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三驱 sān qū

古王者田猎之制。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易.比》:"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孔颖达疏:"褚氏诸儒皆以为三面着人驱禽。必知三面者,禽唯有背己﹑向己﹑趣己,故左右及于后,皆有驱之。"一说,田猎一年以三次为度。陆德明释文引马融云:"三驱者,一曰干豆,二曰宾客,三曰君庖。"

相关:

详解

“三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ān qū。以下是关于“三驱”的详细解释:
1. 释义:三驱指的是古时候王者进行田猎的一种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田猎时,需要让开一面,从其他三面进行驱赶,以此体现王者的好生之德,不赶尽杀绝,给生灵留一条生路。
2. 出处: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易·比》,其中有“九五,显比,王用三驱”的描述。
3. 字义分析:“三”是数字,表示数量;“驱”是驱赶的意思。结合在一起,“三驱”即表示从三个方向进行驱赶。
4. 文化内涵:这个词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王者田猎的一种制度,更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待自然和生灵的态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综上所述,“三驱”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汉语词语,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