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议” 词语大全
-
下议
xià yì
1.交给下面讨论。 2.写下意见。 -
世议
shì yì
世人的评论。 -
主议
zhǔ yì
犹决策。 -
乡议
xiāng yì
犹乡论。 -
争议
zhēng yì
犹“争论”:这个提法引起了争议。 -
交议
jiāo yì
上级机关将有关事件交下级机关议处。 -
众议
zhòng yì
众人的议论。 -
会议
huì yì
①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全体~ㄧ厂务~ㄧ工作~。②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ㄧ部长~。 -
伟议
wěi yì
高论,高见。 -
伪议
wěi yì
犹空论。 -
体议
tǐ/tī/bèn yì
举止谈吐。 -
余议
yú yì
谓馀留可议的政事。 -
佥议
qiān yì
1.众人的意见。多用于群臣百官。 2.共同商议。 -
俗议
sú yì
世俗的议论。 -
倡议
chàng yì
①发起,带头提出建议:倡议开展竞赛。②首先提出的建议:发出倡议|倡议书|倡议的内容。 -
党议
dǎng yì
1.聚众议论。 2.朋党之间的争论﹑非议。 -
八议
bā yì
八辟。 -
公议
gōng yì
大家在一起评议。 -
共议
gòng/gōng yì
共同商议:~国是。 -
制议
zhì yì
谓安排妥当,使各得其宜。 -
决议
jué yì
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的决定。 -
分议
fēn/fèn yì
犹另议。 -
切议
qiē/qiè yì
恳切的议论。 -
刍议
chú yì
草野之人的议论(称自己言论的谦辞):文学改良之刍议。 -
创议
chuàng/chuāng yì
首先建议。 -
动议
dòng yì
会议中的建议(一般指临时的):紧急~。 -
协议
xié yì
经过双方共同商量或谈判后取得的一致意见:双方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办事。 -
单议
dān/shàn/chán yì
谓简短的议论。 -
博议
bó yì
全面详尽地讨论或评议。 -
参议
cān yì
1.参与谋议。 2.官名。金军中﹑元明中书省属官,明布政司﹑通政司,清各部,民国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 -
发议
fā/fà yì
1.产生议论。 2.提出建议。 3.交付讨论。 -
合议
hé/gě yì
共同商议。 -
同议
tóng/tòng yì
1.一同商议。 2.特指中人,为双方介绍﹑作证之人。 -
吏议
lì yì
1.谓官吏议事。 2.指司法官吏关于处分定罪的拟议。 -
咨议
zī yì
旧时指供咨询的参谋人员:以永华为咨议,冯锡范为侍卫,引兵至台湾。 -
和议
hé/hè/huó/huò/hú yì
交战双方关于恢复和平的谈判。 -
品议
pǐn yì
品评。 -
唱议
chàng yì
倡议;首先提议。 -
商议
shāng yì
1.商量讨论。 2.犹建议。 -
喧议
xuān yì
大声而嘈杂地议论。 -
嘉议
jiā yì
好意见。 -
噂议
zūn yì
相聚议论。 -
国议
guó yì
对国事的议论。 -
图议
tú yì
1.计议;商讨。 2.图谋,算计。 3.筹划。 -
坐议
zuò yì
坐论。 -
士议
shì yì
士大夫的舆论﹑评价。 -
处议
chǔ/chù yì
决策﹐决断。 -
复议
fù yì
对已做决定的事做再一次的讨论:事关大局,厂领导还要~。 -
外议
wài yì
外界的舆论。 -
大议
dà yì
1.朝廷集议国家大事。 2.谓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 3.朝廷的重大决策。 -
奏议
zòu yì
1.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条议其是非﹐谓之奏议。 2.文体名。古代臣下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的统称﹐包括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等。 -
姗议
shān/shàn yì
诽议。 -
宏议
hóng yì
宏论。 -
密议
mì yì
秘密计议。 -
审议
shěn yì
审查评议。 -
宫议
gōng yì
宫廷内部对国家大事的讨论。 -
察议
chá yì
清代官吏有过失交部议罚,轻者叫做"察议"。 -
巷议
xiàng/hàng yì
于里巷中议论是非。 -
平议
píng yì
1.公平论断。 2.论议,评论。 -
庙议
miào yì
1.关于宗庙礼制的议论。 2.朝廷的谋议。 -
庭议
tíng yì
1.议事于朝廷。庭,通"廷"。 2.指朝廷的决策。 -
廷议
tíng yì
1.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 2.指朝廷上的议论。 -
建议
jiàn yì
①向集体、领导等提出自己的主张:我~休会一天。②向集体、领导等提出的主张:合理化~。 -
开议
kāi yì
举行会议或谈判。 -
异议
yì yì
1.不同的意见。 2.指持不同意见。 3.法律用语。指法官对狱案判断有不同意见者,得提出另行讨论。 -
弹议
dàn/tán yì
批评议论。 -
彝议
yí yì
不变之论。 -
思议
sī/sāi yì
理解;想象。 -
成议
chéng yì
1.已达成的协议。 2.已有的规定。 -
执议
zhí yì
谓坚持某种意见。 -
抗议
kàng yì
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 -
拟议
nǐ yì
①事先的谋划和议论:事实证明了拟议的正确。②草拟:拟议章程。 -
持议
chí yì
犹持论。 -
指议
zhǐ yì
指摘议论。 -
提议
tí/dī/dǐ yì
1.谓开会或商讨问题时提出供讨论的议案或意见。亦指所提出的建议。 2.泛指提出意见。 -
改议
gǎi yì
改变主张。 -
政议
zhèng yì
1.严正批评。政,通"正"。 2.关于政事的讨论。 -
旁议
páng/bàng yì
闲言闲语。 -
时议
shí yì
当时的舆论。 -
格议
gé yì
1.搁置的建议。 2.议论相悖。 -
曲议
qū/qǔ yì
谓曲解法律条文以议罪。 -
更议
gēng/gèng yì
改议。 -
朝议
cháo yì
1.谓在朝中议政。 2.指朝廷的评议﹑决议。 3.朝议大夫的省称。始置于隋﹐散官。 -
末议
mò yì
谦称自己的议论。 -
本议
běn yì
1.原来的谋划。 2.原来的意见﹑看法。 -
杂议
zá yì
集议﹔共同评议。 -
权议
quán yì
谓知权变,善谋划。 -
条议
tiáo/tiāo yì
指分条陈述意见的奏疏或文书。 -
核议
hé/hú yì
犹谈判。 -
梗议
gěng yì
1.谓持反对意见。 2.指反对的意见。 -
横议
héng/hèng yì
1.恣意议论。 2.物议,非难。 -
款议
kuǎn yì
和谈。 -
正议
zhèng yì
1.公正的言论。 2.谓秉正发表议论。 -
武议
wǔ yì
谓军事上的谋略﹑决策。 -
殊议
shū yì
不同的意见。 -
沮议
jǔ/jù yì
非议;异议。 -
法议
fǎ yì
根据法律议罪。 -
流议
liú yì
1.犹馀论。 2.流俗的议论。 3.任意议论。 -
浮议
fú yì
没有根据的议论。 -
清议
qīng yì
对时政的议论;社会舆论。 -
滋议
zī yì
犹复议;重加议论。 -
濮议
pú yì
宋仁宗无嗣,死后以濮安懿王允让之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即位次年(治平二年),诏议崇奉生父濮王典礼。侍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及司马光等力主称仁宗为皇考,濮王为皇伯,而中书韩琦﹑欧阳修等则主张称濮王为皇考。英宗因立濮王园陵,贬吕诲﹑吕大防﹑范纯仁三人出外。旧史称之为"濮议"。后亦借指朝中的争议。 -
熟议
shú yì
仔细计议。 -
物议
wù yì
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有少数职员的女眷,便惹起了物议:“奇装异服,妖艳过市。”|谨慎从事,免遭物议。 -
献议
xiàn yì
陈述意见;建议。 -
理议
lǐ yì
理论,论点。 -
生议
shēng yì
1.指律例中死罪以外的条款。 2.犹阐发。 -
申议
shēn yì
申明情由加以议处。 -
疑议
yí/nǐ yì
有疑问而难以决定的争论。 -
疵议
cī yì
非议;指责。 -
病议
bìng yì
犹非议。 -
监议
jiān/jiàn yì
犹审议。 -
直议
zhí yì
1.直率议论。 2.正直的言词。 -
省议
shěng/xǐng yì
审察议处。 -
看议
kàn/kān yì
察看审议。 -
瞽议
gǔ yì
犹妄议。谦词。 -
磋议
cuō yì
商谈;协议。 -
禀议
bǐng yì
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 -
私议
sī yì
1.私下议论。 2.谓个人的看法或主张。 -
窃议
qiè yì
私下议论;私自评论。 -
窥议
kuī yì
私下非议。 -
竖议
shù yì
立议;建议。 -
竑议
hóng yì
宏论。 -
筹议
chóu yì
犹筹商。谋划商议。 -
罢议
bà yì
停止论议;罢论。 -
置议
zhì yì
议论﹐评论。 -
署议
shǔ yì
谓上书议事。因上书须署名﹐故称。 -
群议
qún yì
众人的议论。 -
聚议
jù yì
聚集商议。 -
訾议
zǐ/zī yì
1.亦作"訿议"。 2.非议。 -
肆议
sì yì
1.亦作"肆义"。 2.谓进言献策,提出意见。 -
腹议
fù yì
〈书〉嘴上没说出,心里有看法。 -
舆议
yú yì
舆论。 -
言议
yán yì
议论﹔言论。 -
謡议
yáo yì
谣谚和议论。 -
计议
jì yì
商议:从长~ㄧ他们~着生产竞赛的办法。 -
订议
dìng yì
1.谓商定议事文稿。 2.定议﹔商议决定。 -
讥议
jī yì
讥评非议。 -
讨议
tǎo yì
讨论商议。 -
讪议
shàn yì
诋毁﹑非议。 -
讽议
fěng yì
讽谏议论﹔婉转地发表议论。 -
议官
yì guān
言官﹔谏官。 -
议体
yì tǐ/tī/bèn
指奏议文章的体裁。 -
议叙
yì xù
1.清制对考绩优异的官员﹐交部核议﹐奏请给予加级﹑记录等奖励﹐谓之"议叙"。 2.指掌议叙之官。 -
议决
yì jué
议论并作出决定。 -
议夺
yì duó
犹核准。 -
议审
yì shěn
审议。 -
议婚
yì hūn
说亲﹔商谈联姻之事。唐白居易有《议婚》诗。 -
议堂
yì táng
议论政事之堂。 -
议命
yì mìng
犹算命。谓推算命运休咎。 -
议单
yì dān/shàn/chán
协议订立的契据。 -
议制
yì zhì
1.谓衡量事之轻重而据以断罪。语本《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 2.礼仪制度。议﹐通"仪"。 3.讨论制宪。 -
议干
yì gān/gàn
谋略才干。 -
议和
yì hé/hè/huó/huò/hú
通过谈判结束战争。也指为和平进行谈判:双方走上议和的谈判桌。 -
议劳
yì láo
谓评议其勤劳王事的业绩予以褒赏。 -
议名
yì míng
犹议谥。 -
议功
yì gōng
1.古刑法中八议之五。谓对有大功之人﹐审议其功勋以减免刑罚。 2.论功。 -
议可
yì kě/kè
谓天子认可所议之意见。 -
议娶
yì qǔ
商议迎娶之事。 -
议姻
yì yīn
犹议婚。 -
议主
yì zhǔ
立说倡议的人。 -
议员
yì yuán
在议会中有正式代表资格﹑享有表决权的成员。 -
议勤
yì qín
古刑法八议之一。对勤于国事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议兵
yì bīng
讨论治军用兵。 -
议度
yì dù/duó
评议衡量。 -
议恤
yì xù
对立功殉难人员﹐评议其功绩﹐给予褒赠抚恤。 -
议幕
yì mù
幕府。亦指幕僚。 -
议宾
yì bīn
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先朝后裔而享受国宾待遇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议价
yì jià/jiè/jie
①买卖双方或同业通过商议决定物价;讲价钱:议价交易|与人议价不合。②由买卖双方自行商定的价格。如集市贸易价格等。是相对于国家统一定价的价格形式。 -
议勋
yì xūn
谓评议其辅成王业的功勋。 -
议学
yì xué
1.谓谋议兴学化民之事。 2.指研究议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学说。 -
议刑
yì xíng
谓议罪以定刑。 -
议定
yì dìng
1.商议决定。 2.谓疑议有定论。 -
议声
yì shēng
非议之声。 -
议奏
yì zòu
谓讨论后将处理意见向皇帝奏闻。 -
议则
yì zé
议事规则。 -
议处
yì chǔ/chù
1.谓议定其罪给予处分。 2.计议处理。 -
议亲
yì qīn/qìng
1.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皇亲国戚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 2.议婚﹔说亲。 -
议协
yì xié
协商。 -
议室
yì shì
议事之室。 -
议席
yì xí
议会中议员的席位。参见"议会"。 -
议呈
yì chéng
谓具呈建议。 -
议弄
yì nòng/lòng
谋议侮弄。 -
议场
yì cháng/chǎng
指议会的讲坛。 -
议妥
yì tuǒ
商量妥当。 -
议准
yì zhǔn
审议核准。 -
议事
yì shì
1.议论商讨公事。 2.度事﹐衡量事情的轻重。议﹐通"仪"。 -
议诎
yì qū
谓理屈词穷。诎﹐通"屈"。 -
议会
yì huì/kuài
也称“国会”。通常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并有监督政府等职能。其成员称议员,大多数由选举产生,也有一部分由国家元首任命或以特定身份充任。多为两院制,少数为一院制。有议会的国家不一定实行议会制,也可以实行二元制。 -
议语
yì yǔ/yù
谈论。 -
议罪
yì zuì
论议定罪。 -
议长
yì cháng/zhǎng
代表议会﹐主持议事的主要负责人。在资本主义国家﹐凡采用两院制议会的﹐下议院议长大多由多数党提名﹐经全院选举产生﹐或由参加议会的各政党领袖协商确定。上议院议长有的由国家元首直接任命﹐有的由特定的政府高级官员兼任﹐有的则由选举产生。有的国家宪法规定﹐在国家元首因故不能视事或死亡时﹐议长可代行总统职权。 -
议画
yì huà
犹建议。 -
议说
yì shuō/shuì/yuè
论议辩说。 -
议销
yì xiāo
1.谓考虑注销。 2.买卖双方或同业共同议定货品销售数量或价格。 -
议祧
yì tiāo
拟议将亲尽之祖的神主迁出宗庙藏于祧﹐谓之"议祧"。祀远祖﹑始祖之庙为祧。古代帝王宗庙﹐除百世之祖不迁外﹐其馀五世亲尽则迁去神主藏于祧。 -
议策
yì cè
讨论谋划。 -
议政
yì zhèng
议论政事。 -
议疏
yì shū
犹义疏。疏解经籍的著作。议﹐通"义"。 -
议计
yì jì
意见和计策。 -
议言
yì yán
论议建言。 -
议款
yì kuǎn
犹议和。 -
议道
yì dào
1.议论大道﹔探讨治国之道。 2.拟议取道。 -
议谋
yì móu
论议谋划。 -
议狱
yì yù
犹断狱﹐审议狱案。 -
议详
yì xiáng/yáng
谓提出意见上报。 -
议量
yì liáng/liàng
权衡裁夺。 -
议故
yì gù
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皇帝的故交旧友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议才
yì cái
选用人才。 -
议权
yì quán
指对国政的发言权。 -
议斥
yì chì
拟议斥逐。 -
议驳
yì bó
1.议论错杂不一。 2.提出异议﹐予以驳回。 -
议章
yì zhāng
1.指原情议罪的法规。 2.评议词章。 -
议贤
yì xián
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有德行的人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议讨
yì tǎo
商讨。 -
议民
yì mín
与郡县官议论政事的士人。 -
议谥
yì shì
亦作“议諡”。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拟具上谥或赐谥的名号请旨定夺,叫“议谥”。 -
议贵
yì guì
古刑法八议之一。对显贵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议理
yì lǐ
道理。议﹐通"义"。 -
议能
yì néng/nài
古刑法"八辟"之一。对有奇才异能的人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 -
议罚
yì fá
谓议定其罪给以处罚。 -
议约
yì yuē/yāo
协议缔结条约。 -
议法
yì fǎ
斟酌法度﹔讨论法制。 -
议请
yì qǐng
指有特殊身份者犯罪时﹐可原其罪情奏请予以减罪。 -
议案
yì àn
列入议事日程的提案。 -
议谳
yì yàn
1.谓议罪量刑。 2.指判案文书。 -
议鼎
yì dǐng
汉武帝时汾阴出宝鼎﹐群臣上寿贺帝曰﹕"陛下得周鼎。"吾丘寿王独曰非周鼎。武帝召而问之。寿王曰﹕"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所以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事见《汉书.吾丘寿王传》。后以"议鼎"为称人才识卓异之典。 -
议稿
yì gǎo
奏议的草稿。 -
议意
yì yì
商议的意见。 -
议曹
yì cáo
1.郡守的属吏。 2.官署名。掌言职。 -
议惩
yì chěng
谓评议其罪给予惩处。 -
议行
yì xíng/háng
1.谓评议其生平行事。 2.拟议施行。 -
议断
yì duàn
论议裁断。 -
议覆
yì fù
论议并答复。 -
议题
yì tí
1.议定题目。 2.会议讨论的题目。 -
议拟
yì nǐ
1.犹言相提并论。 2.拟议﹐设计筹划。 -
议革
yì gé/jí
谋议革除﹑裁撤。 -
议程
yì chéng
会议上议案讨论的程序。 -
议状
yì zhuàng
1.论罪定刑的文书。 2.向上呈送的发表己见的文书。 -
议郎
yì láng/làng
官名。汉代设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汉秩比六百石。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晋以后废。 -
议正
yì zhèng
拟议决定。 -
议臣
yì chén
建言立议之臣。 -
议礼
yì lǐ
谓议论礼制。 -
议蠲
yì juān
谓审议灾情﹐蠲免赋税。 -
议论
yì lùn/lún
1.谓评论人或事物的是非﹑高低﹑好坏。亦指非议﹐批评。 2.对人或事物所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或言论。 -
议殿
yì diàn
朝廷议政之殿。 -
议柄
yì bǐng
谓干扰朝廷选用人才之权。柄﹐指选士用人之权。 -
议院
yì yuàn
议会。 -
议结
yì jié/jiē
审议结案。 -
议购
yì gòu
买卖双方或同业共同议定货品购买数量或价格。 -
议筵
yì yán
议官的席位。 -
议脔
yì luán
谓商议择婿之事。 -
讲议
jiǎng yì
讲究论议﹔谈论商讨。 -
论议
lùn/lún yì
1.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2.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见。亦指思想认识﹑境界等。 3.议论文。 -
访议
fǎng yì
1.咨询﹐谋议。 2.依据义理。访﹐通"放"﹔议﹐通"义"。《战国策.赵策二》﹕"诗云﹕'服难以勇﹐治乱以知﹐事之计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学﹐义之经也。循计之事﹐失而不累﹔访议之行﹐穷而不忧。'"吴师道补正﹕"'访义'﹐又疑'放义'﹐谓放于义也。"诸祖耿汇考﹕"吴师道又疑访议当作放义﹐与循计句并承上文而言﹐于义亦得。"一说﹐义为征询意见。吴师道补正﹕"循计谋之事﹐虽有故失而无累。访谋议之行﹐虽有穷急而不忧。" -
评议
píng yì
1.经议论而评定﹔评论。 2.商讨﹔商议。 -
识议
shí/zhì yì
犹见解。 -
诋议
dǐ yì
诋毁非议。 -
诏议
zhào yì
下诏命令论议。 -
询议
xún yì
咨询和谋议。 -
详议
xiáng/yáng yì
审议。 -
语议
yǔ/yù yì
言谈议论。 -
说议
shuō/shuì/yuè yì
议论﹔谈论。 -
诹议
zōu yì
谋议。 -
课议
kè yì
考核评议。 -
诽议
fěi yì
责难﹐非议。 -
调议
tiáo/diào yì
议论协调。 -
谈议
tán yì
1.讨论切磋。 2.谓议论是非。 -
谋议
móu yì
谋划﹐计议。 -
谏议
jiàn yì
1.官名。谏议大夫。 2.谏诤。 3.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
谘议
zī yì
谘询议论。 -
谚议
yàn yì
与论。 -
谠议
dǎng yì
刚直的议论﹔直言不讳的议论。 -
谥议
shì yì
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等死后﹐下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依据谥法拟定谥号﹐奏请钦定﹐谓之"谥议"。汉崔骃有《章帝谥议》。 -
谤议
bàng yì
〈书〉诽谤议论。 -
谬议
miù yì
错误的议论。 -
谳议
yàn yì
议处案件。 -
谹议
hóng yì
博大精深的议论。 -
豫议
yù yì
参与计议。 -
贬议
biǎn yì
不好的评价和议论。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