蜢虱 měng shī
蝗虫。
相关:
详解
蜢虱,读音为měng shī,是指蝗虫。以下是关于蜢虱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 蜢虱,即蝗虫,是一种昆虫。在古代文献和现代汉语中,它通常被用来指代这种特定的昆虫。
2. 特征:
- 蝗虫属于直翅目昆虫,具有特定的身体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 它们主要以植物为食,尤其是草本植物,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 在某些情况下,蝗虫可能会形成大规模的群体,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破坏。
3. 与稻飞虱的关系:
- 虽然蜢虱通常指的是蝗虫,但在某些语境中,特别是在农业领域,稻飞虱也可能被称为“蜢子”。稻飞虱是水稻等粮食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
- 稻飞虱的体型小,触角短锥状,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翅透明。它们以刺吸植株汁液的方式危害水稻等粮食作物。
4. 防治方法(以稻飞虱为例):
- 当田间每百丛有虫量在50头以上时,应开始采取防治措施。
- 喷雾: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 泼浇:使用一定浓度的药剂进行泼浇处理。
- 撒颗粒剂或毒土:将药剂与土壤混合后撒在田间,达到长期防治的效果。
总结来说,蜢虱指的是蝗虫,是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危害。
1. 基本定义:
- 蜢虱,即蝗虫,是一种昆虫。在古代文献和现代汉语中,它通常被用来指代这种特定的昆虫。
2. 特征:
- 蝗虫属于直翅目昆虫,具有特定的身体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 它们主要以植物为食,尤其是草本植物,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 在某些情况下,蝗虫可能会形成大规模的群体,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破坏。
3. 与稻飞虱的关系:
- 虽然蜢虱通常指的是蝗虫,但在某些语境中,特别是在农业领域,稻飞虱也可能被称为“蜢子”。稻飞虱是水稻等粮食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
- 稻飞虱的体型小,触角短锥状,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翅透明。它们以刺吸植株汁液的方式危害水稻等粮食作物。
4. 防治方法(以稻飞虱为例):
- 当田间每百丛有虫量在50头以上时,应开始采取防治措施。
- 喷雾: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 泼浇:使用一定浓度的药剂进行泼浇处理。
- 撒颗粒剂或毒土:将药剂与土壤混合后撒在田间,达到长期防治的效果。
总结来说,蜢虱指的是蝗虫,是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