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散脉 sàn/sǎn mài/mò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指脉搏浮散,稍按即无,常见于气血耗散而致虚脱之症,多属危候。

相关:

详解

散脉是一个中医学的名词,以下是对其的详细解释:
定义:
散脉是一种脉象名,指脉搏浮散,稍按即无,常见于气血耗散而致虚脱之症,多属危候。
特点:
1. 脉象表现:散脉脉浮散无根,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中按渐空,重按则无。这种脉象给人一种涣散不收、漫无根蒂的感觉。
2. 病因分析:散脉主元气离散,胃气衰败,气血消亡,精气将绝,通常出现在病情垂危阶段。
3. 临床意义:散脉是脏腑精血衰竭,阳气无所依附的表现。临床主要见于极度虚弱的患者,是元气离散,阴阳离绝的病证。单独的散脉不多见,常见的有散而大的兼脉(主阴亏已极,虚阳浮越的证候)、散而代(主心、肾之气衰竭)。
分类:
* 散而大的兼脉:主要表示阴亏已极,虚阳浮越的证候。
* 散而代:主要表示心、肾之气衰竭。
注意事项:
* 散脉的预后一般不好,当患者出现散脉时,应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
* 在诊断散脉时,需要与浮脉、洪脉、濡脉、芤脉、革脉等其他脉象进行鉴别。
以上是对散脉的详细解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