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误国殃民 wù guó yāng mín

解释: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出处:切惟元老严嵩僭窃,权侔人主,误国殃民,奸谋久矣。 — 明·杨继盛《请诛贼臣疏》:“臣观大学士严嵩,盗权窃柄,误国殃民,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十五出

例句:这实在是~的事! — 郭沫若《孔雀胆》第二幕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误国害民|祸国殃民|

接龙:民穷财匮

相关:

详解

“误国殃民”是一个四字成语,它由“误国”和“殃民”两部分组成,可以从字面上拆解为对国家和民众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或决策。
首先,我们逐词解析:
1. 误国:“误”意为耽误或误导,“国”指的是国家。因此,“误国”指的是对国家的治理或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通常是由于错误的决策或管理导致的。
2. 殃民:“殃”是祸害、灾难的意思,“民”指的是人民或民众。所以,“殃民”指的是给民众带来了灾难或损害。
将两部分结合起来,“误国殃民”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对国家造成损害、对民众带来灾难的行为或政策。它常常用来批评那些由于短视、自私或无能而导致的国家治理失误。
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是为了表达对某种行为或政策的不满和批评,强调其带来的负面后果。例如,可以说某个政治决策“误国殃民”,意味着这个决策不仅对国家不利,还给民众带来了实际损害。
总的来说,“误国殃民”是一个贬义词,用来批评那些对国家和民众都有害的决策或行为。它体现了对责任、远见和公正的追求,警示决策者应时刻以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为重,避免短视和自私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