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庑 liǎng wǔ
1.宫殿或祠庙的东西两廊。 2.特指文庙中先贤从祀之处。
相关:
详解
两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iǎng wǔ,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释义:
- 两庑指的是宫殿或祠庙的东西两廊。
- 特指文庙中先贤从祀之处。
2. 详细解释:
- 两庑作为宫殿或祠庙的组成部分,通常位于主体建筑(如大殿)的东西两侧,形成对称的布局。
- 在文庙中,两庑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们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这些先贤先儒大都是儒家学派中著名的人物,如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等。
- 唐朝时,两庑中供奉的先贤先儒仅有20余人。然而,经过历代的增添和更换,到民国时,数量已多达156人。
- 供奉的形式也经历了变化。最初,这些先贤先儒是以画像的形式供奉的。到了金代,改为塑像。而在明成化年间,则一律改为写有名字的木制牌位,供奉在一座座的神龛中。
- 现在,两庑中一般陈列着历代石刻,这些石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
3. 实例:
- 例如,在曲阜孔庙中,大成殿的东西两侧即为两庑。大成殿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是曲阜孔庙的主殿。两庑各40间,供历代著名先贤、先儒的神主,到清末共147人。
4. 总结:
- 两庑作为宫殿或祠庙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建筑美学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见证了古代社会的变迁,是先贤先儒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
1. 基本释义:
- 两庑指的是宫殿或祠庙的东西两廊。
- 特指文庙中先贤从祀之处。
2. 详细解释:
- 两庑作为宫殿或祠庙的组成部分,通常位于主体建筑(如大殿)的东西两侧,形成对称的布局。
- 在文庙中,两庑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们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这些先贤先儒大都是儒家学派中著名的人物,如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等。
- 唐朝时,两庑中供奉的先贤先儒仅有20余人。然而,经过历代的增添和更换,到民国时,数量已多达156人。
- 供奉的形式也经历了变化。最初,这些先贤先儒是以画像的形式供奉的。到了金代,改为塑像。而在明成化年间,则一律改为写有名字的木制牌位,供奉在一座座的神龛中。
- 现在,两庑中一般陈列着历代石刻,这些石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
3. 实例:
- 例如,在曲阜孔庙中,大成殿的东西两侧即为两庑。大成殿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是曲阜孔庙的主殿。两庑各40间,供历代著名先贤、先儒的神主,到清末共147人。
4. 总结:
- 两庑作为宫殿或祠庙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建筑美学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见证了古代社会的变迁,是先贤先儒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