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菽粟 shū sù

豆和小米。泛指粮食。

相关:

详解

菽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ū sù,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指豆和小米。在古代的文献中,尤其是《墨子·尚贤中》中提到:“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这里的“菽”指的是豆类作物,“粟”则是指小米,也就是北方通称的“谷子”。
2. 引申含义:
- 泛指粮食。由于豆和小米是古代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菽粟”一词也常用来泛指粮食。例如,在《盐铁论·授时》中就有“夫为政而使菽粟如水火,民安有不仁者乎?”这样的表述,意指粮食如同水和火一样,是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3. 其他用法:
- 在豫南地区,“菽粟”有时特指高粱;而“玉菽粟”则指的是玉米,也称包谷。
- 在成语“布帛菽粟”中,“菽粟”与“布帛”(泛指衣物)并列,用来比喻生活必需品。
4. 结构分析:
- “菽”字部首为“艸”,总笔画为11,意为豆的总称。
- “粟”字部首为“米”,总笔画为12,指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
综上所述,“菽粟”一词既指具体的豆和小米,也泛指粮食,是古代中国社会中重要的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