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归正 guī zhèng

1.回到正道。 2.宋代称陷于外邦者返回本朝为归正。

相关:

详解

归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释义:
- 归正,指回到正道。这里的“正道”通常可以理解为正确的道路、原则或价值观。
2. 引证解释:
- 《后汉书·儒林传论》中提到:“故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违邪归正之路。”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应该了解君臣父子之间的纲常关系,每个家庭也应该知道如何摒弃邪恶、回归正道。
- 《晋书·孔坦传》中说:“诚反族归正之秋,图义建功之日也。”这里“反族归正”意为回到本族、回归正道,是图谋大义、建立功业的时机。
- 明·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七十九回中,宋江说:“你们若如此疑心时,如何能够归正?”这里的“归正”指的是回到正义的道路,即放弃叛乱、回归朝廷。
- 宋代时,“归正”还有特定的含义,指陷于外邦的宋朝人返回本朝。《朝野类要·入仕》中提到:“归正,谓元系本朝州军人,因陷蕃,后来归本朝。”这表示那些原本是宋朝的军人,因各种原因陷入外邦,最终又回归宋朝的行为被称为“归正”。
3. 近义词:
- 反正、横竖。这些词语在某种语境下可以与“归正”有相似的含义,表示最终的结果或状态。
4. 总结:
- “归正”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词汇,它既可以指个人或群体在道德、行为上回到正确的道路,也可以特指宋代那些陷于外邦的宋朝人返回本朝的行为。这个词汇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人们对于正义、道德和忠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