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公餗 gōng sù

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

相关:

详解

公餗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 基本释义
* 读音:gōng sù
* 含义:指鼎中的食物,特指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在古代,鼎作为重要的礼器和食器,其中的食物往往象征着尊贵和丰盛,因此“公餗”一词便用来形容这种高级别的膳食。
### 典籍出处
* 《易·鼎》中有“鼎折足,覆公餗”的描述,意指鼎足折断,导致鼎中食物倾覆。这一描述常被用来比喻因能力不足或失误而导致重大损失或灾难。孔颖达在疏解时指出,“餗”即为糝,即八珍之食,是鼎中的实物。
* 汉代张衡在《司徒吕公诔》中也提到了“公餗以盈”,进一步印证了“公餗”作为贵族盛宴的指代。
* 宋代钱易的《南部新书》中则描述了长安四月以后,从宫廷到各官府厨房都忙于准备丰盛的“樱笋厨”,这里的“公餗之盛”便是指这些高级别的膳食。
### 文化内涵
* “公餗”一词不仅反映了古代贵族的饮食文化,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它告诫人们要量力而行,不要因贪图虚荣或盲目追求而导致失败或灾难。
* 同时,“公餗”也象征着尊贵和地位,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在饮食文化上的体现。
综上所述,“公餗”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词语,它既是古代贵族盛宴的代称,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