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芟荑 shān tí/yí

1.同"芟夷"。 2.刈除。

相关:

详解

芟荑(shān yí)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丰富且多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芟荑,同“芟夷”,最初指的是刈除,即割除、除去的意思。在古代农耕生活中,农民为了庄稼的生长和收成,需要定期清除田地中的杂草,这就是芟荑最初的含义。
2. 引申含义:
- 除草;刈除:如《左传·隐公六年》中提到的“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这句话形容了治理国家时,对于恶行要像农夫去除杂草一样,彻底铲除其根源。
- 裁减;删削:在一些文献整理或编订中,为了保持文章的简洁明了,需要芟夷烦乱、翦截浮辞,即裁减或删削冗余的部分。
- 铲除;削平: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形容曹操平定了大乱。这里的芟夷就带有彻底铲除、削平的含义。
- 杀戮:在某些历史或文学作品中,芟夷也被用来形容大规模的杀戮或诛灭,如《后汉书▪宦者传序》中“虽袁绍龚行,芟夷无余”。
3. 现代应用:
- 在现代社会中,芟荑这个词语的含义进一步扩展,更多地被用来比喻清除或铲除坏人或坏事物,以保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例如,政府打击犯罪的行动、个人清除自己身边的不良影响等情境,都可以使用芟荑这个词语来形容。
综上所述,芟荑是一个含义丰富、用法多样的词语,其最初来源于古代农耕生活,后经过引申和发展,形成了多种含义和应用场景。在现代汉语中,芟荑通常用于比喻清除或铲除坏人或坏事物,以保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