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一算 yī suàn

1.一根算筹。 2.汉代商贾税和对成年人所征人头税的一个计数单位。 3.古代推算历数的一个单位。 4.一次谋划。

相关:

详解

“一算”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多重含义。以下是对该词语的详细解释:
1. 一根算筹:在古代,人们使用算筹作为计算工具,“一算”可以指代一根算筹。这种用法可以追溯到《礼记·投壶》中的描述,其中有“有入者,则司射坐而释一算焉”的记述。
2. 汉代商贾税和对成年人所征人头税的一个计数单位:在汉代,“一算”也被用作商贾税和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的计数单位。例如,《史记·平準书》中提到“率緡钱二千而一算”,意味着每两千钱作为一算的税额。同时,《汉书·晁错传》中也提及了与“一算”相关的赋税制度。此外,颜师古在《高帝纪上》“初为算赋”的注引中,解释了汉代的人头税制度,其中“人百二十为一算”指的是每个成年人需要缴纳的税额。
3. 古代推算历数的一个单位:在古代历法计算中,“一算”也被用作一个单位。例如,《旧唐书·历志二》中提及“积四十一万四千三百六十算外”,这里的“算”就是用于历法推算的单位。
4. 一次谋划:除了上述的计量和历法意义外,“一算”还可以指代一次谋划或计划。这种用法在《南史·宋长沙王道怜等传论》中有所体现,其中“一算或遗”意指一次谋划的失误或遗漏。
综上所述,“一算”这个词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但不限于计算工具、赋税单位、历法单位和谋划行为等含义。这些含义反映了古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