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缇幢 tí chuáng/zhuàng

赤黄色帛制的旗帜。古代仪仗所用。

相关:

详解

缇幢是一个汉语词语,下面是关于该词语的详细解释:
1. 读音:缇幢的普通话拼音读作tí zhuàng。
2. 意思:缇幢指的是赤黄色帛制的旗帜,这种旗帜在古代常被用于仪仗。
3. 出处:该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晋书·贾充传》中的记载。在描述伐吴战役时提到:“伐吴之役,诏充为使……给羽葆、鼓吹、缇幢、兵万人、骑二千。” 这段话说明了缇幢是在古代军事或重要场合中,作为仪仗的一部分,与羽葆、鼓吹等一同使用,彰显威仪。
4. 用法:由于缇幢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专有名词,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相对较少,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研究、古代文化讨论或文学作品中。在日常交流中,人们更可能使用通俗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旗帜或仪仗物品。
综上所述,缇幢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含义的词语,指代古代仪仗中使用的赤黄色帛制旗帜,其使用场合庄重且正式。