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厘 ròu lí
指旧中国政府对肉类征收的厘金。
相关:
详解
肉厘,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ròu lí。以下是对该词语的详细解释:
1. 含义:肉厘指旧中国政府对肉类征收的厘金。厘金是中国旧时的一种税收名目,属于通过设卡抽厘来进行商业征税的一种制度。
2. 历史背景:据《清史稿·食货志六》记载,宣统元年(即1909年),四川为了实行禁烟政策,筹措抵补土药各税厘的财源,决定加倍征收肉厘。这一措施得到了政府的批准。
3. 参考文献:肉厘一词的解释和背景信息可以参阅《清史稿·食货志六》、《清会典·户部》以及《清续文献通考·征榷二十》等历史文献。
总结来说,肉厘是旧中国政府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肉类征收的一种税收名目,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策和税收制度。
1. 含义:肉厘指旧中国政府对肉类征收的厘金。厘金是中国旧时的一种税收名目,属于通过设卡抽厘来进行商业征税的一种制度。
2. 历史背景:据《清史稿·食货志六》记载,宣统元年(即1909年),四川为了实行禁烟政策,筹措抵补土药各税厘的财源,决定加倍征收肉厘。这一措施得到了政府的批准。
3. 参考文献:肉厘一词的解释和背景信息可以参阅《清史稿·食货志六》、《清会典·户部》以及《清续文献通考·征榷二十》等历史文献。
总结来说,肉厘是旧中国政府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肉类征收的一种税收名目,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策和税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