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大矩 dà jǔ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故称地为大矩。

相关:

详解

“大矩”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 基本信息
* 读音:dà jǔ
* 注音:ㄉㄚˋㄐㄨˇ
### 词语解释
“大矩”一词源自古人对天地形状的认知,即“天圆地方”的观念。在这种观念中,“天”被视为圆形的,而“地”则被看作是方形的。因此,“大矩”便用来特指“地”,即广阔无垠、方正平直的大地。
### 出处与引证
“大矩”一词最早可见于《吕氏春秋·序意》中的描述:“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这句话中的“大圜”指的是天,“大矩”则指的是地。高诱对此进行了注解:“圜,天也。矩,方,地也。”进一步明确了“大矩”即为地的含义。
### 文化内涵
“大矩”不仅是对大地形状的一种简单描述,更蕴含了古人对宇宙秩序和天地关系的深刻理解。在古人的世界观中,天地是宇宙间最重要的两个元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框架。而“大矩”作为地的象征,则代表了稳定、承载和生养万物的力量。
### 总结
综上所述,“大矩”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它源自古人对天地形状的认知,特指广阔无垠、方正平直的大地。同时,“大矩”也蕴含了古人对宇宙秩序和天地关系的深刻理解,代表了稳定、承载和生养万物的力量。在现代汉语中,“大矩”虽然不再作为常用词汇出现,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