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苻秦 fú qín

(今读fú)晋时五胡十六国中之前秦。为苻氏所建,故称苻秦。

相关:

详解

苻秦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苻秦指的是历史上由氐族贵族苻洪的后人苻健建立的秦国,史称前秦,又因统治者的苻姓而被称为苻秦。
2. 历史背景:
- 西晋末年,略阳氐族推举贵族苻洪为首领。苻洪后来成为前赵刘曜的氐王,并因政治变动投降了石勒。苻洪被石虎旧将麻秋毒死后,其子苻健成为统领。
- 公元351年,苻健自称大秦天王、大单于,次年改称皇帝,国号秦,即前秦。前秦在苻坚时期达到鼎盛,统一了北方。
3. 统治特点:
- 苻坚是北朝时期北凉国的君主,他在位期间统治短暂且残暴,导致北凉国内部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因此,苻秦一词有时也用作贬义,比喻短暂的统治或权力。
4. 叛乱与衰落:
- 公元367年,前秦境内爆发了“五公之乱”,这是一次由苻坚的宗族兄弟们发动的叛乱。这场叛乱持续了一年多,最终被平定。
- 公元378年,苻坚的堂兄弟苻重反叛,虽然事未发而被平定,但前秦宗室内部的叛乱并未停止。这些叛乱对前秦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
5. 总结:
- 苻秦是历史上由氐族贵族苻健建立的秦国,因其统治者的苻姓而得名。苻坚时期是前秦的鼎盛期,但内部的叛乱和统治者的残暴也导致了前秦的衰落。苻秦一词有时也用作贬义,比喻短暂的统治或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