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谱谍 pǔ dié

见"谱牒"。

相关:

详解

谱谍是一个包含两个主要含义的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军事侦察相关:
- 基本含义:谱谍指通过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了解敌情、对敌进行侦察。
- 组成:由“谱”和“谍”两个字组成。其中,“谱”指绘制出具体的图谱,“谍”指秘密调查,侦察敌情。
-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述军事行动中的侦察工作,也可用于形容其他领域中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信息的行为。例如,描述某个组织对竞争对手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策略和行动。
- 故事起源:谱谍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项羽对刘邦的调查和侦察工作。
2. 家族世系相关:
- 基本含义:谱谍是记述氏族、家族世系的书籍。
- 历史背景:秦汉以前已有谱谍。《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到:“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谍旧闻。”在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强盛,他们重视谱谍的修撰,以炫耀自己高贵的门第阀阅。
- 修撰目的与影响:挚虞在西晋武帝时期因汉末丧乱,谱传多亡佚,即使子孙也不能说出其先祖的情况,于是撰写了《族姓昭穆》十卷。他企图用谱谍品定各家族门户等级,但这一做法遭到了政府的非议。然而,这一行为为东晋以后谱学大盛开创了先河。政府对谱谍的修撰亦大力支持,有司选举必籍谱谍,甚至不谙谱谍者不得为吏部尚书。谱学成为维护士族门阀阶级利益的工具。
- 变迁:随着政治形势的改变和世家大族的衰落,谱牍的作用大为衰减。五代以后谱学渐衰。明、清时期各姓多编族谱,但已非东晋南北朝隋唐谱牍旧貌。族谱可查溯姓氏的来源,有利于弄清氏族迁徙的过程和变迁情况。近人还利用族谱作为研究人口出生、死亡和增殖的历史资料。
总结来说,谱谍一词既有军事侦察方面的含义,也有家族世系记录方面的含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领域中,谱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体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