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荆璞 jīng pú

1.指楚人卞和从荆山得的未经雕琢的璞玉。 2.比喻具有美好资质的人才。

相关:

详解

荆璞这一词语的解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 指楚人卞和从荆山得的未经雕琢的璞玉:
- 起源:这个解释源于《韩非子》卷四〈和氏〉的记载。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加工的玉石,即璞玉,并先后献给了厉王和武王,但都被认为是石头,卞和因此被刖去双脚。直到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石在楚山之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才派人询问原因,并最终使玉工加工这块璞玉,得到了宝玉,命名为“和氏之璧”。
- 引用:晋代的傅玄在《傅子·阙题》中提到:“必得昆山之玉而后宝,则荆璞无夜光之美。”这里的“荆璞”指的就是卞和从荆山得到的璞玉。
2. 比喻具有美好资质的人才:
- 含义:除了指具体的玉石之外,“荆璞”也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具有美好资质但尚未被发掘或雕琢的人才。
- 引用:晋代的卢谌在《赠刘琨》诗中写道:“承侔卞和,质非荆璞。”这里的“荆璞”就是用来比喻具有美好资质的人才。同样,在《晋书·戴邈传》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提到“荆璞发采琢之荣”,意指让那些具有美好资质的人才得到发掘和雕琢。
综上所述,“荆璞”这一词语既可以指楚人卞和从荆山得到的未经雕琢的璞玉,也可以用来比喻具有美好资质但尚未被发掘或雕琢的人才。这两个含义都源自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