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大保 dà bǎo

宋代的一种乡兵制度﹐以五十家为一大保﹐设有大保长。参见"保甲"。

相关:

详解

词语解释:大保
大保,读音为dà bǎo,是宋代的一种乡兵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这一制度在神宗熙宁初年,由王安石推行变法时开始实施。具体而言,该制度将民众按照户数进行分组管理:
1. 组织构成:
- 十家组成一保,并设有保长。
- 五十家组成一大保,并设有大保长。
- 十大保组成一都保,设有正副都保正。
在南宋时期,这一制度有所调整,变为以五保为一大保。
2. 作用与意义:
大保制度的实施,旨在加强乡村的军事化管理,提高地方的防御能力,并加强对民众的管理与控制。通过设立不同层级的保长和大保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乡村管理体系,使得政府能够更有效地掌控乡村社会,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综上所述,大保是宋代推行的一种乡兵制度,通过组织乡村民众进行自我管理,加强了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与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地方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