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宰桑 zǎi sāng

明代蒙古官号。从元代沿袭而下。为汉语"宰相"的音转。绝大多数出身于非成吉思汗家族的封建领主。达延汗时,为巩固汗位,曾一度废除太师﹑宰桑等官职及其领地,将其降为大汗和诸王﹑台吉的僚属。只有卫拉特地区仍保留其封建领主的地位。

相关:

详解

词语解释:宰桑
读音:zǎi sāng
基本含义:
宰桑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两种含义:
1. 作为明代蒙古官号:宰桑是明代的蒙古官号,从元代沿袭而来,是汉语“宰相”的音转。这个官号绝大多数由非成吉思汗家族的封建领主担任。在达延汗时期,为了巩固汗位,曾一度废除太师、宰桑等官职及其领地,将其降为大汗和诸王、台吉的僚属。然而,在卫拉特地区,宰桑仍保留其封建领主的地位。
2. 作为成语:在成语中,“宰桑”意为剥削桑树上的叶子,用来比喻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剥削他人的行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利用职务之便,为了个人私利而滥用职权,剥削他人的行为。这个成语并没有具体的起源故事,而是根据古代人们对桑叶的重要性和滥用权力的行为进行的形象比喻。
总结:
宰桑一词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指明代蒙古的官号,另一种则是作为成语,用来形容滥用职权、剥削他人的行为。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