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天假之年 tiān jiǎ zhī nián

解释:上天赐给足够的年寿。指能享其天年。

出处:天假之年,而除其害。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例句:夫孔明这殁,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而得乘司马氏君臣之瑕衅,虽北定中原可也。 — 清·方苞《蜀汉后主论》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天假其年|

接龙:年尽岁除

相关:

  • 以终天年 - 以:表示目的。终:结束,完了。天年:指人的自然的年寿。指养老送终。
  • 在天之灵 - 迷信指人死后升了天的灵魂。尊称死者的精神。
  • 天壤之判 - 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 天壤之别 - 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 天壤之觉 - 壤:地。天和地,一在极上,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
  • 天赐之福 - 天赐的恩惠或怜悯的仁慈。
  • 弱冠之年 - 冠:古代仪礼,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
  • 承天之佑 - 承:受;佑:保佑。蒙受老天的保佑。
  • 桑榆之年 - 形容人已到暮年。
  • 滔天之势 - 滔天:漫天。形容势力极大。
  • 滔天之罪 - 形容罪恶极大。
  • 百年之好 - 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妇。
  • 百年之柄 - 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
  • 百年之欢 - 指男女结为夫妇。
  • 终其天年 - 终:竟,尽。天年:指自然的寿数。过完应有的寿数。指寿长而善终。
  • 终养天年 - 养:供养,赡养;天年:人的自然寿命。指赡养老人,为其养老送终。
  • 耳顺之年 -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 花甲之年 - 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 遁天之刑 - 指违背自然规律所受的刑罚。
  • 颐养天年 - 指保养年寿。

详解

“天假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下面是对这个成语的详细解释:
天假之年
* 解释:上天赐给足够的年寿。指能享其天年。假:给予。天年:天赋的年寿,指一个人应该活到岁数。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意为某人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能够长寿。通常用于对老年人的祝福或者对已逝长者的缅怀。
* 出处:这个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有“天假之年”或“天假其年”的说法,用以形容某人得到了超乎常人的寿命或福分。
* 用法:通常用作祝福语或者悼词中的一部分,表达对长者的尊敬和缅怀。也可以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人物的命运和寿命。
* 示例:在庆祝某位长者的寿辰时,可以说:“愿您天假之年,福寿安康。”或者在缅怀逝者时说:“他本是天假之年,可惜天意难测。”
这个成语蕴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天命的感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命运和天命的深刻思考。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场合的恰当性,避免误用或滥用。
总的来说,“天假之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人情味的成语,它不仅仅是对长寿的祝愿,更蕴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