地位。
总结:步韵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要求诗人或词人在创作时严格遵循原作的韵脚和顺序,展现了文学创作的独特魅力和对前人作品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