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肛瘘 gāng lòu

一种病。直肠接近肛门处发生脓肿,形成瘘管,有的在肛门附近有开口,流脓血。通称“漏疮”或“痔漏”。

相关:

详解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定义
肛瘘是由直肠和肛管周围的感染性脓肿引发的一种慢性感染通道,该通道在肛门或直肠与会阴皮肤之间形成。肛瘘主要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构成。
二、病因
肛瘘大多数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脓肿自行破溃或经切开引流后,在肛周皮肤形成外口。此外,肛管直肠的一些特异性炎性疾病(如克罗恩病、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等)、恶性肿瘤、肛管外伤感染也可引起肛瘘。
三、分类
肛瘘可根据瘘管位置高低、瘘管的数量等分为不同类型,主要包括:
1. 低位单纯性肛瘘:瘘管位于深部以下(靠近肛门),只有一个瘘管。
2. 低位复杂性肛瘘:瘘管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有多个瘘管和瘘口。
3. 高位单纯性肛瘘:瘘管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远离肛门),只有一个瘘管。
4. 高位复杂性肛瘘:主瘘管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有多个瘘管和瘘口。
四、症状
肛瘘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
1. 反复流出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患者常伴有肛门部疼痛。
2. 如果炎症不严重,可能没有疼痛感,只是会感觉肛门肿胀。
3. 肛门部位皮肤因刺激出现瘙痒感,肛门部位还有瘢痕和硬结。
4.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消化不良、排便困难、贫血等。
五、治疗
肛瘘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手术治疗是肛瘘治疗的关键,包括肛瘘切除术、肛瘘切开术、挂线疗法等。药物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如使用消肿止痛洗剂坐浴、外涂金黄膏、使用抗生素等。中医治疗肛瘘的方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
六、预防
肛瘘的预防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膳食习惯、积极防治便秘和腹泻以及及时治疗肛周炎症等。
总结来说,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了解肛瘘的定义、病因、分类、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处理这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