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上” 词语大全

  • 一上 yī shàng/shǎng
    1.谓一次登临。 2.犹言一层﹑一重。 3.犹言一番。 4.犹一下子,表示时间的短暂。
  • 三上 sān shàng/shǎng
    1.指马上﹑枕上﹑厕上。 2.上上﹑上中﹑上下。泛指上等。
  • 不上 bù shàng
    1.不到。 2.不得。
  • 上丁 shàng/shǎng dīng/zhēng
    1.农历每月上旬的丁日。《礼记.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又"﹝季秋之月﹞上丁,命乐正入学习吹。"郑玄注:"为将飨帝也。春夏重舞,秋冬重吹也。"孔颖达疏:"其习舞吹必用丁者,取其丁壮成就之义,欲使学者艺业成故也。"自唐以后﹐历代王朝规定每年仲春(二月)﹑仲秋(八月)的上丁之日为祭祀孔子的日子。 2.壮丁。
  • 上下 shàng/shǎng xià
    ①职位、辈分较高的人和较低的人:君臣上下|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和上下尊卑等列。②高处与低处;上面与下面。有时具体指天、地,山、泽: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③犹言增减:从其爵而上下之。④表示程度的高低,事物的优劣:不相上下。⑤犹言古今:篇章博举,通于上下。⑥犹言前后:上下文|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⑦犹言左右,表示约数:一斤上下|五十岁上下。
  • 上世 shàng/shǎng shì
    1.远古时代。 2.先代;前辈。
  • 上上 shàng/shǎng shàng/shǎng
    1.最上等。 2.指比前一个时期更前的。
  • 上中 shàng/shǎng zhōng
    上等中的中等,也就是第二等。
  • 上主 shàng/shǎng zhǔ
    谓有道明君。
  • 上备 shàng/shǎng bèi
    谓具文向上司呈报备案。
  • 上务 shàng/shǎng wù
    首要任务;头等大事。
  • 上哲 shàng/shǎng zhé
    具有超凡的道德﹑才智的人。
  • 上冬 shàng/shǎng dōng
    初冬,即农历十月。
  • 上医 shàng/shǎng yī
    1.高明的医生。 2.比喻贤能的政治家。
  • 上佼 shàng/shǎng jiǎo
    见"上交"。
  • 上兑 shàng/shǎng duì/ruì/yuè
    旧时向政府交纳捐官银两叫"上兑"。
  • 上吊 shàng/shǎng diào
    以绳套颈,悬空自杀。
  • 上僊 shàng/shǎng xiān
    1.亦作"上仙"。 2.成仙;登仙。 3.死亡的婉词。多指帝王。 4.道家分天上仙人为九等,第一等为上仙。
  • 上夜 shàng/shǎng yè
    前夜。
  • 上僭 shàng/shǎng jiàn
    谓越位踰制,冒用高于自己身份的名义﹑礼仪或器物等。
  • 上堂 shàng/shǎng táng
    厅堂,殿堂。
  • 上六 shàng/shǎng liù/lù
    《易》卦在第六位的阴爻叫上六。
  • 上圆 shàng/shǎng yuán
    指天。旧说以为天在上而圆,故称。
  • 上回 shàng/shǎng huí
    犹言前次。
  • 上古 shàng gǔ
    1.远古。 2.较早的古代。我国史学界在中国历史分期上,多称商﹑周﹑秦﹑鸩时代为上古。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
  • 上国 shàng/shǎng guó
    ①春秋时对齐、晋等中原诸侯国的称呼,相对于吴、楚诸国而言:上征上国|抗衡上国。②诸侯对帝室的称呼:戮力上国,流惠下民。③指京师;国都:忆上国之绮树|游览上国风光。
  • 上奏 shàng/shǎng zòu
    向君主进言,上书。
  • 上人 shàng/shǎng rén
    1.道德高尚的人。 2.《释氏要览.称谓》引古师云:"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名上人。"自南朝宋以后,多用作对和尚的尊称。 3.居于上位的人,指君主。 4.旧时对主人的称呼。 5.方言。子女对父母或祖父母的称呼。
  • 上停 shàng/shǎng tíng
    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发际到印堂为上停;身体以头为上停。见《麻衣相法全编.麻衣先生石室神异赋》注。此外,绘画及书法中亦有上停之说,上停犹言上部。
  • 上佳 shàng jiā
    上好;非常好:竞技状态~|推出~的营销策划。
  • 上信 shàng/shǎng xìn/shēn
    指七﹑八月东北信风。
  • 上头 shàng/shǎng tóu/tou
    1.指女子束发插笄,为成年的象征。 2.指成亲。 3.指娼妓初次接客。 4.指男子束发加冠,为成年的标志。
  • 上切 shàng/shǎng qiē/qiè
    逆铣,向上的切削。
  • 上佐 shàng/shǎng zuǒ
    部下属官的通称。
  • 上令 shàng/shǎng líng/lǐng/lìng
    国君的政令。
  • 上义 shàng/shǎng yì
    1.至义,最高的义。 2.尚义。上,通"尚"。
  • 上先 shàng/shǎng xiān
    方言。犹言起初。
  • 上则 shàng/shǎng zé
    犹上策。
  • 上口 shàng/shǎng kǒu
    通道的上部,即入口处。
  • 上厉 shàng/shǎng lì
    向上疾飞。
  • 上元 shàng/shǎng yuán
    ①节日名。俗以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其夜为上元夜,也叫“元宵”。②旧以六十年为一甲子,讲阴阳五行的人以一百八十年为一周,并称其中的第一个甲子为“上元”。
  • 上嗣 shàng/shǎng sì
    君主的嫡长子。后指太子。
  • 上月 shàng/shǎng yuè
    1.上弦月。 2.前月。
  • 上刹 shàng/shǎng chà/shā
    敬称佛寺。
  • 上峰 shàng/shǎng fēng
    ①高峰: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②旧时称上级长官:上峰有令|执行上峰的命令。
  • 上坐 shàng/shǎng zuò
    1.亦作"上座"。亦作"上座"。 2.受尊敬的席位。 3.佛教语。一寺之长,"三纲"之首。多由朝廷任命年高德劭者担任。
  • 上文 shàng/shǎng wén
    1.书中或文章中某一段或某一句以前的部分。 2.尚文。上,通"尚"。崇尚文饰。 3.尚文。上,通"尚"。崇尚文治。
  • 上农 shàng/shǎng nóng
    1.亦称"上农夫"。古代指种植条件较好﹑收益较多的农民。 2.重农。上,通"尚"。
  • 上姓 shàng/shǎng xìng
    1.大姓,指望族的姓氏。 2.问人姓氏的敬词,犹言贵姓。
  • 上书 shàng/shǎng shū
    1.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 2.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 3.旧时塾师向学生讲授新课。
  • 上旬 shàng/shǎng xún
    十日为旬。每月第一日至第十日为上旬。
  • 上天 shàng/shǎng tiān
    1.天空,天上。 2.古人观念中的万物主宰者,能降祸福于人。 3.前一天或前几天。
  • 上弓 shàng/shǎng gōng
    弓弦乐器(如小提琴)演奏中拉向弓根的弓法。
  • 上介 shàng/shǎng jiè
    古代外交使团的副使或军政长吏的高级助理。
  • 上宾 shàng/shǎng bīn
    上等的宾客;尊贵的客人:待为上宾|敬若上宾。
  • 上拂 shàng/shǎng fú/bì
    违拗君意。
  • 上去 shàng/shǎng qù
    1.由一处趋于某处或由低处到高处。 2.引申为兴旺发达。 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 4.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前。
  • 上宰 shàng/shǎng zǎi
    1.宰辅。亦泛称辅政大臣。 2.上天,天帝。 3.星名。
  • 上工 shàng/shǎng gōng
    技能高超的专业人员。
  • 上墓 shàng/shǎng mù
    扫墓。
  • 上京 shàng/shǎng jīng
    1.古代对国都的通称。 2.古都名。渤海以王都忽汗城为上京龙泉府。故址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 3.古都名。契丹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4.古都名。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以京师会宁府为上京,故址在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
  • 上官 shàng/shǎng guān
    复姓。唐代有上官仪。
  • 上分 shàng/shǎng fēn/fèn
    上等;好的。如:出家人若有桃子吃,就为上分了。——《西游记》。
  • 上仓 shàng/shǎng cāng
    同"上苍"。
  • 上妆 shàng/shǎng zhuāng
    1.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 2.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
  • 上代 shàng/shǎng dài
    1.指夏商周及其以前的时代。 2.前代;前辈。
  • 上意 shàng/shǎng yì
    君上的心意﹑意旨。
  • 上女 shàng/shǎng nǚ/rǔ
    手艺高超的女子。
  • 上升 shàng/shǎng shēng
    1.由低处向高处移动。 2.道家谓修炼功成,得道升天。 3.用作"死亡"的讳称。 4.指等级﹑程度﹑数量等升高或增加。
  • 上孰 shàng/shǎng shú
    上熟。上等收成。孰,"熟"的古字。
  • 上兵 shàng/shǎng bīng
    谓用兵之上策。《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张预注:"言以奇策秘算取胜于不战,兵之上也。"
  • 上价 shàng/shǎng jià/jiè/jie
    见"上贾"。
  • 上寿 shàng/shǎng shòu
    三寿中之上者。
  • 上告 shàng/shǎng gào
    1.向天呼吁,诉之于上帝。 2.向上级报告。特指向上级机关或司法部门告状。
  • 上味 shàng/shǎng wèi
    美味,精美的食品。
  • 上戮 shàng/shǎng lù
    最重的刑罚。
  • 上旨 shàng/shǎng zhǐ
    1.亦作"上指"。 2.君上的意旨。
  • 上公 shàng/shǎng gōng
    1.周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 2.汉制,仅以太傅为上公。 3.晋制,太宰﹑太傅﹑太保皆为上公。 4.公爵的尊称,亦泛指高官显爵。 5.传说古有五行之官,封为上公,祀为贵神。其土正曰后土。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因以"上公"指社神。 6.即太白星。
  • 上映 shàng/shǎng yìng
    放映。指电影上演。
  • 上尾 shàng/shǎng wěi/yǐ
    指在诗歌声律上犯双声之病。凡上句尾字与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与第三句尾字为双声,皆称"上尾"。
  • 上坡 shàng/shǎng pō
    1.沿着有坡度的路从低处走向高处。 2.谓败走。 3.唐代迁谏议大夫称"上坡"。
  • 上岁 shàng/shǎng suì
    丰年。
  • 上宫 shàng/shǎng gōng
    1.《诗.墉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毛传:"桑中﹑上宫,所期之地。"后以"上宫"指美人居住之所。 2.楼馆。 3.指天子的祖庙。 4.仙宫。 5.用作对道观的敬称。 6.古乐调名。
  • 上举 shàng/shǎng jǔ
    1.向上的位移(如岩层或矿层的)。2.水的[从一结构的底层]向上压力。
  • 上岸 shàng/shǎng àn
    1.谓舍舟登陆。 2.比喻弃邪归正。
  • 上士 shàng/shǎng shì
    1.道德高尚的人。 2.古代官阶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周礼.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孙诒让正义:"凡诸官上士,《王制》谓之元士,又谓之适士,中﹑下士又谓之官师。"《孟子.万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秦以后亦有袭用古制﹐以上士﹑中士﹑下士为官秩者。 3.佛经中对菩萨的称呼。 4.军衔,军士的最高一级。
  • 上冢 shàng/shǎng zhǒng
    指首辅,朝廷大臣。
  • 上卷 shàng/shǎng juàn/juǎn
    1.将头发刷向头顶并用别针或梳子夹住。2.向上面卷起或收拢。
  • 上弟 shàng/shǎng dì/tì/tuí
    上第,上等。
  • 上劲 shàng/shǎng jìn/jìng
    1.加劲;起劲。 2.谓妓女献媚。
  • 上奉 shàng/shǎng fèng
    上等俸禄。
  • 上服 shàng/shǎng fú/fù
    1.古五刑中之施于面部的刑罚。 2.指服上刑。 3.礼服,上等服装。 4.上衣。
  • 上方 shàng/shǎng fāng
    1.前面。 2.古代阴阳五行家指东方和北方。 3.天上;上界。 4.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 5.上邦,大国。 6.上级。 7.同"尚方"。汉代官署名,主管制造﹑储藏﹑供应帝王及皇宫中所用刀剑﹑衣食及日用玩好器物。 8.同"尚方"。泛指宫廷中主管膳食﹑方药的官署。 9.上方剑的简称。
  • 上愿 shàng/shǎng yuàn
    最大的愿望。
  • 上地 shàng/shǎng dì/de
    1.肥沃的土地。 2.古地区名。
  • 上摈 shàng/shǎng bìn
    代表君主接待贵宾的高级司仪。由主国政之卿充任。
  • 上任 shàng/shǎng rèn/rén
    指官吏就职。
  • 上列 shàng/shǎng liè
    1.高官之行列。 2.上座,受尊敬的席位。 3.犹前列。 4.指上面所列举的。
  • 上寻 shàng/shǎng xún
    同"上荨"。
  • 上房 shàng/shǎng fáng
    1.正房。 2.王府家中主管食物款项的帐房。
  • 上台 shàng/shǎng tái/tāi
    1.星名。在文昌星之南。 2.泛指三公﹑宰辅。
  • 上斋 shàng/shǎng zhāi
    指监生在国子监受业。
  • 上妙 shàng/shǎng miào
    精妙,最好。
  • 上刑 shàng/shǎng xíng
    重刑;极刑。
  • 上年 shàng/shǎng nián
    1.犹上岁。指丰收年。 2.道家以二十﹑三十为上年,认为是修道最佳的年岁。 3.去年;前几年。
  • 上卿 shàng/shǎng qīng
    古官名。周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称为“上卿”。后泛指朝廷重臣: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
  • 上客 shàng/shǎng kè
    1.尊客,贵宾。 2.上等门客。 3.宋时浙东水乡对来自山区的帮工的称呼。 4.北魏对降将的一种最高恩遇。
  • 上券 shàng/shǎng quàn/xuàn
    右券,右契。券,指契约。券分左右,订约双方各执其一,而以右券为上。
  • 上旅 shàng/shǎng lǚ
    谓腰以上。指战服的上衣。
  • 上场 shàng/shǎng cháng/chǎng
    1.指演员或运动员出场。 2.泛指某种活动开始进行。 3.犹言上手,得手。
  • 上序 shàng/shǎng xù
    犹上庠。古代国家设立的大学。
  • 上司 shàng/shǎng sī
    1.汉时对三公的称呼。 2.用为高级官职的通称。 3.旧时属吏对上级长官的通称。 4.指天神。
  • 上智 shàng/shǎng zhì
    1.上等智慧。 2.指大智之人。
  • 上圣 shàng/shǎng shèng
    1.犹至圣。指德智超群的人。 2.称天神。 3.犹前圣。指前代的帝王与圣贤。
  • 上军 shàng/shǎng jūn
    古代军队编制的称谓。古军制分上军﹑中军﹑下军,以中军为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
  • 上假 shàng/shǎng jiǎ/jià
    上升,登天。
  • 上帝 shàng dì
    ①古代指主宰万物的天神:荡荡上帝,下民之辟。②古代的帝王: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③基督教所信奉的神。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并主宰着世界。中国古汉语原有“上帝”一词,意为“天帝”、“天神”。明末天主教传入中国后,借用“上帝”和“天主”译称该教信奉之神。19世纪初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亦曾以“上帝”和“天主”译称该派信奉之神。以后“上帝”成为中国基督教新教的专称,中国天主教则专称为“天主”。
  • 上朝 shàng/shǎng zhāo/cháo
    1.臣子到朝廷觐见君王,奏事议政。 2.君王到朝廷上处理政务。
  • 上壤 shàng/shǎng rǎng
    沃土。
  • 上平 shàng/shǎng píng
    1.旧时书牍中遇尊称之词时,另行抬写,与上行齐平,谓之上平。 2.《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因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卷,称上卷为上平,称下卷为下平。 3.汉语平声字的声调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种。称阴平为上平,阳平为下平。
  • 上件 shàng/shǎng jiàn
    犹上述。
  • 上启 shàng/shǎng qǐ
    上奏;禀告。
  • 上变 shàng/shǎng biàn
    向朝廷告发谋反等非常事变。
  • 上御 shàng/shǎng yù
    帝王服用的器物。
  • 上愬 shàng/shǎng sù/shuò
    见"上诉"。
  • 上事 shàng/shǎng shì
    1.正业。 2.指君事,国事。
  • 上九 shàng/shǎng jiǔ
    1.《易》卦在第六位的阳爻叫上九。 2.喻道德学问最高的人。 3.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古称上九。 4.古以农历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参见"下九"。
  • 上届 shàng/shǎng jiè
    某一届会议、一届学生等的前一届。
  • 上市 shàng/shǎng shì
    1.谓应时物品进入市场销售。 2.赴市场。
  • 上偻 shàng/shǎng lǚ/lóu
    背上部弯曲。
  • 上愚 shàng/shǎng yú
    至愚。
  • 上情 shàng qíng
    上级部门的实际情况、计划等。
  • 上命 shàng/shǎng mìng
    1.上级的命令,特指君命。 2.谓长寿。 3.崇尚军令。上,通"尚"。
  • 上乘 shàng/shǎng chéng/shèng
    ①佛教名词。即“大乘”。佛教的主要流派之一。《宝积经》:“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②指高妙的境界或上等的事物(多用于文艺、技艺方面):上乘之作|所谓大巧若拙,书家之上乘也|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落了言诠,已非上乘。
  • 上指 shàng/shǎng zhǐ
    1.向上竖起。用以形容盛怒之人的头发。 2.见"上旨"。
  • 上善 shàng/shǎng shàn
    至善。
  • 上志 shàng/shǎng zhì
    1.指古代的典籍。 2.谓以前代贤人为楷模。
  • 上囿 shàng/shǎng yòu
    天子游猎的园林。
  • 上利 shàng/shǎng lì
    1.古代祭祀时主祭人的助手,有上手下手之分,上手曰上利。 2.古代堪舆家迷信之说,指安葬的好处所。
  • 上户 shàng/shǎng hù
    1.富裕之家。 2.上等的店家。
  • 上午 shàng/shǎng wǔ
    指半夜十二点以后至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一般也指清晨至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
  • 上成 shàng/shǎng chéng
    复姓。汉有上成公。见《后汉书.方术传下》。
  • 上日 shàng/shǎng rì
    1.朔日,即农历初一。《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孔传:"上日,朔日也。"《初学记》卷四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曰上日。"清金农《元日过张少府小饮花下》诗:"仙尉逢梅福,同为上日吟。"一说上日指阴历每月上旬之吉日。 2.佳日,佳节。
  • 上学 shàng/shǎng xué
    1.最好的学习。 2.指古之上庠或太学。
  • 上印 shàng/shǎng yìn
    上缴官印。谓辞官退职。
  • 上时 shàng/shǎng shí
    最合适的时令。
  • 上叶 shàng/shǎng yè/xié
    前代;先世。
  • 上座 shàng/shǎng zuò
    见"上坐"。
  • 上典 shàng/shǎng diǎn
    1.最隆重的典礼。 2.指上世的典籍。
  • 上尊 shàng/shǎng zūn
    1.古代祭祀或燕饮时放在上位的酒杯。 2.泛指堂上的酒杯。 3.谓上等酒。 4.尊奉。
  • 上戊 shàng/shǎng wù
    1.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 2.王莽所作历法名。
  • 上品 shàng/shǎng pǐn
    1.上等。 2.指最高的门阀品第。 3.佛教谓修净土法门而道行较高者,命终化生西方净土后所居的高等品位。
  • 上干 shàng/shǎng gān/gàn
    上冲;上矗。
  • 上仁 shàng/shǎng rén
    1.至仁。 2.指最仁爱的人。
  • 上冻 shàng/shǎng dòng
    结冰。
  • 上床 shàng/shǎng chuáng
    到床上去。
  • 上仪 shàng/shǎng yí
    1.最高的法则。 2.隆重的礼节。 3.崇尚仪节。上,通"尚"。
  • 上才 shàng/shǎng cái
    1.亦作"上材"。 2.上等的才能。 3.指具有上等才能的人。 4.上等的材料。
  • 上城 shàng/shǎng chéng
    进城。
  • 上心 shàng/shǎng xīn
    君心。
  • 上仙 shàng/shǎng xiān
    1.天上的神仙。 2.道家所传说的"九仙"中品级最高者。
  • 上捐 shàng/shǎng juān
    交纳捐税。
  • 上供 shàng/shǎng gōng/gòng
    1.唐宋时所征赋税中解交朝廷的部分。 2.旧时用物品祭祖或敬神。
  • 上急 shàng/shǎng jí
    急忙。
  • 上体 shàng/shǎng tǐ/tī/bèn
    人的上身。
  • 上尉 shàng/shǎng wèi/yù
    军衔;尉官的一级,在中尉之上。
  • 上位 shàng/shǎng wèi
    1.高官;显达的职位。 2.特指君位,帝位。 3.指君主。 4.上级官员;上司。 5.上座,贵客座位。
  • 上将 shàng/shǎng jiāng/jiàng
    1.主将,统帅。 2.泛指高级将领。 3.星名。 4.军衔,将官的一级,在中将之上。
  • 上坟 shàng/shǎng fén
    到坟前祭奠死者。
  • 上当 shàng/shǎng dāng/dàng
    受骗吃亏。
  • 上屋 shàng/shǎng wū
    正室;正房。
  • 上控 shàng/shǎng kòng
    上诉。
  • 上唇 shàng/shǎng chún
    1.昆虫和甲壳动物以及其它节肢动物的上面的或者前方的唇,包括单一的一块或者一片,紧接着上颚的前方或者上面。2.一些兰花唇瓣的顶生裂片。3. 一个上唇鳞片或者板。
  • 上功 shàng/shǎng gōng
    1.最高的功绩。 2.崇尚劳作或功绩。上,通"尚"。
  • 上套 shàng/shǎng tào
    中圈套,上当。
  • 上庠 shàng/shǎng xiáng
    古代的大学。
  • 上昼 shàng/shǎng zhòu
    指将近黄昏的时候。
  • 上宿 shàng/shǎng sù/xiǔ/xiù
    值夜。
  • 上宪 shàng/shǎng xiàn
    1.犹上法。谓准上以为法。 2.指上司。
  • 上交 shàng/shǎng jiāo
    1.谓地位低的人与地位高的人结交。 2.亦作"上佼"。头等友好。 3.转移﹑交付给上级。
  • 上开 shàng/shǎng kāi
    元代杂剧,脚色登场,开始表演,略称"上开"。
  • 上席 shàng/shǎng xí
    1.受尊敬的席位。 2.上等的酒席。
  • 上宗 shàng/shǎng zōng
    周制春官之长大宗伯的别称。
  • 上德 shàng/shǎng dé
    1.至德;盛德。 2.指帝德。 3.借指帝王。 4.崇尚德行。上,通"尚"。
  • 上宙 shàng/shǎng zhòu
    上古。
  • 上族 shàng/shǎng zú
    犹望族。
  • 上寅 shàng/shǎng yín
    农历每月上旬之寅日。
  • 上手 shàng/shǎng shǒu
    ①也作“上首”。位置较尊的一侧。多指左手一侧:你是客人,理应坐在上手。②犹好手;高手:(卜筮)十中六七,以为上手。③开始:了不起,修臭沟,上手儿先给咱穷人修。④曲艺名词。由两个演员合作表演时,其面向观众坐(站)在右方的演员称为“上手”,坐(站)在左方的演员称为“下手”。一般以上手为主,下手为辅。有些曲种,如相声称上手为“逗哏”,下手为“捧哏”;“二人转”称上手为“上口”、“逗口”,下手为“下口”、“捧口”。
  • 上好 shàng/shǎng hǎo/hào
    顶好;最好。
  • 上本 shàng/shǎng běn
    臣下向皇帝呈送奏本。
  • 上府 shàng/shǎng fǔ
    1.上级官署;上司。 2.指上层的政权机构。
  • 上忙 shàng/shǎng máng
    旧时征收田赋,分上下二期,规定地丁钱粮在农历二月开征,五月截止,叫做上忙。
  • 上巾 shàng/shǎng jīn
    谓加冠。古代男子成年(二十岁)则举行加冠礼,先用一种丝织的头巾束发,然后再戴上冠。因以"上巾"指"加冠"。
  • 上晡 shàng/shǎng bū
    指下午三时。
  • 上尘 shàng/shǎng chén
    旧时表奏函牍中表示谦抑的套语,意为有污尊长视听。
  • 上征 shàng/shǎng zhēng
    1.上升。 2.引申为向前发展。 3.谓溯流而上。 4.指春秋时吴﹑越﹑楚诸国征伐中原各诸侯国。
  • 上币 shàng/shǎng bì
    上等的货币。古以珠玉为上币,秦以黄金为上币。
  • 上宅 shàng/shǎng zhái
    上等住宅。
  • 上弦 shàng/shǎng xián
    发生于新月以后的月相。月球在太阳之东90°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西边的一半(右半圆)。发生在夏历每月初七或初八。
  • 上山 shàng/shǎng shān
    1.登山,到山上。 2.指到山里打游击。 3.指蚕上簇结茧。山,指蚕簇。
  • 上收 shàng/shǎng shōu
    上等年成,丰收。
  • 上巳 shàng/shǎng sì
    古代节日名。汉以前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多改为三月三日。这一天人们都到水边洁身或嬉游,以去除不祥。
  • 上春 shàng/shǎng chūn
    孟春。指农历正月。
  • 上封 shàng/shǎng fēng
    1.谓帝王登泰山筑坛祭天。 2.上封事。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漏,谓之"上封事"。
  • 上操 shàng/shǎng cāo
    谓整队出操。
  • 上家 shàng/shǎng jiā/gū/jie
    1.豪门。 2.打牌﹑掷色子﹑行酒令时称坐在本人左边的人为上家。
  • 上扬 shàng yáng
    (数量、价格等)上升:收视率~|租金~。
  • 上层 shàng/shǎng céng
    1.层状物的上面一层。多指建筑物。 2.指社会成员中地位高的那一部分人。 3.指组织机构中的上一级组织。
  • 上报 shàng/shǎng bào
    1.谓报答主上的恩德。 2.犹上复。复人来信的敬语。 3.向上级汇报。
  • 上直 shàng/shǎng zhí
    上班,当值。
  • 上相 shàng/shǎng xiāng/xiàng
    1.天子举行大典时,主持礼仪的官员。 2.对宰相的尊称。 3.泛称大臣。 4.宋代称居首位的宰相。 5.星名。
  • 上种 shàng/shǎng zhǒng/zhòng
    良种。
  • 上涨 shàng/shǎng zhǎng/zhàng
    1.水位升高。比喻商品价格腾贵。 2.增长。
  • 上气 shàng/shǎng qì
    1.赌气。 2.气喘。
  • 上白 shàng/shǎng bái
    犹精白,极白。
  • 上源 shàng/shǎng yuán
    上游;上流。
  • 上笺 shàng/shǎng jiān
    犹上表。
  • 上桩 shàng/shǎng zhuāng
    撮合;凑合。
  • 上禄 shàng/shǎng lù
    1.上卿的采邑。 2.优厚的爵禄。 3.指宗庙。
  • 上爬 shàng/shǎng pá
    攀登。如:上爬的常春藤。
  • 上潮 shàng/shǎng cháo
    涨潮。
  • 上测 shàng/shǎng cè
    站测,施行测刑。测,刑具名。
  • 上簇 shàng/shǎng cù
    将老的家蚕上草束吐丝结茧。又名"上山"。
  • 上略 shàng/shǎng lüè
    犹上策。
  • 上神 shàng/shǎng shén
    神灵;天神。
  • 上灵 shàng/shǎng líng
    上帝;神灵。
  • 上烈 shàng/shǎng liè
    指前代建有勋业者。
  • 上秩 shàng/shǎng zhì
    1.官职的高级品位。亦借指大臣。 2.指一部书的上半部分。
  • 上浣 shàng/shǎng huàn
    同"上澣"。
  • 上瘾 shàng/shǎng yǐn
    谓喜爱某种事物,成为癖好。
  • 上空 shàng/shǎng kōng/kòng/kǒng
    指一定地点上面的天空。
  • 上演 shàng/shǎng yǎn
    演出;放映。
  • 上玄 shàng/shǎng xuán
    1.上天。 2.道家称人的心脏为上玄。
  • 上梓 shàng/shǎng zǐ
    古时以木版印刷,将文字刻于木版上,谓之上梓,亦称付梓。
  • 上校 shàng/shǎng xiào/jiào
    1.效法于上。 2.军衔,校官的一级,高于中校。
  • 上来 shàng/shǎng lái
    犹言以上,上述。
  • 上稍 shàng/shǎng shāo/shào
    见"上梢"。
  • 上炎 shàng/shǎng yán
    1.向上燃烧。 2.指邪火上升。
  • 上溯 shàng/shǎng sù
    1.亦作"上泝"。 2.逆水上行。 3.从现在往上推算。
  • 上池 shàng/shǎng chí
    见"上池水"。
  • 上用 shàng/shǎng yòng
    犹御用。
  • 上烝 shàng/shǎng zhēng
    与母辈通奸。
  • 上风 shàng/shǎng fēng
    1.指风刮来的那个方向。 2.比喻优势或有利的地位。
  • 上真 shàng/shǎng zhēn
    真仙。
  • 上礼 shàng/shǎng lǐ
    1.最高之礼。 2.特殊礼遇。
  • 上浮 shàng fú
    (价格、利率、工资等)向上浮动:~一级工资|物价指数~一个百分点。
  • 上熟 shàng/shǎng shú
    上等收成。熟,谷熟。
  • 上究 shàng/shǎng jiū
    上及;上达。
  • 上次 shàng/shǎng cì
    1.上等中的次等。 2.前次,上回。
  • 上海 shàng hǎi
    1.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中央直辖市,世界特大城市和十大港口之一。地扼长江出海口。面积6,186平方公里,(2005年)实有人口1921.35万。
  • 上炕 shàng/shǎng kàng
    1.犹上床。炕,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一种床,底下有洞,可生火取暖。 2.方言。指坐月子。
  • 上车 shàng/shǎng chē/jú
    登车。
  • 上簿 shàng/shǎng bù/bó
    谓呈递文状,接受审问或质讯。
  • 上除 shàng/shǎng chú
    即上巳。古代风俗,农历三月上巳日,往水边以斋戒沐浴等法去灾求福,故称。
  • 上表 shàng/shǎng biǎo
    上奏章。
  • 上果 shàng/shǎng guǒ
    1.亦作"上菓"。精美的果品。 2.佛家语。犹言正果。
  • 上身 shàng/shǎng shēn
    1.身体的上半部。 2.上衣。
  • 上陵 shàng/shǎng líng
    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属《鼓吹曲辞》。以其首句"上陵何美美"得名。
  • 上窍 shàng/shǎng qiào
    指耳﹑目﹑鼻﹑口诸窍。
  • 上爵 shàng/shǎng jué
    上等爵位。
  • 上色 shàng/shǎng sè/shǎi
    1.美女。 2.上等;高级。
  • 上遂 shàng/shǎng suì/suí
    谓上达于天道。
  • 上款 shàng/shǎng kuǎn
    谓在书画等上端题写的受物者的姓名﹑称谓﹑事由等字样。
  • 上水 shàng/shǎng shuǐ
    1.船逆流向上游航行。 2.加水。
  • 上竿 shàng/shǎng gān
    1.谓干禄求进。 2.古代杂技名,似今之爬竿。
  • 上载 shàng zài
    把信息从某台电子计算机输入到互联网或其他电子计算机上(跟‘下载’相对)。
  • 上肩 shàng/shǎng jiān
    上位。指位置较尊的一侧。
  • 上膘 shàng/shǎng biāo
    谓牲畜长肉,日见肥壮。
  • 上班 shàng bān
    1.明代卫所的军队按时轮番到京师操练或到指定防地执勤称上班。后指每天按规定时间到供职地点去工作。[例]我上班去了。2.开始工作。[例]我每天早上九点钟上班。3.指与某公司、工厂等单位有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例]我在宝洁上班。4.指高等官员的行列。[例]唐韩愈《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太原郡公神道碑文》:“公起外戚子弟,秩卑年少。歲餘超居上班,官尊職大。”。
  • 上焦 shàng/shǎng jiāo
    中医谓六腑中的三焦之一。一般指胃的上口到舌下这一部位,包括心肺。主要功能是呼吸和血液循环等。
  • 上衽 shàng/shǎng rèn
    衣服的前襟。
  • 上知 shàng/shǎng zhī/zhì
    智力超凡的人,多指圣哲。知,"智"的古字。
  • 上苍 shàng/shǎng cāng
    上天;苍天:合掌擎拳谢上苍|一片孝心,感动上苍。
  • 上邸 shàng/shǎng dǐ
    上等第宅。多指公卿的官邸或私宅。
  • 上皇 shàng/shǎng huáng
    1.天帝。 2.楚人亦用以称东皇太一。 3.太古的帝皇。 4.太上皇的简称。
  • 上阵 shàng/shǎng zhèn
    1.上战场打仗。 2.用以比喻亲身参加某种活动。
  • 上肢 shàng/shǎng zhī
    人体的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上臂﹑前臂﹑腕和手。
  • 上牢 shàng/shǎng láo
    谓牛羊豕等美味。牢,古代祭祀用的牺牲。
  • 上陈 shàng/shǎng chén/zhèn
    向尊长陈述。
  • 上灯 shàng/shǎng dēng
    点灯。多用以指入夜时。
  • 上级 shàng/shǎng jí
    1.最上一层的台阶。 2.高级。 3.同一组织系统中等级较高的组织或人员。
  • 上清 shàng/shǎng qīng
    1.上天;天空。 2.道家所称的三清境之一。 3.用以指道观或道长。 4.唐柳珵《上清传》云,丞相窦参为政敌所诬,自知将败,嘱其婢上清入宫为婢,为之辩白,上清后果入宫,向德宗辩其诬。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五引《异闻集》。后因以"上清"称婢。
  • 上纳 shàng/shǎng nà
    谓向官府交纳赋税。
  • 上田 shàng/shǎng tián
    土质最好的田地。
  • 上锅 shàng/shǎng guō
    谓烹煮食物;把食物放入锅内烧熟。
  • 上梁 shàng/shǎng liáng
    架梁,为建屋重大工序。参见"上梁文"。
  • 上达 shàng/shǎng dá
    1.古谓士君子修养德性,务求通达于仁义。 2.谓上知天命。 3.上进,向上发展。 4.谓下情达于君上。
  • 上泝 shàng/shǎng sù
    见"上溯"。
  • 上记 shàng/shǎng jì
    古代典籍。
  • 上槛 shàng/shǎng jiàn/kǎn
    门窗的上框。
  • 上翔 shàng/shǎng xiáng
    1.谓凤鸟飞鸣于空中。 2.指飞升。
  • 上首 shàng/shǎng shǒu
    ①佛教用语。本指一座大众中的主位。后指寺院中的首座:出家为上首,入寺作梁栋|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②上手,位次较尊的一边。通常指左手一边: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
  • 上造 shàng/shǎng zào
    爵位名。秦制定爵位二十级,第二级为"上造"。后世亦有承袭秦制者。
  • 上流 shàng/shǎng liú
    ①河流的上游:上流的水很急。②上品;上等:自参上流|顾我论佳句,推君最上流。③有权势地位的人或集团:货赂上流|讥谤上流|上流社会。
  • 上荣 shàng/shǎng róng
    飞檐。屋檐两端的挑角。
  • 上盗 shàng/shǎng dào
    大盗。
  • 上祭 shàng/shǎng jì/zhài
    致祭,奠祭。
  • 上鞋 shàng/shǎng xié
    将鞋帮﹑鞋底缝在一起。
  • 上落 shàng/shǎng luò/là
    1.责难;数落。 2.指价格上涨和下跌所造成的差额。 3.泛指超出标准的差距。 4.上下。
  • 上资 shàng/shǎng zī
    唐代酬功的最高一等,叫上资。
  • 上系 shàng/shǎng xì/jì
    犹言上世。
  • 上面 shàng/shǎng miàn
    1.物体的表面。 2.位置较高的地方。 3.指次序在前的。 4.上首。 5.方面;里面。 6.指京师。 7.指官府,上级。 8.指家族辈分较高﹑年龄较大者。
  • 上材 shàng/shǎng cái
    见"上才"。
  • 上跻 shàng/shǎng jī
    1.亦作"上隮"。 2.上升。
  • 上馆 shàng/shǎng guǎn
    上等馆舍。
  • 上盖 shàng/shǎng gài/gě/hé
    外衣;罩衫。
  • 上着 shàng/shǎng zhuó/zháo/zhāo/zhe
    下棋时的妙着,高着。多用以比喻上策,妙计。
  • 上进 shàng/shǎng jìn
    1.向上;进步。 2.指求取功名。
  • 上等 shàng/shǎng děng
    1.指三层台阶中的最高一级。 2.等级高的或品质优异的。
  • 上骈 shàng/shǎng pián
    传说中司生人类耳目之神。
  • 上梢 shàng/shǎng shāo/sào
    1.亦作"上稍"。 2.与"下梢"或"下场"联用,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前半段。
  • 上通 shàng/shǎng tōng/tòng
    1.谓下情上达于君。 2.指出仕。
  • 上考 shàng/shǎng kǎo
    谓官吏考绩列为上等。
  • 上番 shàng/shǎng fān/pān
    初番;头回。多指植物初生。
  • 上顿 shàng/shǎng dùn/dú
    豪饮。
  • 上阳 shàng/shǎng yáng
    1.谓天上的阳气。 2.唐宫名。
  • 上甲 shàng/shǎng jiǎ
    1.阴历每月上旬之甲日。 2.科举时代殿试成绩最优的一等,也称一甲。
  • 上锁 shàng/shǎng suǒ
    用锁锁住。
  • 上谳 shàng/shǎng yàn
    呈报朝廷,请求定案。
  • 上瑞 shàng/shǎng ruì
    最大的吉兆。
  • 上膛 shàng/shǎng táng
    口腔内上腭部分的俗称。
  • 上界 shàng/shǎng jiè
    天界。道教、佛教指仙佛居住的地方:上界投佛影,中天扬梵音|钟鱼闻上界,沆瀣吸中宵。
  • 上镜 shàng jìng
    1、出现在电影、电视中:她还在电影学院学习期间就已经多次~。2、在电影、电视中的形象好:这位节目主持人很~。
  • 上画 shàng/shǎng huà
    入画,绘上画卷。
  • 上纲 shàng/shǎng gāng
    1.系在箭靶上方的绳子。 2.别驾的异称。
  • 上林 shàng/shǎng lín
    1.古宫苑名。秦旧苑,汉初荒废,至汉武帝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户县界。 2.古宫苑名。东汉光武帝时建造。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故城西。东汉永平十五年冬,车骑校猎上林苑,即此。 3.古宫苑名。南朝宋大明三年建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玄武湖北。见《宋书.孝武帝纪》。 4.泛指帝王的园囿。 5.指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 上装 shàng/shǎng zhuāng
    上衣。
  • 上澣 shàng/shǎng huàn
    唐宋官员行旬休,即在官九日,休息一日。休息日多行浣洗。因以"上澣"指农历每月上旬的休息日或泛指上旬。
  • 上钩 shàng/shǎng gōu
    鱼吞饵着钩。喻受骗上当。
  • 上税 shàng/shǎng shuì
    缴纳税款。
  • 上疏 shàng/shǎng shū
    1.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 2.指奏章。
  • 上都 shàng/shǎng dū/dōu
    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3.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世祖中统五年(1264)加号上都,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 4.指天宫。
  • 上樽 shàng/shǎng zūn
    同"上尊"。
  • 上马 shàng/shǎng mǎ
    上等马,良马。
  • 上辅 shàng/shǎng fǔ
    1.宰相的尊称。 2.唐代治理京都附近地区的行政设置名称。如华州上辅,同州上辅等。见《旧唐书.地理志一》。 3.星名。指紫微垣西番第三星。
  • 上腰 shàng/shǎng yāo
    装进腰包。多指赚取非分的钱财。
  • 上科 shàng/shǎng kē
    犹甲第,甲榜。
  • 上雨 shàng/shǎng yǔ/yù
    及时雨。
  • 上法 shàng/shǎng fǎ
    1.崇尚法令。上,通"尚"。 2.指道术或仙术。
  • 上辛 shàng/shǎng xīn
    农历每月上旬的辛日。
  • 上第 shàng/shǎng dì
    1.上等;第一。 2.考试成绩中的第一等。
  • 上黄 shàng/shǎng huáng
    崇尚黄色。上,通"尚"。
  • 上计 shàng/shǎng jì
    上策。
  • 上紧 shàng/shǎng jǐn
    1.赶快;加紧。 2.起劲。 3.着急。
  • 上羾 shàng/shǎng hóng/gòng
    向上升。
  • 上端 shàng/shǎng duān
    上部;顶端。
  • 上迁 shàng/shǎng qiān
    升官晋级。
  • 上爻 shàng/shǎng yáo
    爻是构成《易》卦的符号,分阳爻"-"和阴爻"--"两种。每六爻合成一卦,其位置在最上的一爻称为"上爻"。
  • 上联 shàng/shǎng lián
    1.指楹联的前半联。 2.指旧体诗中相对地居先的一联。如首联为颌联的上联,而颌联又为颈联的上联。
  • 上策 shàng/shǎng cè
    高明的计策或办法。
  • 上苑 shàng/shǎng yuàn
    皇家的园林。
  • 上道 shàng/shǎng dào
    1.君上之道。 2.玄妙之道。 3.指太阳近北极的轨道。 4.通衢,大路。
  • 上游 shàng/shǎng yóu
    ①河流紧接着河源的河段。与河源和中游并无严格的分界。上游河段一般落差大,河床深狭,水流湍急,两岸多高山,多急滩瀑布,水力资源丰富。②比喻前列或高位。今多比喻先进:征东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作气须先鼓,争雄必上游|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 上详 shàng/shǎng xiáng/yáng
    旧时属下备文向上司呈报叫"上详"。
  • 上牲 shàng/shǎng shēng
    上等的牺牲。指祭祀时用的豕和羊。
  • 上院 shàng/shǎng yuàn
    1.对寺院的敬称。 2.上议院的简称。 3.相当于大学。
  • 上老 shàng/shǎng lǎo
    古代对致仕大夫的敬称。
  • 上贤 shàng/shǎng xián
    1.推崇有德才的人。上,通"尚"。 2.德才超着的人。 3.谓德才超人。
  • 上江 shàng/shǎng jiāng
    1.多指长江的上流地区。 2.又因长江从安徽流入江苏﹐故旧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为下江。今浙江省的金华﹑衢州一带﹐居浙江上游﹐旧时也称上江。 3.水名。《史记.夏本纪》"三江既入,震泽致定"唐张守节正义:"三江者,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蚬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 4.水名。广东省称鬰水(西江)为上江,泷水为下江。参见"西江"。
  • 上齐 shàng/shǎng qí
    1.指青铜(铜锡合金)中含锡量少于四分之一者。 2.上等饮料。
  • 上根 shàng/shǎng gēn
    1.佛家语。上等根器。指对佛法的领悟程度属于上等。 2.指具有上等根器的人。
  • 上账 shàng/shǎng zhàng
    登记到账簿上。如:我们掌柜也不将茴香豆上账。——《孔乙己》。
  • 上眼 shàng/shǎng yǎn
    犹言入眼。用在看﹑瞧等动词后面,表示合意。
  • 上章 shàng/shǎng zhāng
    十干中"庚"的别称,用以纪年。
  • 上邦 shàng/shǎng bāng
    犹上国。
  • 上粪 shàng/shǎng fèn
    指往地里施粪肥。
  • 上火 shàng/shǎng huǒ
    1.燃亮灯火。 2.方言。生气;发怒。 3.中医把大便干燥﹑口舌生疮﹑眼膜发炎等症状叫上火。
  • 上述 shàng/shǎng shù
    前面所叙述的。多用于文章段落或条文等结尾。
  • 上访 shàng/shǎng fǎng
    人民群众越过基层组织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
  • 上食 shàng/shǎng shí
    献食。
  • 上灶 shàng/shǎng zào
    指茶坊酒肆的伙计。
  • 上赏 shàng/shǎng shǎng
    最高的赏赐;重赏。
  • 上标 shàng/shǎng biāo
    标在某一字的右(或左)上角的字(如在印刷中)。
  • 上穹 shàng/shǎng qióng
    上天;天帝。
  • 上臾 shàng/shǎng yú
    同"上腴"。
  • 上腔 shàng/shǎng qiāng
    戏曲﹑曲艺的唱词符合曲调的要求叫做"上腔"。
  • 上祖 shàng/shǎng zǔ
    1.先祖。 2.先祖师。 3.尊崇父祖。上,通"尚"。
  • 上算 shàng/shǎng suàn
    犹上策。
  • 上秋 shàng/shǎng qiū
    孟秋。指农历七月。
  • 上术 shàng/shǎng shù/shú/zhú
    良谋。
  • 上请 shàng/shǎng qǐng
    1.向上级请求或请示。 2.唐宋礼部试士出试题,准举子进问题意,谓之"上请"。
  • 上行 shàng/shǎng xíng/háng
    1.上升。 2.谓君上的行事。 3.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4.官府文书由下级致上级称上行。 5.从下游向上游行驶。 6.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在干线上朝着首都方向行驶,在支线上朝着连接干线的车站行驶,皆谓之"上行"。上行列车编号用偶数,如:14次,82次,104次等。
  • 上能 shàng/shǎng néng/nài
    崇尚有才干的人。上,通"尚"。
  • 下上 xià shàng/shǎng
    1.下等中的上等,即第七等。 2.同"上下"。谓高低。 3.同"上下"。指高处和低处。 4.同"上下"。犹言古今。 5.同"上下"。长幼;尊卑。
  • 上纸 shàng/shǎng zhǐ
    指向死者致送纸钱。
  • 上舍 shàng/shǎng shè/shě
    1.上等的馆舍。 2.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见《宋史.选举志三》。明清因以"上舍"为监生的别称。 3.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
  • 上隮 shàng/shǎng jī
    见"上跻"。
  • 上菜 shàng/shǎng cài
    谓在宴席中进献菜肴。亦指在进餐时把菜肴端上桌。
  • 上齿 shàng/shǎng chǐ
    1.长在口腔前部的牙齿。指门齿﹑犬齿。 2.敬老。上,通"尚"。齿,指高年。
  • 上裁 shàng/shǎng cái
    1.旧称皇帝裁决为"上裁"。 2.敬语,请对方裁决。多用于下对上。
  • 上覆 shàng/shǎng fù
    1.禀报;奉告。 2.指屋面。
  • 上谕 shàng/shǎng yù
    即诏书。
  • 上辕 shàng/shǎng yuán
    谓到衙署晋见上司。
  • 上衮 shàng/shǎng gǔn
    指宰辅。
  • 上脸 shàng/shǎng liǎn
    1.得脸;有脸面。 2.用以谓卑幼对尊长开玩笑。
  • 上闻 shàng/shǎng wén
    1.向朝廷呈报。 2.古赐爵名。亦称"上闻爵"。
  • 上辰 shàng/shǎng chén
    1.上好的日子,良辰。 2.农历每月上旬的辰日。
  • 上限 shàng/shǎng xiàn
    时间最早或数量最大的限度。与"下限"相对。
  • 上荨 shàng/shǎng qián/xún/tán
    向上升。多用于指火或烟。
  • 上项 shàng/shǎng xiàng
    前述事项。
  • 上臣 shàng/shǎng chén
    贤臣。
  • 上钓 shàng/shǎng diào
    犹上钩。喻受骗上当。
  • 上网 shàng wǎng
    操作电子计算机进入互联网,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检索、查询等(跟‘下网’相对)。
  • 上逆 shàng/shǎng nì
    由低处向上逆行。
  • 上贰 shàng/shǎng èr
    指双手。
  • 上路 shàng/shǎng lù
    1.大路;通衢。 2.元代称十万户以上的行政区域为上路。
  • 上驾 shàng/shǎng jià
    1.指优等马。 2.帝王的车驾。借指帝王。
  • 上缴 shàng/shǎng jiǎo/zhuó
    1.呈送。 2.把收入的财物﹑利润或节余等缴给上级。
  • 上课 shàng/shǎng kè
    1.教师讲授功课。 2.引申为对人说教。 3.学生听老师讲课。
  • 上菓 shàng/shǎng guǒ
    见"上果"。
  • 上货 shàng/shǎng huò
    上等货物。
  • 上选 shàng/shǎng xuǎn
    1.精选出来的上等品。 2.遴选,选拔。
  • 上襄 shàng/shǎng xiāng
    犹上驾。马之最良者。《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郑玄笺:"襄,驾也,上驾者,言为众马之最良也。"一说,犹言前驾。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上者,前也,上襄犹言前驾,谓并驾于车前。"
  • 上贾 shàng/shǎng gǔ/jià/jiǎ
    1.亦作"上价"。 2.高价。
  • 上言 shàng/shǎng yán
    进呈言辞。
  • 上调 shàng/shǎng tiáo/diào
    干部由基层单位调到上层机构,或知识青年由农村调进城市。与"下放"相对。
  • 上辈 shàng/shǎng bèi
    1.前辈,族中的上一代人。 2.佛教语。"三辈"之一,谓弃欲出家,以较高道行而往生西方净土的一类信徒。
  • 上罪 shàng/shǎng zuì
    重罪。
  • 上谒 shàng/shǎng yè
    谓通名进见尊长。
  • 上街 shàng/shǎng jiē
    1.到街上去。如:上街示威。2.到商店去买东西。
  • 上驷 shàng/shǎng sì
    上等良马。比喻上等的人才或物品: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许文忠《圭塘乐府》,元词中上驷也。
  • 上诉 shàng/shǎng sù
    当事人等对下级法院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依法向上级法院请求重新审判的诉讼。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一个案件只能上诉一次。上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起。
  • 上足 shàng/shǎng zú
    1.犹高足。对徒弟的美称。 2.指良马。
  • 上遐 shàng/shǎng xiá
    见"上假"。
  • 上闩 shàng/shǎng shuān
    门关上后,插上门闩。如:门没有上闩。
  • 上腴 shàng/shǎng yú
    最肥沃的土地。
  • 上船 shàng chuán
    登上船。
  • 上边 shàng/shǎng biān
    1.指位置较高的地方。 2.指物体的表面。 3.指事物的某一方面。 4.犹言前面。指文章或讲话中先于现在所叙述的部分。 5.犹里面。 6.上司;上级。
  • 上门 shàng/shǎng mén
    犹高门。
  • 上药 shàng/shǎng yào
    1.指仙药。 2.疗效极高的上等药物。
  • 上衣 shàng/shǎng yī/yì
    1.外衣。 2.上身穿的衣服。
  • 上铺 shàng/shǎng pū/pù
    双层铺的上面一个铺位。
  • 上肴 shàng/shǎng yáo
    上等菜肴。
  • 世上 shì shàng/shǎng
    人世间。
  • 东上 dōng shàng/shǎng
    1.从堂东升位。 2.从东边升起。
  • 中上 zhōnɡ shànɡ
    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四等。 2.中等里的上等。 3.中午。
  • 丰上 fēng shàng/shǎng
    1.谓物体的上部或头部宽广或肥大。 2.谓额头宽广。
  • 主上 zhǔ shàng/shǎng
    臣下对君主的称呼。
  • 事上 shì shàng/shǎng
    事奉尊长。
  • 云上 yún shàng/shǎng
    1.《易.需》﹕"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孔颖达疏﹕"若言云上于天﹐是天之欲雨﹐待时而落﹐所以明需大惠将施而盛德又亨﹐故君子于此之时以饮食宴乐。"后以"云上"谓天子施惠赐宴。 2.喻高远。
  • 享上 xiǎng shàng/shǎng
    奉承上级。
  • 人上 rén shàng/shǎng
    众人之上。旧指最高统治地位。
  • 今上 jīn shàng/shǎng
    称当代的皇帝。
  • 令上 líng/lǐng/lìng shàng/shǎng
    美好卓越。
  • 以上 yǐ shàng/shǎng
    1.表示品第﹑数量﹑级别﹑位置等在某一点之上。 2.表示时代在前的,犹言以前。 3.指前面的话或文字。
  • 任上 rèn/rén shàng/shǎng
    1.谓居职理事。 2.指任职的时期。 3.任所。任职的所在地。
  • 会上 huì/kuài shàng/shǎng
    会试时考上。
  • 体上 tǐ/tī/bèn shàng/shǎng
    身上。指日常随身的。
  • 俊上 jùn shàng/shǎng
    优异,上乘。
  • 修上 xiū shàng/shǎng
    谓上身长。
  • 倍上 bèi shàng
    背叛尊上,倍,通"背"。
  • 傲上 ào shàng
    谓对上倨傲。
  • 僭上 jiàn shàng/shǎng
    谓越分冒用尊者的仪制或宫室﹑器物等。
  • 公上 gōng shàng/shǎng
    1.朝廷;官家。 2.复姓。战国时墨子弟子有公上过。见《吕氏春秋.高义》。
  • 关上 guān shàng/shǎng
    见〖寸口〗。
  • 冒上 mào/mò shàng/shǎng
    指贪婪的君主。
  • 凌上 líng shàng/shǎng
    侮犯尊长。
  • 凹上 āo shàng
    勾搭上。
  • 出上 chū shàng/shǎng
    犹拼上。
  • 劘上 mó shàng/shǎng
    规劝君上。谓直言诤谏。
  • 北上 běi shàng
    我国古代以北为上,后来把去本地以北的某地叫北上(跟‘南下’相对):近日将动身~。
  • 匣上 xiá shàng/shǎng
    清代两淮盐商把公帐放在匣里,推举数人共同保管,叫公匣。因谓盐务组织里为匣上。
  • 十上 shí shàng/shǎng
    谓多次上书言事。
  • 午上 wǔ shàng/shǎng
    1.南方的上空。 2.中午。
  • 半上 bàn shàng
    未全升起。
  • 反上 fǎn shàng/shǎng
    背叛君主。
  • 卓上 zhuó shàng/shǎng
    超前,独行于前。
  • 卯上 mǎo shàng/shǎng
    方言。全力以赴。
  • 同上 tóng/tòng shàng/shǎng
    1.与上面所说相同(常用于书面)。 2.戏剧用语。一同上场。
  • 向上 xiàng shàng/shǎng
    1.谓犯上。 2.朝着高处,往上。 3.以上。表示数量超过某个基数,或程度超过某一标准。 4.上进。 5.犹前边,上边。指前文或前言所及。 6.向上攀。谓够不上;不足。
  • 君上 jūn shàng/shǎng
    即君主。
  • 启上 qǐ shàng/shǎng
    犹禀呈。旧时书信用语。
  • 呈上 chéng shàng
    呈递——下级向上级送交文件等时用语。
  • 和上 hé/hè/huó/huò/hú shàng/shǎng
    亦作"和尚"。
  • 四上 sì shàng/shǎng
    1.指四种上乘的音乐。《楚辞·大招》:"代秦郑卫,鸣竽张只。伏戏《驾辩》,楚《劳商》只。讴和《扬阿》,赵箫倡只……四上竞气,极声变只。"洪兴祖补注:"四上,谓声之上者有四,谓代秦郑卫之鸣竽也,伏戏之《驾辩》也,楚之《劳商》也,赵之箫也。"《初学记》卷十五引南朝梁王暕《观乐应诏》诗:"参差陈九夏,依迟分四上。"一说:四﹑上,为笛色谱中两种音调。四即宫,上即商。"四上竞气,极声变只",谓宫声由商而争上,至极而变。见蒋骥《山带阁注楚辞·馀论下》引清毛奇龄《竟山乐录》。 2.指国君。
  • 圣上 shèng shàng/shǎng
    君主时代对在位皇帝的尊称。
  • 在上 zài shàng/shǎng
    1.《书.吕刑》:"穆穆在上,明明在下。"孔颖达疏:"言尧躬行敬敬之道在于上位。"后因以"在上"尊称帝王。 2.在上位。对长辈或上司等的敬语。
  • 地上 dì/de shàng/shǎng
    1.陆地上。 2.指人间,阳世。
  • 圯上 yí shàng/shǎng
    桥上。《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尝从容步游下邳圯上,遇一老父,受《太公兵法》。后因以"圯上"指张良受《太公兵法》事。
  • 坐上 zuò shàng/shǎng
    座席上。
  • 堂上 táng shàng/shǎng
    1.殿堂上;正厅上。 2.指父母。 3.指官署长官。 4.神名。
  • 塞上 sāi/sài/sè shàng/shǎng
    边境地区。亦泛指北方长城内外。
  • 大上 dà shàng
    1.最上﹐最高。 2.太古﹐上古。
  • 天上 tiān shàng/shǎng
    天空中。
  • 太上 tài shàng/shǎng
    ①太古:悠悠太上,人之厥初。②最上: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③指皇帝: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国便事,而欲以亲戚之意望于太上,不可得也。④指太上皇:周军奄至青州,太上窘急,将逊于陈。
  • 头上 tóu/tou shàng/shǎng
    1.头的上方;头顶。 2.指时候,时间的某一点。 3.先,前头。 4.方位词。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 孤上 gū shàng/shǎng
    犹孤高。
  • 安上 ān shàng
    安居上位。
  • 奉上 fèng shàng/shǎng
    1.侍奉君主﹑上司。 2.致送物品时的敬词。
  • 奏上 zòu shàng/shǎng
    1.奏陈天子。 2.呈上奏章。
  • 如上 rú shàng/shǎng
    如同上面所叙述或列举的。
  • 媚上 mèi shàng/shǎng
    取悦主上。
  • 宅上 zhái shàng/shǎng
    犹府上。敬称对方的家。
  • 尊上 zūn shàng/shǎng
    1.尊敬长上。 2.犹尊长。 3.对人父母的敬称。
  • 就上 jiù shàng/shǎng
    犹就地。
  • 席上 xí shàng/shǎng
    1.筵席之上首。 2.指筵席上。 3.指儒学。
  • 年上 nián shàng/shǎng
    方言。上年,去年。
  • 府上 fǔ shàng/shǎng
    敬辞,称对方的家或老家:改日我一定到~请教 ㄧ您~是杭州吗?
  • 当上 dāng/dàng shàng/shǎng
    犹值班。
  • 形上 xíng shàng/shǎng
    见"形而上"。
  • 心上 xīn shàng/shǎng
    心里,心中。
  • 怯上 qiè shàng/shǎng
    怕见地位高的人。
  • 恶上 è/wù/ě/wū shàng/shǎng
    憎恶长上。语本《左传.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
  • 手上 shǒu shàng/shǎng
    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
  • 拜上 bài shàng
    1.代人传语致意或托人传语致意的敬词。 2.拜上帝。洪秀全把基督教教义与农民革命思想结合起来,组织拜上帝会,后来即依靠这些会众举行太平天国起义。
  • 掌上 zhǎng shàng/shǎng
    1.手掌之上。极言容易。 2.极言爱抚。
  • 斥上 chì shàng
    冢圹上。
  • 方上 fāng shàng/shǎng
    1.谓物体的上部作方形。 2.指墓圹。 3.犹方外。
  • 无上 wú shàng/shǎng
    1.至高,无出其上。 2.谓无可听从之上司。 3.目无长上。
  • 早上 zǎo shàng/shǎng
    早晨。
  • 时上 shí shàng/shǎng
    犹即上。
  • 明上 míng shàng/shǎng
    犹圣上。对君王的尊称。
  • 昏上 hūn shàng/shǎng
    指昏君。
  • 春上 chūn shàng/shǎng
    春季。
  • 晚上 wǎn shàng/shǎng
    从日落或晚饭至寝宴的一段时间。
  • 晩上 wǎn shàng/shǎng
    太阳落了以后到深夜以前的时间。亦泛指夜里。
  • 暴上 bào shàng
    犹暴君。
  • 月上 yuè shàng/shǎng
    1.佛教传说毘摩罗诘之女﹐母无垢。女生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因名月上。生未几﹐即大如八岁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绝﹐女告之当自选择。期日﹐会城内士人﹐月上女当众升虚空说偈。大众闻已﹐各止淫心﹐头面顶礼于女下。自尔月上女诣佛所与舍利弗对扬深义﹐后转女身为男子。又称月上菩萨。见《月上女经》。 2.用作女儿的美称。 3.佛教传说月光童子之妹。
  • 朝上 zhāo shàng
    早晨。
  • 末上 mò shàng/shǎng
    1.开头;首先。 2.指树梢头。
  • 村上 cūn shàng/shǎng
    村子里。
  • 条上 tiáo/tiāo shàng/shǎng
    谓备文向上陈述。
  • 枉上 wǎng shàng/shǎng
    不正之君主。
  • 枕上 zhěn shàng/shǎng
    1.床上。 2.指梦中。
  • 柜上 guì/jǔ shàng/shǎng
    指柜房,也指商店。
  • 楼上 lóu shàng
    房屋中在底层之上的部分。
  • 水上 shuǐ shàng/shǎng
    1.水面上。 2.犹水边。 3.旧时谓妓女开始接客。
  • 江上 jiāng shàng/shǎng
    1.江岸上。 2.江面上。 3.江中。
  • 污上 wū shàng/shǎng
    指污君。
  • 汶上 wèn/mén shàng/shǎng
    汶水之北。泛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之地。《论语.雍也》:"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何晏集解:"去之汶水上﹐欲北如齐。"杨伯峻注:"桂馥《札朴》云:'水以阳为北﹐凡言某水上者﹐皆谓水北。'"后人常用为隐居的典故。
  • 沪上 hù shàng/shǎng
    上海的别称。
  • 河上 hé shàng/shǎng
    1.黄河边。 2.即河上公。
  • 泗上 sì shàng/shǎng
    1.泛指泗水北岸的地域。 2.春秋时孔子在泗上讲学授徒,后常以"泗上"指学术之乡。
  • 泰上 tài shàng/shǎng
    上古。
  • 海上 hǎi shàng/shǎng
    1.海边;海岛。 2.指湖滨。 3.海面上。 4.指上海。犹言沪上。
  • 濮上 pú shàng/shǎng
    古卫地。指濮水之滨。春秋时濮上以侈靡之乐闻名于世,男女亦多于此处幽会,故后用以指代侈靡淫乱的音乐﹑风俗的流行地。
  • 濠上 háo shàng/shǎng
    1.濠水之上。《庄子.秋水》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见鯈鱼出游从容,因辩论鱼知乐否。后多用"濠上"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之地。 2.指代庄子。
  • 灞上 bà shàng
    地名。在陕西省西安市东﹑灞水西高原上,故名。
  • 炎上 yán shàng/shǎng
    1.火焰向上;火向上燃烧。 2.指火。 3.指汉之火德。
  • 焜上 kūn shàng/shǎng
    一同上升。焜,通"昆"。
  • 犯上 fàn shàng/shǎng
    触犯长辈或上级:~作乱。
  • 献上 xiàn shàng/shǎng
    进献;奉上。
  • 番上 fān/pān shàng/shǎng
    唐代府兵定期轮流到京师担任宿卫之称。
  • 直上 zhí shàng/shǎng
    1.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 2.向上,向前。
  • 皇上 huáng shàng/shǎng
    我国封建时代称在位的皇帝 。
  • 相上 xiāng/xiàng shàng/shǎng
    互不谦让。
  • 看上 kàn/kān shàng/shǎng
    看中:看不上ㄧ看得上ㄧ她~了这件上衣。
  • 瞿上 qú/jù shàng/shǎng
    古城名。故址在今四川省双流县东。相传蚕丛氏所都。
  • 矫上 jiǎo/jiáo shàng/shǎng
    违抗上司。
  • 祖上 zǔ shàng/shǎng
    祖先;上代。
  • 离上 lí shàng/shǎng
    背离君上。
  • 秀上 xiù shàng/shǎng
    秀美高雅。
  • 绵上 mián shàng/shǎng
    古地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四十里介山之下。公元前636年,介之推隐于绵上山中而死,晋文公求之不获,遂以绵上之田作为介之推的祭田。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罔上 wǎng shàng/shǎng
    欺骗君上。
  • 老上 lǎo shàng/shǎng
    本为汉初匈奴单于名号。后用以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
  • 而上 ér shàng/shǎng
    1.以上。表示品位﹑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 2.以上。表示时间在前的﹐犹以前。
  • 脚上 jiǎo/jué shàng/shǎng
    方言。犹言角落上。
  • 脸上 liǎn shàng/shǎng
    1.面颊之上。 2.犹言面子上。
  • 脽上 shuí shàng/shǎng
    指汾阴脽。在今山西省。
  • 腾上 téng shàng/shǎng
    1.向上升。 2.引申为升官晋级。
  • 至上 zhì shàng/shǎng
    最高;居于首位。如:国家利益至上。
  • 节上 jié shàng/shǎng
    节日;节期。
  • 茶上 chá shàng
    指临时雇用来供应茶水﹑侍候酒席的人。
  • 街上 jiē shàng/shǎng
    在城市的大道上。如:在街上碰见他。
  • 襟上 jīn shàng/shǎng
    见"襟尚"。
  • 西上 xī shàng/shǎng
    1.向西去。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称上。 2.入门左首的位置。古代尊右卑左﹐主人迎宾﹐先据左位﹐表示尊重。
  • 讪上 shàn shàng/shǎng
    毁谤在上位者。多指毁谤君王。
  • 设上 shè shàng/shǎng
    宴请皇上。
  • 谨上 jǐn shàng/shǎng
    犹敬上。
  • 诬上 wū shàng/shǎng
    欺骗君上。
  • 诳上 kuáng shàng/shǎng
    欺骗君上﹑尊长。
  • 豪上 háo shàng/shǎng
    豪爽,无拘束。
  • 贵上 guì shàng/shǎng
    1.爱护和尊重君主。 2.尊贵显要。 3.贵重。 4.对仆从称其主人的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