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桃” 词语大全

  • 二桃 èr táo
    二个桃子。春秋时,齐相晏婴以二桃赐三勇士,使其争功而先后自杀。
  • 仙桃 xiān táo
    1.神话传说中供西王母等仙人食用的桃。 2.泛称桃树或桃实。 3.称禁苑中的桃。
  • 伯桃 bó táo
    1.指战国时燕人左伯桃。与羊角哀为友。闻楚王招贤,同赴楚,道中遇雨雪,粮少衣薄,势难俱生。伯桃留衣粮与哀,自入空树中死。哀独行仕楚,显名当世,遂启树发伯桃之尸厚葬之,亦自尽。见《后汉书.申屠刚传》李贤注引《烈士传》。 2.借指生死与共的朋友。
  • 余桃 yú táo
    指吃过的桃子的残剩部分。语本《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后用作以男色事人之典实。
  • 偏桃 piān táo
    木名。
  • 偷桃 tōu táo
    古神话,西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东方朔曾三次偷食,乃被谪降人间。事见《汉武故事》。后常以此入诗。
  • 冬桃 dōng táo
    果名。桃的一种。
  • 分桃 fēn/fèn táo
    语本《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瑕色衰爱驰,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瑕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后多以指借男宠之事。
  • 匾桃 biǎn táo
    桃的一种。因果实形状扁圆,故名。
  • 含桃 hán táo
    樱桃的别称。
  • 夭桃 yāo táo
    1.《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以"夭桃"称艳丽的桃花。 2.喻少女容颜美丽。 3.《诗.周南.桃夭》诗中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句﹐后以"咏《夭桃》"表示求偶之意。
  • 定桃 dìng táo
    甜瓜的一个品种。
  • 宫桃 gōng táo
    指仙桃。
  • 寒桃 hán táo
    秋后成熟的桃,如冬桃﹑霜桃等。
  • 寿桃 shòu táo
    1.神话中可使人延年益寿的桃子。 2.祝寿用的鲜桃或面制桃。
  • 小桃 xiǎo táo
    初春即开花的一种桃树。
  • 山桃 shān táo
    野生桃树。亦称其果实。
  • 御桃 yù táo
    果名。
  • 扁桃 biǎn táo
    ①落叶乔木,树皮灰色,叶披针形,花粉红色,果实卵圆形,光滑,易破裂。果仁供食用或药用。②这种植物的果实。③蟠( pán)桃(一种桃,果实扁圆形)。
  • 扑桃 pū táo
    古代西域国名。参见"朴挑"。
  • 打桃 dǎ/dá táo
    即打球。辽金风俗,在五月里举行打球﹑射柳的武艺比赛。因球形如桃,故称。
  • 放桃 fàng táo
    《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以"放桃"为赋牛之典。
  • 春桃 chūn táo
    短篇小说。许地山作。1934年发表。农村姑娘刘春桃与李茂结婚,当天因兵祸逃难失散。春桃独自一人逃难至北平,途中与难民刘向高相识,两人相依为命,以捡破烂为生。李茂逃至东北,参加义勇军,在战斗中失去双腿,后流浪北平街头,偶遇春桃。春桃将李茂接回家中。向高为使春桃夫妻团圆,悄然出走,李茂为了成全春桃和向高,上吊自杀。最后李茂被救,向高也回来,三人和睦相处。
  • 新桃 xīn táo
    新的桃符。古代用画有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挂在大门旁﹐用以驱鬼辟邪﹐每年农历元旦更换一次﹐称为桃符。
  • 木桃 mù táo
    1.果名。即樝子。小于木瓜,味酸涩。《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后因以比喻投赠的物品。 2.大桃子。
  • 朱桃 zhū táo
    山樱桃的别名。
  • 李桃 lǐ táo
    樱桃的俗名。
  • 杝桃 yí/lì/lí/duò/tuò táo
    山桃。
  • 杨桃 yáng táo
    古代称五敛子和猕猴桃等植物及其果食。
  • 枭桃 xiāo táo
    经冬不落的桃子。桃子干后悬挂树上,如枭首之状,故名。
  • 柰桃 nài táo
    山樱桃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山婴桃》。
  • 核桃 hé/hú táo
    ①核桃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核果球形,外果皮平滑,内果皮坚硬,有皱纹。木材坚韧,可以做器物,果仁可以吃,可以榨油,也可以入药。②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胡桃。
  • 桃子 táo zǐ
    1.桃树的果实。 2.传说中的仙人名。
  • 桃红 táo hóng/gōng
    粉红色。
  • 桃竹 táo zhú
    竹的一种。质地坚实,为制箭﹑做手杖﹑编席的好材料。
  • 桃蕊 táo ruǐ
    桃花花苞。
  • 桃夭 táo yāo
    《诗·周南》篇名。是对女子出嫁的祝福之辞,诗情欢快热烈。
  • 桃康 táo kāng
    道教指下元神。
  • 桃板 táo bǎn
    1.亦作"桃版"。 2.即桃符板。
  • 桃蹊 táo xī/qī
    指桃树众多的地方。
  • 桃观 táo guān/guàn
    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序:"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郎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凈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后因以"桃观"指玄都观。
  • 桃印 táo yìn
    1.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 2.谓女子口唇涂红。
  • 桃华 táo huá/huà/huā
    见"桃花"。
  • 桃杖 táo zhàng
    用桃木作的兵器。古代用以辟邪。
  • 桃版 táo bǎn
    见"桃板"。
  • 桃诸 táo zhū
    1.亦作"桃菹"。 2.经过淹渍晾晒,供冬天食用的桃实。
  • 桃林 táo lín
    古地区名。在今河南灵宝以西,陕西潼关以东地区。为周武王放牛处。
  • 桃门 táo mén
    饰有桃符的门。
  • 桃浪 táo làng
    "桃花浪"的省称。
  • 桃圈 táo quān/juàn/juān
    用桃肉加工制成的干果。将新鲜桃子从蒂端取出核,用刀削成圈状薄片,晒干即成。
  • 桃枝 táo zhī/qí
    1.桃树枝条。旧时谓可以驱鬼魅。 2.指桃枝竹。一种赤皮竹。可以织席作杖。 3.指用桃枝竹制的杖。
  • 桃溪 táo xī
    指桃源。
  • 桃卯 táo mǎo
    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
  • 桃簟 táo diàn
    即桃枝簟。
  • 桃水 táo shuǐ
    1.指春水。 2.水名。
  • 桃月 táo yuè
    农历二月的别名。
  • 桃梗 táo gěng
    1.用桃木刻制的木偶。旧俗置以辟邪。 2.比喻任人摆布的傀儡。
  • 桃橛 táo jué
    桃木桩,旧时用以辟邪。
  • 桃孩 táo hái
    阴阳神名。道教指人体命门脐宫神名。
  • 桃仁 táo rén
    桃核里的仁儿。可制食品,可入中药。
  • 桃偶 táo ǒu
    用桃木刻的神鬼偶像。也比喻傀儡人物: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 桃弧 táo hú
    桃木制的弓。以辟邪。
  • 桃根 táo gēn
    1.晋王献之爱妾桃叶之妹。 2.借指歌妓或所爱恋的女子。
  • 桃浆 táo jiāng/jiàng
    桃汁。旧时用以祭祀蚕神,辟百邪。
  • 桃李 táo lǐ
    ①桃花与李花: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②《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后因以“桃李”比喻所栽培的门生或所教的学生:桃李盈门|桃李满天下|桃李门墙。
  • 桃都 táo dū/dōu
    传说中的树名。
  • 桃园 táo yuán
    1.桃树园。 2.春秋晋园名。 3.地名。即桃林。 4.指晋陶潜《桃花源记》中之桃源。 5.指桃园结义。
  • 桃奴 táo nú
    桃枭的别称。
  • 桃枭 táo xiāo
    经冬不落的干桃子。
  • 桃蠧 táo dù
    食桃树的蠧虫。
  • 桃汤 táo tāng/shāng
    1.用桃木煮成的液汁。古人迷信用以挥洒驱鬼。 2.后俗于春节饮桃汁以辟邪。
  • 桃匕 táo bǐ
    长柄勺。
  • 桃棓 táo bàng/pǒu/bèi/bēi
    桃木作的杖。后用以驱鬼邪。
  • 桃脸 táo liǎn
    见"桃花脸"。
  • 桃渖 táo shěn
    桃汁。
  • 桃萼 táo è
    桃花蕾。
  • 桃穰 táo ráng
    桃肉。穰,通"瓤"。
  • 桃殳 táo shū
    桃木做的殳杖。古人佩以为戒。
  • 桃核 táo hé/hú
    桃子的核。《汉武故事》:"〔王母〕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着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着子,非下土所植也。'"诗文中常用其事。
  • 桃戈 táo gē
    用桃木制的戈。古人用以辟邪。
  • 桃笙 táo shēng
    桃枝竹编的竹席。
  • 桃茢 táo liè
    桃杖与扫帚。古代用以辟邪除秽。
  • 桃塞 táo sāi/sài/sè
    即桃林。
  • 桃槐 táo huái
    汉代西域国名。
  • 桃胶 táo jiāo
    桃树树皮上所含的一种脂胶,中医用来治痢疾,工业上可做粘合剂原料。
  • 桃波 táo bō
    地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
  • 桃径 táo jìng
    桃花纷纭的小道。
  • 桃源 táo yuán
    1."桃花源"的省称。 2.指桃源洞。 3.宋时临安县嘉会门外泠水峪,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称桃源,为都人游集之地。
  • 桃绽 táo zhàn
    桃花蕾。
  • 桃莱 táo lái
    桃邑﹑莱山的并称。桃邑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三十五里之桃乡。莱山在今山东莱芜县。春秋鲁孟僖子家臣谢息,为孟孙氏守郕邑有功,于是以桃莱两地授予谢息。事载《左传·昭公七年》。后用为效忠主上而获封赏的典故。
  • 桃色 táo sè/shǎi
    ①像桃花一样的粉红色。②多指男女情爱或不正当男女关系:桃色新闻|桃色案件。
  • 桃汛 táo xùn
    桃花盛开时节因积雪融化而发生的河水暴涨。参见“春汛”。
  • 桃心 táo xīn
    1.桃树的嫩叶。 2.桃花蕾。
  • 桃楫 táo jí
    桃木制的桨,借指船。
  • 桃腮 táo sāi
    1.形容女子粉红色的脸颊。 2.指未经嫁接的桃树所开的花。
  • 桃棘 táo jí
    见"桃弧棘矢"。
  • 桃花 táo huā
    1.亦作"桃华"。 2.桃树所开的花。 3.形容女子容貌。 4.指桃花马。 5."桃花水"的省称。指春汛。 6.病名。癣的一种。
  • 桃杙 táo yì
    桃橛的别名。参见"桃橛"。
  • 桃绶 táo shòu
    1.即桃花绶。亦泛指印绶。 2.指桃红色的丝带。 3.指桃花。
  • 桃虫 táo chóng
    1.鸟名。即鹪鹩。 2.桃树上的蠹虫。
  • 桃叶 táo yè/xié
    1.晋王献之爱妾名。 2.借指爱妾或所爱恋的女子。 3.指《桃叶歌》。 4.指桃叶渡。
  • 桃片 táo piàn/piān
    桃花瓣儿。
  • 桃原 táo yuán
    地名。即桃林。
  • 桃部 táo bù
    同"桃棓"。
  • 桃雀 táo què/qiāo/qiǎo
    鸟名,即鹪鹩。
  • 桃符 táo fú
    ①旧时挂在大门上用以压邪的桃木板。上面画有神荼、郁垒二神或题着二神名字。②五代时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后因以为春联的别称: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 桃菹 táo zū
    见"桃诸"。
  • 桃雨 táo yǔ/yù
    指桃花雨。
  • 桃实 táo shí
    指西王母的仙桃。
  • 桃丹 táo dān
    一种用银朱和藤黄合研成粉末的颜料。色如樱桃。又称珊瑚粉。
  • 桃神 táo shén
    桃木刻的门神。
  • 桃人 táo rén
    桃木俑。旧时迷信谓鬼畏桃木,因削桃木为人形,用以驱鬼辟邪。
  • 桡桃 ráo/náo táo
    犹宛转,辗转。
  • 棉桃 mián táo
    棉花的果实,因其外形似桃,故称。
  • 楮桃 chǔ táo
    即楮实。参见"楮实"。
  • 榹桃 sì táo
    山桃。
  • 樱桃 yīng táo
    又称“莺桃”、“中国樱桃”。双子叶植物,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紫红色。叶广卵形至长卵形。花白色或稍带红色。核果球形,色彩鲜红,晶莹透亮;甜中带酸,可生食或加工成果酱、果酒。果核可入药。
  • 毛桃 máo táo
    野生桃树及其果实。
  • 洪桃 hóng táo
    巨大的桃树。
  • 游桃 yóu táo
    见"游兆"。
  • 灵桃 líng táo
    传说中的仙桃。三千年结一次果实。
  • 烂桃 làn táo
    詈词。称乱搞男女关系的女人。
  • 牛桃 niú táo
    樱桃的别名。
  • 玉桃 yù táo
    1.传说中的仙桃。 2.见"玉珧"。
  • 环桃 huán táo
    桃的一种。
  • 盘桃 pán táo
    即蟠桃。亦指其产地。
  • 碧桃 bì táo
    1.桃树的一种。花重瓣,不结实,供观赏和药用。一名千叶桃。 2.桃实的一种。 3.古诗文中多特指传说中西王母给汉武帝的仙桃。
  • 神桃 shén táo
    桃枭的别名。即干结于树,经冬而不落的僵桃。
  • 秾桃 nóng táo
    艳美的桃花。
  • 窃桃 qiè táo
    传说西王母所居瑶池有桃树﹐三千年一结实。汉武帝时﹐东方朔尝三次偷食之。事见《汉武故事》。后以"窃桃"为凡人分享仙家福分的典故。
  • 羊桃 yáng táo
    1.即阳桃。东印度一种乔木,在热带广泛栽培。2.阳桃的果实,由绿色至黄色,通常略有酸味,很多地用于中国烹调中。
  • 红桃 hóng/gōng táo
    1.红色桃花。 2.指桃红色。 3.人名。传说为唐玄宗妃杨玉环的侍者。
  • 绯桃 fēi táo
    桃花。
  • 缃桃 xiāng táo
    见"缃核桃"。
  • 肥桃 féi táo
    肥城桃。山东肥城的特产。肥桃是我国桃类的珍品之一﹐它以果实肥大﹐汁多甘甜﹐肉质细嫩和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
  • 胡桃 hú táo
    核桃。
  • 花桃 huā táo
    即棉桃。
  • 苇桃 wěi táo
    苇索和桃符。古代习俗,新岁时悬此二物于门首,以袪除邪恶。
  • 英桃 yīng táo
    即樱桃。落叶乔木,结卵形红色核果,味甜可食,木材坚硬,可制器用。
  • 荆桃 jīng táo
    即樱桃。
  • 莺桃 yīng táo
    樱桃。
  • 葡桃 pú táo
    即葡萄。
  • 蒲桃 pú táo
    1.常绿乔木。叶对生,披针形。夏季开花,花大,白色。果实圆球形或卵形。淡绿色或淡黄色,味甜而香,可供食用。 2.见"葡萄"。
  • 蟠桃 pán táo
    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2.桃的一种。果形扁圆,味甘美,汁不多。 3.传说中的山名。 4.见"蟠桃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