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商” 词语大全

  • 七商 qī shāng
    古代燕乐中的商声七调。
  • 业商 yè shāng
    犹经商。从事商业。
  • 仲商 zhòng shāng
    即仲秋。
  • 会商 huì/kuài shāng
    双方或多方共同商量:~大计。
  • 借商 jiè shāng
    谓向商人借钱。
  • 偃商 yǎn shāng
    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和卜商(字子夏)的并称。
  • 典商 diǎn shāng
    当铺商人。
  • 农商 nóng shāng
    农业和商业。
  • 函商 hán shāng
    通过书信商量。
  • 协商 xié shāng
    共同商量。
  • 厂商 chǎng shāng
    1.工厂和商店(多指私营的)。2.开工厂的人。
  • 变商 biàn shāng
    犹少商。
  • 司商 sī shāng
    官名。掌赐族授姓。
  • 商店 shāng diàn
    出售商品的店铺。
  • 商机 shāng jī
    商业经营的机遇:把握~|西部开发带来了许多~。
  • 商猋 shāng biāo
    见"商飙"。
  • 商海 shāng hǎi
    比喻充满竞争和风险的商业领域:在~中拼搏。
  • 商丝 shāng sī
    商弦。
  • 商利 shāng lì
    经商的利润。
  • 商招 shāng zhāo
    商店招牌。
  • 商均 shāng jūn
    舜之子。相传舜以商均不肖,乃使伯禹继位。事见《孟子.万章上》﹑《史记.五帝本纪》。常与尧子丹朱并用为不肖子之典实。
  • 商侩 shāng kuài
    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介绍人。
  • 商任 shāng rèn/rén
    指商民所任之职事。
  • 商官 shāng guān
    用金钱买得官爵的商人。
  • 商歌 shāng gē
    悲凉的歌。商声凄凉悲切,故称。《淮南子.道应训》:"宁戚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后以"商歌"比喻自荐求官。
  • 商家 shāng jiā/gū/jie
    1.即商朝。 2.商人。
  • 商会 shāng huì/kuài
    商人为了维护其利益而组成的团体。
  • 商宦 shāng huàn
    犹商官。
  • 商域 shāng yù
    包含一个给定整环的最小域,它可以由形成上取这个整环的各元素之商得出。
  • 商凭 shāng píng
    商人的营业证。
  • 商云 shāng yún
    秋云。
  • 商搉 shāng què
    1.亦作"商榷"。 2.商讨;斟酌。
  • 商女 shāng nǚ/rǔ
    歌女。
  • 商序 shāng xù
    秋季。
  • 商户 shāng hù
    即“商人”。
  • 商顿 shāng dùn/dú
    见"商冒"。
  • 商曹 shāng cáo
    掌管商业的行政机关。
  • 商节 shāng jié
    秋令时节。
  • 商宜 shāng yí
    谓商量如何适当处理。
  • 商借 shāng jiè
    商量借用。
  • 商亭 shāng tíng
    为便利居民或过往行人购买商品而开的小商店。因其多设在象亭子的小屋中,故称。
  • 商谜 shāng mí
    猜谜。
  • 商贾 shāng gǔ/jià/jiǎ
    商人:商贾大亨|商贾之家,必有储蓄。
  • 商团 shāng tuán
    旧中国商会在城市中组织的武装。
  • 商业 shāng yè
    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的经济部门。包括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通过商品的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活动,把产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是联结生产者和消费者、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桥梁和纽带。
  • 商计 shāng jì
    商量,商议。
  • 商星 shāng xīng
    二十八宿中的心宿。也称"大辰"﹑"大火"。
  • 商日 shāng rì
    秋天。
  • 商筹 shāng chóu
    谋划。
  • 商数 shāng shù/shǔ/shuò
    除法运算中,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计算结果。
  • 商中 shāng zhōng
    宫苑名。
  • 商阳 shāng yáng
    1.人体穴位名。在手大指和次指的内测。 2.即商山。
  • 商榷 shāng què
    商量,讨论:具体方案还要再商榷。
  • 商部 shāng bù
    清末中央政府成立的掌管通商及运输等事务的部门。
  • 商侣 shāng lǚ
    结伴的行商。
  • 商战 shāng zhàn
    剧烈的商业竞争。
  • 商吹 shāng chuī
    秋风。
  • 商庶 shāng shù
    犹言百姓。
  • 商祝 shāng zhù
    习商礼而任司祭的人。
  • 商蚷 shāng jù
    虫名,即马蚿,又称马陆。
  • 商埠 shāng bù
    旧时与外国通商的城市:往来于各大商埠。
  • 商横 shāng héng/hèng
    十干中"庚"的别称。
  • 商籍 shāng jí
    清代因经商而留居其地,子孙户籍准附编于行商之省分,称"商籍"。
  • 商屯 shāng tún/zhūn
    又称盐屯。屯田的一种。明盐商为便于边境纳粮换取盐引而进行的屯垦。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为筹措西北边防军粮饷,令盐商向边地纳粮后发给盐引,凭引支盐运销。盐商图交粮便利,招募农民在边境开荒,就地取粮。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改为盐商径向盐运使司纳银领引,不再纳粮,商屯渐废。参阅《明史.食货志四》。
  • 商霖 shāng lín
    《书.说命上》载,商王武丁任用傅说为相时,命之曰:"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孔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谓依为济世之佐。后以"商霖"为称誉大臣之词。
  • 商同 shāng tóng/tòng
    串通。
  • 商管 shāng guǎn
    商鞅与管仲的并称。
  • 商监 shāng jiān/jiàn
    商鉴。
  • 商洽 shāng qià
    接洽商谈:有关方面共同商洽解决的办法。
  • 商办 shāng bàn
    1.商量办理。 2.商人营办。
  • 商庚 shāng gēng
    鸟名,即仓庚。
  • 商串 shāng chuàn
    商量串通。
  • 商和 shāng hé/hè/huó/huò/hú
    和解。
  • 商岭 shāng lǐng/líng
    即商山。
  • 商铺 shāng pū/pù
    商店。
  • 商汤 shāng tāng/shāng
    又称“成汤”。商朝的建立者。原是东方商族部落的首领,任用伊尹做大臣,积聚力量。先后经十一次征战,陆续攻灭邻近诸部落而更趋强大。公元前16世纪,他联合许多部落举兵攻夏,推翻夏朝,在亳(今河南商丘附近)建立商朝。
  • 商誉 shāng yù
    企业因经营管理有方,积累有丰富经验和专门技术,产品或服务优良,信誉卓著,从而在同行业中具有较高获利能力而形成的无形价值。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 商老 shāng lǎo
    指商山四皓。
  • 商音 shāng yīn
    五音之一。亦指旋律以商调为主音的乐声。其声悲凉哀怨。
  • 商夷 shāng yí
    指商鞅与管仲。管仲,名夷吾。
  • 商周 shāng zhōu
    《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后用"商周"比喻两者难以匹敌。
  • 商咄 shāng duō
    春秋鲁美人之名。
  • 商秋 shāng qiū
    秋天。古以五音配合四时,商为秋。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所以称秋为商秋。
  • 商洛 shāng luò
    1.亦作"商雒"。 2.商县和上洛县之合称,汉初"四皓"曾隐居于此。
  • 商弦 shāng xián
    弹奏商调的丝弦。即七弦琴的第二弦。《初学记》卷十六引《三礼图》曰:"琴第一弦为宫,次弦为商,次为角,次为羽,次为征,次为少宫,次为少商。"
  • 商声 shāng shēng
    1.五音中的商音。 2.秋声。
  • 商羊 shāng yáng/xiáng
    传说中的鸟名。据云,大雨前,常屈一足起舞。
  • 商冒 shāng mào/mò
    1.亦称"商顿"。 2.商,商臣,春秋楚成王太子,以东宫之卒围成王,逼王自缢。冒,冒顿,匈奴头曼太子,射杀头曼自立。事见《左传.文公元年》和《史记.匈奴列传》。后以泛指叛臣。
  • 商素 shāng sù
    秋季。
  • 商律 shāng lǜ
    1.商调式的乐曲。即旋律以商为主音的乐曲。 2.泛称乐曲。
  • 商法 shāng fǎ
    也称“商事法”。调整市场领域里商业组织、商人和商业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通常包括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等。
  • 商检 shāng jiǎn
    商品检验的简称。为确定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或交易条件所进行的检验。
  • 商祈 shāng qí
    古代传说,汤之时七年旱,汤以五事(一说六事)自责,祷于桑林,立时得雨。见汉王充《论衡.明雩》。后用为典实。
  • 商客 shāng kè
    商旅。
  • 商港 shāng gǎng/jiǎng
    供商船往来停靠,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港口。
  • 商旅 shāng lǚ
    ①往来各地买卖货物的商人:商旅云集。②商人和旅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 商龙 shāng lóng
    道家五行神之一。
  • 商号 shāng hào/háo
    商店。
  • 商墟 shāng xū
    殷墟。指商代故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
  • 商质 shāng zhì
    商量探讨。
  • 商李 shāng lǐ
    犹商旅,行商。
  • 商灯 shāng dēng
    灯谜。
  • 商丘 shāng qiū
    复姓。汉有商丘成。见《汉书.刘屈牦传》。
  • 商肆 shāng sì
    商铺;商店。
  • 商行 shāng xíng/háng
    1.商业同行组成的行会。 2.较大的商店。
  • 商气 shāng qì
    秋气。
  • 商虫 shāng chóng
    秋虫。
  • 商议 shāng yì
    1.商量讨论。 2.犹建议。
  • 商定 shāng dìng
    商量决定。
  • 商确 shāng què
    商讨;斟酌。
  • 商飙 shāng biāo
    秋风。
  • 商受 shāng shòu
    即商纣王。纣亦写作"受"。
  • 商品 shāng pǐn
    为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作为使用价值,一商品与另一商品有质的区别,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作为价值,仅有量的不同,在等价的基础上可以相互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决定,价值则由抽象劳动所形成。不是劳动产品的水、空气等自然物虽然对人有用,但不是商品;不是用来交换而直接由自己消费的产品,或为他人生产但不经过交换的产品,也不是商品。
  • 商偃 shāng yǎn
    指孔子弟子子夏(卜商)与子游(言偃),两人都擅长文学。
  • 商羽 shāng yǔ
    五音中的商声和羽声,亦泛指曲调。
  • 商山 shāng shān
    山名。在今陕西商县东。亦名商岭﹑商阪﹑地肺山﹑楚山。地形险阻,景色幽胜。秦末汉初四皓曾在此隐居。
  • 商岩 shāng yán
    傅说初版筑于傅岩之野,后被商王武丁举以为相。见《书.说命上》。后以"商岩"比喻在野贤士。
  • 商钓 shāng diào
    谓隐居不仕。商谓隐于市,钓谓隐于江湖。
  • 商论 shāng lùn/lún
    磋商讨论。
  • 商棍 shāng gùn/hùn
    商界的不良分子。
  • 商度 shāng dù/duó
    1.测量。 2.商讨。
  • 商讨 shāng tǎo
    商量讨论。
  • 商订 shāng dìng
    商讨订正。
  • 商信 shāng xìn/shēn
    秋风。
  • 商市 shāng shì
    买卖货物的场所。
  • 商约 shāng yuē/yāo
    1.国家之间缔结的通商条约。 2.商量约定。
  • 商暮 shāng mù
    秋末。
  • 商调 shāng tiáo/diào
    1.乐曲七调之一,其音凄怆哀怨。 2.谓甲乙两个单位通过协商,将一方的工作人员调到另一方去工作。
  • 商情 shāng qíng
    指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和供销情况。
  • 商场 shāng cháng/chǎng
    聚集在一个或相连的几个建筑物内的各种商店所组成的市场。
  • 商道 shāng dào
    通商的道路。
  • 商略 shāng lüè
    1.商讨。 2.品评,评论。 3.估计。 4.准备。 5.脱略,放任不羁。
  • 商商 shāng shāng
    象声词。
  • 商韩 shāng hán
    商鞅与韩非的并称。
  • 商敌 shāng dí
    犹商较。
  • 商谈 shāng tán
    口头商量。
  • 商标 shāng biāo
    刻在或印在商品或包装上的,用以区别于其他同类商品的标志、记号等。
  • 商颷 shāng biāo
    秋风。
  • 商估 shāng gū/gù
    1.商贾,商人。 2.指商业。
  • 商辛 shāng xīn
    即商纣王,名受,号帝辛。
  • 商民 shāng mín
    商人。
  • 商决 shāng jué
    商量决定。
  • 商叶 shāng yè/xié
    秋叶。
  • 商嵌 shāng qiàn/kàn
    镶嵌。
  • 商税 shāng shuì
    国家对从事商业活动的单位或个人所征收的税。
  • 商兑 shāng duì/ruì/yuè
    商酌。
  • 商贩 shāng fàn
    1.经商。 2.商人。 3.现多指现买现卖的小商人。
  • 商校 shāng xiào/jiào
    见"商较"。
  • 商展 shāng zhǎn
    商品展览。
  • 商葩 shāng pā
    秋花。
  • 商意 shāng yì
    秋意;秋气。
  • 商人 shāng rén
    贩卖货物的人。
  • 商较 shāng jiào
    1.亦作"商校"。 2.研究比较。 3.品评。
  • 商余 shāng yú
    唐诗人元结,少居商馀山,着《元子》十篇,自称元子。见《新唐书.元结传》。后以"商余"泛指元氏乡里。
  • 商陆 shāng lù/liù
    多年生粗壮草本。根粗大,块状。夏秋开花,白色,浆果,紫黑色。根可入药,俗称"章柳根"。性寒,味苦,有毒。中医学上用为逐水药。
  • 商参 shāng cān/shēn
    参商。二十八宿的商星与参星,商在东,参在西,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后以"商参"比喻人分离不能相见。
  • 商厦 shāng shà
    指多层的大型商场。
  • 商雒 shāng luò
    见"商洛"。
  • 商功 shāng gōng
    1.古代九章算术之一,即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的方法。 2.泛指计算。
  • 商务 shāng wù
    商业上的事务。
  • 商风 shāng fēng
    秋风,西风。
  • 商队 shāng duì/zhuī
    成群结队的行商。
  • 商舶 shāng bó
    旧时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
  • 商胡 shāng hú
    古称至中国经商的胡人。多指粟特﹑大食商人。
  • 商馆 shāng guǎn
    19世纪外商在广州所设进行贸易和居住的场所。共十三所。馆的四周筑墙,以便与居民隔离和管理。外商将商馆作为殖民主义侵略活动的据点。1857年英军进攻广州时被中国人民烧毁。
  • 商算 shāng suàn
    1.计算。 2.商业税。算,赋算。
  • 商通 shāng tōng/tòng
    彼此商量并取得一致意见。
  • 商问 shāng wèn
    磋商询间。
  • 商蕀 shāng jí
    草名。《尔雅.释草》"髦,颠蕀"晋郭璞注:"细叶有刺,蔓生,一名商蕀。《广雅》云:'女木也。'"《本草纲目》作"颠棘",谓即天门冬。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天虋冬》。
  • 商皓 shāng hào
    "商山四皓"的省称,借指高士。
  • 商赐 shāng cì
    指孔子弟子子夏(卜商)与子贡(端木赐)。
  • 商鉴 shāng jiàn
    犹殷鉴。原意是殷人灭夏,殷人的子孙应该以夏的灭亡作为鉴戒。后来泛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往事。宋人讳太祖父弘殷之名,改殷作商。
  • 商路 shāng lù
    商人进行远方贩运贸易所行经的路线,特指中世纪以前的陆上通商道路而言。其中最著名而重要者即古代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此外在亚洲内部特别是蒙古﹑中印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等地,非洲的东部﹑北部和中部,以及欧洲各地,也都有商路纵横分布。近代交通运输发展后,旧有商路的作用逐渐减低。
  • 商股 shāng gǔ
    旧时官商共营的股份公司中,商人投资的股份称商股。
  • 商界 shāng jiè
    从事商业者的总称。
  • 商货 shāng huò
    犹货物。
  • 商祭 shāng jì/zhài
    谓用干鱼祭祀。
  • 商船 shāng chuán
    又称“运输船”。用于载运旅客和货物的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相比,载运量大,营运成本低。也包括担负商业服务的船,如拖船、工程船等。
  • 商谋 shāng móu
    商量。
  • 商酌 shāng zhuó
    商议,斟酌:特地邀各位共同商酌。
  • 场商 chǎng shāng
    旧时盐商的一种。在指定盐场向盐户收盐转卖于政府(以备官运)或行商的中间商。随产区不同而有异名,如长芦称坨商,两淮称垣商,两浙称廒商。其起源为明代内商。
  • 坐商 zuò shāng
    在固定地点营业的商人。"行商"的对称。参见"坐贾"。
  • 坨商 tuó shāng
    旧时盐商的一种。长芦盐场贮盐地方名坨,故场商称坨商。参见"场商"。
  • 外商 wài shāng
    1.外地商人。 2.指外国商人。
  • 大商 dà shāng
    1.指商王朝。 2.大商人。
  • 季商 jì shāng
    农历九月。
  • 奉商 fèng shāng
    商量。多用作敬词。
  • 奸商 jiān shāng
    用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等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的商人。
  • 婉商 wǎn shāng
    婉言商量;慢慢商议。
  • 官商 guān shāng
    ①旧时指官办商业,也指从事这种商业的人。②现指有官僚作风的国营商业部门或这些部门的人员。
  • 客商 kè shāng
    往来各地运货贩卖的商人:过往~ㄧ各国~齐集广州交易会。
  • 宾商 bīn shāng
    谓陈列宫商之音。《楚辞.天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王逸注:"宾,列也……言启能修明禹业,陈列宫商之音,备其礼乐也。"一说谓宾于天帝。商,通"上"。游国恩等纂义引郝懿行曰:"盖谓启三度宾于天帝,而得九奏之乐也。"
  • 密商 mì shāng
    秘密商议。
  • 富商 fù shāng
    钱财多的商人:~大贾。
  • 寒商 hán shāng
    指秋风。因五音中的商音属秋,故称。
  • 小商 xiǎo shāng
    1.经营规模不大的商人。 2.今多指只有少量资金﹐购入商品转售给消费者﹐不雇工人或店员﹐自己从事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劳动﹐以其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人。亦称"小商人"。
  • 少商 shǎo/shào shāng
    1.七弦古琴的第七弦。 2.经穴名。属手太阴肺经。位于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主治昏迷﹑休克等病。
  • 巡商 xún shāng
    旧时盐务中负责巡缉私盐的官职名。因最初由商人兼充,故称。
  • 巨商 jù shāng
    大商人。如:海外巨商。
  • 座商 zuò shāng
    在固定地点经商者。与"行商"相对。参见"坐商"。
  • 廒商 áo shāng
    即场商。旧时盐商的一种。两浙盐场贮盐地方称廒,故名廒商。
  • 引商 yǐn shāng
    指明清二代缴纳引税后取得地区专卖权的盐商。
  • 征商 zhēng shāng
    1.征收商业税。 2.往来贩卖。
  • 徽商 huī shāng
    旧指徽州籍的商人。宋代逐渐形成﹐明清时其商业活动遍及全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颇有势力。清末渐趋衰落。经营业务主要有盐﹑米﹑丝﹑茶﹑墨﹑木材﹑典当和对外贸易﹐其中以盐商﹑文具商和典当商为最着。
  • 总商 zǒng shāng
    也称商总。清政府在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为首领的殷实商户。嘉庆年间在广州十三行中设立总商,总理洋行事务。道光以前在盐商中也有总商。
  • 情商 qíng shāng
    心理学上指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 悲商 bēi shāng
    指凄厉的秋风声。
  • 成商 chéng shāng
    见"成汤"。
  • 护商 hù shāng
    保护商人人身安全或护送商品安全到达目的地的一种行业。
  • 招商 zhāo shāng
    用广告、展览等方式吸引商家(投资、经营):~引资。
  • 捐商 juān shāng
    旧时承包捐税的商人。
  • 搉商 què shāng
    货物专卖。
  • 摊商 tān shāng
    摆摊子出售货物的商贩。如:这时也出现许多零售百货的坐商和摊商。
  • 散商 sàn/sǎn shāng
    1.指鸦片战争前广州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外的外国商人,即所谓"自由"商人,又称"港脚"。 2.清代官府于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一二殷实商户为首领,称为总商,类似牙行行首,其余则称散商。
  • 新商 xīn shāng
    新秋;初秋。商为五音之一﹐据阴阳五行之说﹐商属金﹐秋亦属金﹐故以商代秋。
  • 晤商 wù shāng
    见面商谈。
  • 智商 zhì shāng
    “智力商数”的简称。表示智力发展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是智龄除以实际年龄,再乘以100。若智商等于100,表示智力属中等水平,智商越高的儿童越聪明。
  • 暮商 mù shāng
    即暮秋。商音属秋。
  • 有商 yǒu shāng
    指商代﹐殷商。有﹐词头。
  • 木商 mù shāng
    经营木材购销的商人。
  • 榷商 què shāng
    指从事盐﹑铁﹑酒等专卖品交易的商贾。
  • 洋商 yáng shāng
    1.鸦片战争前,厦门﹑广州等处专营对外贸易的洋行商人的简称。 2.鸦片战争后,专指来我国经商的外国商人。
  • 殷商 yīn/yān/yǐn shāng
    朝代名。其始祖契封于商;汤有天下﹐遂号为商。后来屡次迁都﹐到盘庚迁殷地后﹐改为殷﹐亦称殷商。
  • 洽商 qià shāng
    接洽商谈。
  • 海商 hǎi shāng
    从事海上贸易的人。
  • 淫商 yín shāng
    以淫侈无益的货物牟利的商人。
  • 清商 qīng shāng
    1.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故称。 2.谓秋风。
  • 渔商 yú shāng
    渔业商贩。
  • 港商 gǎng/jiǎng shāng
    香港商人。
  • 游商 yóu shāng
    往来各地经商的人。
  • 牙商 yá shāng
    旧时替买卖双方说合并抽取佣金的经纪人。
  • 申商 shēn shāng
    1.战国时申不害与商鞅的并称。两人均为法家的重要人物。 2.指申不害﹑商鞅的学说。
  • 电商 diàn shāng
    用电报﹑电话商量问题。
  • 番商 fān/pān shāng
    指少数民族商人或外国商人。
  • 宫商 gōng shāng
    1.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 2.泛指音乐﹑乐曲。 3.泛指音律。 4.可借指诗律中的平仄和声韵中的四声。
  • 票商 piào/piāo shāng
    明以后实行票法,凭官颁票引运销茶盐的商人称"票商"。
  • 皇商 huáng shāng
    旧时专为皇家采购各种物品的商人。
  • 盐商 yán shāng
    经营食盐买卖的商人。旧时须纳税于官,官给票引,其引地需用之盐,即由他专卖。
  • 相商 xiāng/xiàng shāng
    彼此商量,商议。
  • 确商 què shāng
    商榷;磋商。
  • 磋商 cuō shāng
    互相商议;交换意见。
  • 私商 sī shāng
    1.贩运私货的商人。 2.指为盗行劫。 3.以私人资本经营的商店。也指此类商人。
  • 筹商 chóu shāng
    计划商议。
  • 算商 suàn shāng
    向商人征税。
  • 管商 guǎn shāng
    管仲和商鞅的并称。两人分别为春秋和战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
  • 翦商 jiǎn shāng
    谓剪灭商纣。借指剿灭无道,建立王业。
  • 素商 sù shāng
    秋季。《礼记.月令》孟﹑仲﹑季三秋皆云"其音商"。又五行以金配秋,其色尚白,故称秋为素商。
  • 纲商 gāng shāng
    1.成批运销大量货物的商人。 2.特指运销纲盐的商人。
  • 绅商 shēn shāng
    绅士和商人。
  • 经商 jīng shāng
    经营商业:弃农~ㄧ~多年。
  • 缠商 chán shāng
    我国西北部缠回之经商者。
  • 老商 lǎo shāng
    复姓。古有老商氏﹐相传为列子之师。见《列子.黄帝》。
  • 舞商 wǔ shāng
    舞蹈着的商羊。指下雨的预兆。
  • 良商 liáng shāng
    善于经营的商人。
  • 蠹商 dù shāng
    1.亦作"蠧商"。 2.害民的商人;奸商。
  • 行商 xíng/háng shāng
    1.经营商业。 2.外出经营的流动商人。"坐商"的对称。
  • 西商 xī shāng
    指西方。
  • 诗商 shī shāng
    1.诗章。商﹐通"章"。 2.像商人一样的诗人。
  • 豪商 háo shāng
    大商人。
  • 贩商 fàn shāng
    犹商贩。
  • 运商 yùn shāng
    清代盐商的一种。系取得运销食盐特权凭引在专岸运盐行销的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