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蝼蛄 lóu gū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通称“蝲蝲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

相关:

详解

蝼蛄,是一种昆虫,其详细信息如下:
1. 分类学信息:
- 学名:Gryllotalpidae
- 别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蝼蝈、仙姑、石鼠、梧鼠等
- 科属:昆虫纲直翅目下的一科,蝼蛄科(Gryllotalpidae)
- 亚科与种数:科下有3亚科,共13属131种2亚种
2. 形态特征:
- 体型:体中大型,狭长似梭形,体长可达约5厘米
- 颜色:一般为黄色或黑褐色
- 体表覆盖物:身上覆盖着短绒毛
- 翅膀:前翅较后翅短,后翅长
3. 生活习性:
- 食性:全部为植食性,特喜食禾本科作物和杂草
- 活动时间: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
- 栖息环境:栖息在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壤土中
- 繁殖:华北蝼蛄的生活史较长,2~3年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内筑洞越冬
4. 生态与经济价值:
- 农业害虫: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为害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也可加害棉花、烟草、蔬菜及树苗等
- 中药价值:捕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可作中药用
5. 分布范围:
- 广泛分布于除了南极洲之外的各大陆
- 主产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安徽、辽宁等地
6. 保护状况:
- 截止在2024年,该科共有9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4种为无危(LC),5种为数据不足(DD)
综上所述,蝼蛄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全球的植食性昆虫,对农业作物有一定的危害,但同时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