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匦书 guǐ shū

投于匦函中的文书。

相关:

详解

匦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uǐ sh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匦书指的是投于匦函中的文书。这里的“匦”指的是古代盛放书籍或其他物品的小匣子,而“书”则指文书或文件。
2. 词语来源:
- 匦书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文献。例如,在宋·叶适的《刘公墓志铭》中就有“隆兴初元,匦书千至;天子惊嗟,曰纔一二”的记载。这句话描述了隆兴初年,投到匦函中的文书非常多,但天子感叹其中真正有价值的文书却很少。
3. 使用场景:
- 匦书一词通常用于描述古代政府或官方机构中,人们通过投书于匦函来表达意见、建议或举报等情形。
4. 其他解释:
-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解释是匦书一词的主流含义,但也有一些其他的解释。例如,在某些语境下,匦书可能被用来形容文字精炼、简练,类似于“言简意赅”的意思。但这种解释并不常见,且在主流文献中较少提及。
5. 结构:
- 从结构上看,“匦”字为半包围结构,“书”字为独体结构。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匦书”这一词语。
6. 拼音与注音:
- 匦书的拼音是guǐ shū,注音为ㄍㄨㄟˇㄕㄨ。
综上所述,匦书一词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投于匦函中的文书,其含义明确,来源可追溯至宋代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