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六凿 liù/lù záo/zuò

指耳﹑目等六孔。《庄子.外物》:"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成玄英疏:"凿﹐孔也。"清曹寅《夜饮和培山眼镜歌》:"人生六凿宜藏用﹐五官首出司明重。"一说﹐犹六情。喜﹑怒﹑哀﹑乐﹑爱﹑恶。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谓六情攘夺"。

相关:

详解

六凿
基本解释:
六凿,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liù záo,指人的耳、目等六孔。
详细解释:
1. 词源:
- 出自《庄子集释》卷九上〈杂篇·外物〉。
2. 含义:
- 六凿原指人的耳、目、鼻、口、心等六孔(或六官),代表着人的各种感官和知觉能力。
- 《庄子集释》中描述:“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即眼睛能看清为明,耳朵能听清为聪,鼻子能闻到为颤(此处“颤”可能指嗅觉的某种感受,具体解释有多种),口能尝到甘甜,心能认知事物,这种认知能力进一步能转化为德。
3. 哲学意义:
- 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六凿的概念与“心无天游”相对。当心灵没有自由地遨游时,人的六种感官和知觉能力(六凿)就会相互冲突和干扰,导致人不能达到真正的平和与自在。
- 成玄英在《庄子集释》中疏解:“凿,孔也。”进一步解释了六凿作为人的感官孔道的含义。
4. 其他解释:
- 除了指人的感官孔道外,六凿有时也被解释为人的六种情感,即喜、怒、哀、乐、爱、恶,这种解释在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有所体现。
总结:
六凿是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词语,原指人的耳、目等六孔,代表着人的各种感官和知觉能力。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六凿与“心无天游”相对,当心灵不能自由遨游时,人的感官和知觉能力会相互冲突,导致人的内心不能达到真正的平和。同时,六凿也有时被解释为人的六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