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惊魂甫定 jīng hún fǔ dìng

解释:甫:刚开始。惊惶失措的心情刚刚平定下来。

出处:今惊魂甫定,若再为万里之役。必不能将亲就养,人子之义,实非所安。 — 宋·魏了翁《辞免召赴行在状》

例句:驻沪已一星期,~。 —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九回

接龙:定国安邦

相关:

详解

成语“惊魂甫定”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拼音:
- 读音:jīng hún fǔ dìng
2. 释义:
- “惊魂甫定”指的是经过惊吓后的心情,才刚刚安定下来。这个成语用于比喻受惊吓后,心神刚恢复过来。
3. 出处:
-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骆宾王的《畴昔篇》,其中有“惊魂闻叶落,危魄逐轮埋”的描述,表达了惊魂未定的情感。同时,宋代魏了翁在《辞免召赴行在状》中也使用了“惊魂甫定”这一表述:“今惊魂甫定,若再为万里之役……”
4. 用法与语境:
- “惊魂甫定”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经历了一场惊吓或危险事件后,心情刚刚平复下来的状态。例如,在面包车司机高先生经历了一场车祸后,他惊魂甫定地下车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
5.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可能包括“心有余悸”、“惊魂未定”等,都用来形容受到惊吓后心神不宁的状态。
- 反义词可能包括“镇定自如”、“泰然自若”等,表达一种即使面对惊吓也能保持镇定的态度。
6. 注意事项:
- 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的恰当性。它通常用于描述个人经历惊吓后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用于描述大规模事件或社会现象。
综上所述,“惊魂甫定”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于描述个人在经历惊吓后心神刚刚恢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