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五怖 wǔ bù

佛教指不活﹑恶名﹑死﹑堕恶趣﹑处众怯等五种怖畏。

相关:

详解

“五怖”是一个佛教词语,指的是五种怖畏。下面是对“五怖”的详细解释:
1. 不活畏:这是指初学菩萨虽然进行布施,但却不能尽自己所有去帮助他人,同时担心自己因此不能过活。这种担忧和恐怖被称为不活畏。
2. 恶名畏:初学菩萨在与众生共事、尝试引导他们时,进入如酒肆等场所,常常惧怕会受到讥讽和诽谤,这种对恶名的恐惧称为恶名畏。
3. 死畏:尽管初学菩萨希望以广大的心去内外布施,但有时在施舍财物时会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产生顾惜,不愿意自我牺牲,这种对死亡的恐惧被称为死畏。
4. 恶道畏:初学菩萨害怕会堕入恶道,因此会分别对治不善法,努力避免其发生。这种对恶道的恐惧被称为恶道畏。
5. 大众威德畏:初学菩萨在如王庭等正式场合,或是在善解佛法义理的人面前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唯恐有失,这种对在大众面前展现威德的恐惧被称为大众威德畏。
综上所述,“五怖”体现了初学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障碍和恐惧,需要通过修行和领悟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