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忧国哀民 yōu guó āi mín

解释:担心国事,为百姓的安危担心。

出处:羌独往来,深入多杀,己乃陆陆,相将诣阙,谐辞礼谢,退云状,会坐朝堂,则无忧国哀民恳恻之诚,苟转相顾望,莫肯违止,日晏时移,议无所定,己且须后。 — 汉·王符《潜夫论·救边》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忧国恤民|

接龙:民穷财尽

相关:

详解

“忧国哀民”这个成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标准成语,但从其字面意义上来解释,可以理解为“担忧国家,怜悯人民”。下面是对这个成语的详细解释:
1. 忧国:“忧”在这里是担忧、忧虑的意思,“国”指的是国家。所以,“忧国”可以理解为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感到担忧,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这种担忧可能源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反映出个人对国家的深切关心和期望。
2. 哀民:“哀”是怜悯、同情的意思,“民”指的是人民。因此,“哀民”可以理解为对人民的苦难和困境感到同情和怜悯。这体现了对普通民众生活状况的关心和关注,尤其是对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表示深深的同情。
综合来看,“忧国哀民”这个成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福祉的关心。它描绘了一个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体现了个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感。虽然这个成语不是标准的汉语成语,但它所传达的精神和情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倡导的。
在实际应用中,“忧国哀民”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关心国家大事、同情人民疾苦的人或行为。它也可以作为一种鼓励和倡导,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积极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
请注意,虽然“忧国哀民”在表达上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和感染力,但在正式场合或学术写作中,建议使用更为常见和标准的成语或表达方式。如果需要查找更多标准成语,可以查阅权威的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